年輕干部選拔使用必須做到:在對的時間把對的人放在對的工作崗位上,最大限度激發(fā)斗志,全面激活干事的內在動力。具體來說,應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一)用當其時
古人講:“用人當其時,用人當其壯?!?每個干部都有自己成長成才的“黃金期”,這個時期干部的精力最充沛、思維最活躍、創(chuàng)造力最旺盛,如果錯過了干部使用的黃金年齡,無疑是對干部資源的極大浪費?!榜T唐易老, 李廣難封”,對年輕干部最大的愛護,莫過于用當其時,激發(fā)年輕干部的事業(yè)心、責任心。
一方面,警惕“火箭提拔”年輕干部,不要“拔苗助長”。優(yōu)秀年輕干部要經過實踐的考驗,基層一線是淬煉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廣闊舞臺,要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yǎng)鍛煉年輕干部,讓他們經歷一個相對完整的歷練周期,真正墩出經驗、墩出能力、墩出心態(tài),防止單純?yōu)閺浹a經歷而頻繁調整工作崗位,防止干部成為“速生材”。另一方面,“蹲苗”時間不能過長,防止出現“備而不用”或“備而沒用好”等問題。提拔使用滯后于干部成熟程度,容易挫傷年輕干部干事積極性,延誤年輕干部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提拔任用機遇期。對特別優(yōu)秀的年輕干部,要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破除論資排輩觀念,打破隱形臺階,合理利用職數資源,及時啟用、大膽提拔。
年輕干部不宜拔苗助長,也不宜蹲苗過久,如何合理把握時間和準確控制節(jié)奏?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guī)定,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因此,年輕干部同層級職務歷練時間以2-3年為宜。當然,結合干部自身年齡層次、性格特點、業(yè)務能力和管理素質等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延長或縮短時間,重要是把握火候,抓住干部使用的最佳時機,用當其時,用在干事旺盛期,用在實績彰顯期,用在潛力迸發(fā)期,用在條件成熟期,把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同成長節(jié)奏、成長規(guī)律相合拍,同頻共振,既不超前,又不滯后,把握尺度,恰到好處,使干部作用發(fā)揮到最佳化。
(二)用當其愿
用當其愿是將組織安排和干部個人意愿有機結合起來,堅持組織紀律和用人紀律的同時,強化關懷,充分尊重干部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為其實現個人意愿創(chuàng)造條件,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用當其愿絕非讓干部在崗位面前挑肥揀瘦,在工作面前拈輕怕重,甚至向組織討價還價,而是要從利于工作和個人成長出發(fā),切實把握好干部意愿與崗位需求的最佳匹配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興趣和追求,而且,不同人生階段需要側重點所有不同,生活負擔輕、精力旺盛、成就感和受人重視感顯現尤為強烈的干部,更愿意接受挑戰(zhàn),更愿意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鍛煉;然而,對于社會、家庭負擔較重的人來說,并非如此。所以任用干部時,在不違反選人用人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征求干部的意見,聽取干部的心聲,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滿足干部個人意愿,真正把干部放在他們愿意表演的舞臺上,實現干部使用效能的最大化。
(三)用當其崗
工作崗位的最佳人選并不見得是智商最高、能力最強的人,但肯定是最適合工作要求的人。
一是知人善任。要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隊伍的整體狀況及干部個體的工作經歷、興趣愛好、專業(yè)特長、明顯不足等,夯實知人基礎;要把握好崗位資源,包括崗位的科學設置,崗位的職能、職責和目標要求等,分級分類制定職位說明書;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把干部的長處發(fā)揮到最大化,把其短處抑制到最小化,點撥亮點,激發(fā)閃光點,使其特點更大程度地彰顯出來;要加強任職期間的實績考察,綜合考察干部德才素質、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等要素,進而評判干部是否適應崗位要求。
二是動態(tài)適應。用當其崗是一個相對、變化和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 干部個人能力素質與崗位要求一時相適并不代表始終相適。人與崗是一個矛盾統(tǒng)一體,優(yōu)秀人才不斷涌現,崗位要求適時變化,一時相適并不代表始終相適。要把用當其崗這一要求切實貫徹到干部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通過健全完善競爭擇優(yōu)機制,優(yōu)化人崗初始配置;健全完善培養(yǎng)培訓機制,促進人崗動態(tài)相適;健全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及時調整不適宜崗位要求的人員,真正做到獎優(yōu)、罰劣、調平庸,使干部隊伍奮發(fā)進取、務實創(chuàng)新,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