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財富說干貨,說人話,不忽悠。
理財經(jīng)理時常忽悠年金型保險,一張保單解決“富不過三代”的難題,只要投資100萬本金,通過日計息、月復利、年滾存,80年后,100萬變身1個億!
年金保險并不新穎,在國外發(fā)達保險市場,被當做退休金或者孩子教育金。
但國內(nèi)的保險公司為了業(yè)績,神化復利,掩蓋年金保險的真實收益率,變成了神話。
做投資,只聽理財經(jīng)理的,大多只有被忽悠的份。
要扒開真實收益率的迷霧,就要根據(jù)最終的收益金額,反推出“年化收益率”,靠的就是這個指標—IRR!
看收益,我只認IRR。
了解IRR之前,你要先搞清楚“復利”和“收益”。
因為決定投資收益高低的,并不是單利或者復利的計息方式,而是計息時使用利率的高低。
如果計息時用的利息很低,即使是被愛因斯坦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復利,也救不了你的投資收益。
復利就是我們常說的驢打滾。你在銀行存上100塊,年復利10%,存三年,到期后的本息是,=133.1元。
收益,是投資期內(nèi)產(chǎn)生的全部利息。
你借王大美100塊,她三年后還你100塊本金,再額外給你30塊利息。
這30塊,就是那100塊在三年里產(chǎn)生的收益。
這30塊的收益,有三種可能。
1、王大美按年單利10%,三年后的本息和就是130塊給你的(100×(1+10%×3));
2、有可能是按照年復利9.1%,三年后的本息和也是130塊;
3、王大美覺得借你的錢3年了,不給點利息說不過去,補個30塊也能接受,就還你130了。
大家看到了,就算用不同的計息方式,投資總收益也能完全相同。你要扒皮的是,計息時使用的利率到底是多少。
如果計息時用的利率很低,復利也沒法保證高收益;而整天被diss的單利,如果在計息時,用的利率比較高,也能有非常不錯的收益。
當保險公司業(yè)務員拿一張年金型保單告訴你,每年投50萬,投兩年,5年后能拿120萬時,你要計算的是,根據(jù)最終的收益金額,反推出年化收益率,才能知道這筆投資的收益率是高了還是低了,值不值得投。
這個年化收益率,就是IRR,中文名叫內(nèi)在收益率。
IRR是各種投資型保險產(chǎn)品的照妖鏡!
在考慮了復利后,把現(xiàn)在和未來的錢,都折算到現(xiàn)在來對比,綜合計算收益率,不管多復雜的產(chǎn)品,只要用內(nèi)在收益率測算,通通能現(xiàn)出原形。
每一筆投資,我們只要知道在哪些年要交多少錢、可以獲得多少收益,都可以算出唯一的IRR。
比如,王大美拿5萬塊投了個項目,1年后本金加收益能拿到6萬,這個年化收益率很好算,1萬/5萬=20%。
如果王大美每年投1萬,連續(xù)投5年,5年后本金+收益也是6萬塊,這時候的年化收益率,就不是簡單的1萬除以5萬,再除以5年,等于4%這么簡單了。
因為大美并不是一次性拿出5萬,而是分5年,每年投1萬,本金是逐年增加的,到第五年才到5萬。要算出年化收益率,就要算IRR。
算法很簡單,在excel上,在B列輸入每年投資的金額。投資是資金凈流出,記負數(shù)。在第6行放期末總收益,記正數(shù)。在B列最后一欄,輸入公式IRR(B1:B6),就能算出實際年化收益率,大概是6.14%。
年金型保險產(chǎn)品,走的就是這個套路,前些年每年交保費,后期逐年返還,或者一次性返還保費和收益。
理財經(jīng)理會告訴你,按照這個模式,你最終能到手多少錢;但他們不會告訴你,真實收益率是多少,這才是大坑!
有一款年金型保險產(chǎn)品,年繳保費1萬,交10年。從第6年開始,逐步返還金額;在81歲時,一次性返還10萬保額。
這個收益率能不能跑贏通脹、無風險利率,算一算IRR,立馬見分曉。
你只要知道4個信息就可以了:年齡、每年繳納保費(記負數(shù))、每年可領(lǐng)取的金額(記正數(shù))、現(xiàn)金流(保費和領(lǐng)取金額的和)。
在表格的最后一列輸入函數(shù)=IRR(現(xiàn)金流,估計收益率),算出來的就是實際復利年利率。
各位,看清楚了嗎?這份保單實際復利年化收益率竟然只有1.91%!
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但商業(yè)銀行上浮到頂,利率上浮50%,能給到2.25%的收益。1.91%的收益率,連銀行一年期的都比不上!
如果你用了照妖鏡,根本不會買這樣的保險。
只告訴你最終收益金額,而弱化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經(jīng)理,都是耍流氓,但流氓總是特別多。
學會用IRR去扒出項目背后的真實收益率,一個表格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