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字,我來給你聊聊,中醫(yī)里頭大補中氣的方子。
中氣者,脾胃之氣也。中氣足,就少得病。中氣不足,你說不定會得啥病。
在正式請出它之前,文老師先給你講兩個有趣的醫(yī)案故事。
話說有這么一個男子,年67歲。
這個人從兩年前開始,就排尿困難,尿線很細,而且尿無力。尿著尿著,就中斷了。等快要尿完的時候,還淋漓不盡。
兩年來,這個人服用了很多藥物,勉強維持,但得不到徹底改善。
后來, 有這么一回,他因為連續(xù)工作六小時,累著了,于是這小便就干脆點滴不出了,一點都尿不出來。
怎么辦?趕緊到醫(yī)院。
大夫一看,趕緊下尿管導尿,同時,請中醫(yī)會診。
刻診,見患者脈象虛大無力而偏澀,舌苔薄白,舌質(zhì)淡胖,舌邊有瘀斑。細問得知,現(xiàn)在患者自覺肛門下墜,精神疲倦,自汗不止。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醫(yī)家當時就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黃芪40克,黨參20克,當歸20克,白術15克,升麻6克,柴胡10克,陳皮10克,炮山甲15克,三棱15克,蜈蚣2條,炙甘草6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結(jié)果如何?患者服用3劑以后,導尿管拔出來了,他可以自己排尿。雖然說依然不怎么順暢,但畢竟能尿出來了。
這時候,原方加通草15克,繼續(xù)投用15劑。這一回,患者的尿徹底正常了。
這就是醫(yī)案的基本經(jīng)過。它最初刊載于2000年的《河南中醫(yī)》上。
這是怎么回事???跟你講,就是開篇我提到的話,他中氣不足啊。
你看,此人肛門下墜、精神疲憊、自汗淋漓,脈無力,舌質(zhì)淡胖。這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中氣不足。
中氣不足,臟器失于固攝,所以患者肛門下墜。氣虛,不能固護汗孔,所以自汗。脈無力,疲憊、舌質(zhì)淡胖,這都是氣虛失養(yǎng)。
那么,中氣不足,為啥會導致患者排尿不暢???
因為,氣為血之帥。中氣不足,血行不暢,所以患者就容易有淤血(患者就診當時舌有瘀斑,脈象澀,為血瘀之象)。一方面,淤血阻滯,一方面,中氣不足,氣化沒有動力,那你說,患者這個小便還怎么排啊?所以說,他就出現(xiàn)了癃閉。西醫(yī)看,這往往就考慮前列腺增生了。
這個時候怎么辦啊?補中氣,然后活血化瘀,通絡利尿。
看看當時醫(yī)家用的配伍——
黃芪40克,黨參20克,當歸20克,白術15克,升麻6克,柴胡10克,陳皮10克,炮山甲15克,三棱15克,蜈蚣2條,炙甘草6克。
其中,三棱、炮山甲、蜈蚣、當歸,用于活血通絡。黃芪、黨參、白術、陳皮,用于補氣理氣。升麻和柴胡,提升中氣。你看看,這目的不就達成了嗎?
接下來,你再看一個例子。
醫(yī)案二
話說有這么一個女子,當時是19歲。
最近這五天啊,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整日打哈欠。從早到晚,一刻不停。以至于到了晚上,她還在打哈欠,干脆沒法睡覺。
這孩子怎么累成這樣???家里人一看不對,趕緊帶她就醫(yī)??墒堑搅酸t(yī)院,檢查了一下,說不出這是啥病,建議找中醫(yī)看看。
于是,他們就另投中醫(yī)。找的是誰呢?是湖南當?shù)氐囊粋€中醫(yī)老前輩,叫做俞正求。
老前輩一看,患者脈象弦細略遲,舌苔薄白,面色無華。當時,他就陷入沉思。
良久,老人家提筆寫了一張方子。但見——
黃芪12克,黨參10克, 白術10克,菟絲子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陳皮5克,五味子5克,當歸10克,甘草3克。
結(jié)果如何?你說厲害不,患者服用4劑,諸證好轉(zhuǎn)大半。再投4劑,患者諸證悉平,完全康復,再也不打哈欠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
還是那句話,醫(yī)案里的患者,中氣不足啊。
你看,此人面色無華、舌苔薄白、脈象弦細而遲。這很顯然,是虛弱之態(tài)。
人為什么要打哈欠?《黃帝內(nèi)經(jīng)》早就告訴我們,原因在于“陰陽二氣相引”。陽氣想往上升,但是它略有不足,所以上不去,于是就難以脫離下面陰氣的吸引。相互拉扯之際,人就打哈欠。
可見,這個事兒,說到底,還是因為患者的氣,不足啊。
這就好理解了——醫(yī)案里的小患者,由于中氣不足,所以陽氣無法順利上升,陰陽二氣在她體內(nèi)不斷相引、牽扯,于是她不斷打哈欠。
這個時候怎么辦?要補中氣。
你看看當時醫(yī)家用的配伍:黃芪12克,黨參10克, 白術10克,菟絲子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陳皮5克,五味子5克,當歸10克,甘草3克。
這里頭,黃芪、黨參、白術、陳皮,補氣理氣,升麻和柴胡,提升中氣。當歸補血,菟絲子和五味子益腎固攝。
這樣一來,患者的中氣足了,陽氣順利升上去,她就不再打哈欠了。
其實,上面兩個案例,都用到了同一張方子,就是補中益氣湯。
這是今天文老師,要和你重點分享的,中醫(yī)補中氣的方子。
補中益氣湯的組成,你想必很熟悉了。就是黃芪15到20克,炙甘草5克,人參10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術10克。
其中的人參,常常換成黨參。
你記住,它是中醫(yī)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專方。前面兩個醫(yī)案,都是在這個方子基礎上,加減開方的。黃芪、人參、白術,健脾益氣,補中氣。升麻和柴胡,提升中氣。當歸養(yǎng)血活血,因為血能載氣,補氣必須補血,陳皮理氣,使得補而不滯。
這里面,除了補中氣,它還升舉中氣。升麻和柴胡的應用,使得它在調(diào)整中氣虛弱這個局面時,力道更大,更全面。所以,它歷來被視作治療脾胃氣虛、氣虛下陷的拿手方。
脾胃氣虛的,若見到苔薄白,舌質(zhì)淡,脈洪而虛,大便溏薄、面色白、體倦肢軟、少氣懶言、自汗發(fā)熱等現(xiàn)象,可以用。氣虛下陷的,若出現(xiàn)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的,可以用它。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最喜歡用它治療胃下垂等中氣下陷疾病。
但是,中氣不足,帶來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前面醫(yī)案里所講的,有的人因為中氣不足而導致癃閉,排尿困難。有的人因為中氣不足而哈欠連天,不能自已。甚至有的人,因為中氣不足而眩暈、耳鳴、心悸心慌??傊⑽缸鳛楹筇熘?。它要是垮了,帶來的后果難以捉摸。
所以說,這補中益氣湯的方子,我們還是應該好好領會。
這個東西,目前也有成藥賣。主治,就是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導致的長期拉肚子、內(nèi)傷發(fā)熱、內(nèi)臟下垂、重癥肌無力、功血、紫癜等等。大病之后氣津兩傷的人,不宜用。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給你說這么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