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緩解期,應注意固本,以培補身體的元氣,防止疾病復發(fā),這時應側重健脾,助其運化能力,以消除痰濁內生的根源。
就如同咳嗽一樣,哮和喘雖然連在一起說,但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哮是一種發(fā)作性的痰鳴聲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間有哮鳴音為主癥;人之所以會發(fā)出哮鳴,是由于呼氣受到了阻礙、擠壓,進而產(chǎn)生了高頻的尖銳的聲音。喘是指吸氣節(jié)奏加快,就像是我們跑完步后呼呼帶喘那種感覺?!墩f文》中的解釋是:“喘,疾息也。”哮和喘同時發(fā)作,合稱為哮喘。
◇ ◇哮喘的“宿根”是痰
中醫(yī)認為,哮喘有“宿根”,這個“宿根”就是痰。朱丹溪認為,哮喘專主于痰。哮喘的病因以痰為主,為宿痰內伏于肺,遇到外感因素就會被誘發(fā)。
產(chǎn)生痰的原因有很多,像平時我們飲食不注意節(jié)制,貪食厚味肥甘,酗酒,損傷脾胃,脾虛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職,則水濕內生,濕聚成痰;經(jīng)常吸煙的人也會生痰。痰伏于內,膠結不去,于是這就成了哮喘的宿根。《醫(yī)宗必讀》載:“脾土虛弱,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隔,凝聚為痰。”《醫(yī)方集解》也認為:“痰之生由于脾氣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痰以成者也。”
脾和肺是母子關系,脾為母,肺為子,脾胃虛弱,土不能生金,會累及肺氣不足。肺主皮毛,外邪侵襲身體首先會侵犯皮膚和毛發(fā),肺虛衛(wèi)外不固,正氣虛弱,就容易感受外邪,外邪與痰氣相搏,自然會誘發(fā)哮喘。
中醫(yī)認為,哮喘緩解期,應注意固本,以培補身體的元氣,防止疾病復發(fā),這時應側重健脾,助其運化能力,以消除痰濁內生的根源。
在哮喘的緩解期,我們可以選尺澤穴、內關穴、足三里穴、豐隆穴進行保養(yǎng)。
尺澤穴是肺經(jīng)的合穴,合治內腑。尺澤穴在肘橫紋上。取穴時,把手掌朝上,肘部微微彎曲,先在肘彎里摸到一條大筋,該條大筋的橈側緣肘橫紋的交點即是此穴。
內關穴有寬胸理氣、宣肺平喘、降逆止嘔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補脾胃的要穴;豐隆穴是專門化痰的,與痰有關的病都可以找它來治。
哮喘病人在緩解期可多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