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yè)磨蹭拖拉的孩子,有哪些共同點?
小學生寫作業(yè)磨蹭,原因很多。比如,作業(yè)量過大、難度太大,小孩覺得反正做完也是沒時間玩了,只能邊做邊玩;或者孩子學習中有具體的困難——不會,怎么能做得快呢。這些,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啥樣的叫純磨蹭?請看家長的描述:
我家男孩二年級,寫作業(yè)時總是喜歡小動作,戳橡皮擦,椅子滑來滑去的,還喜歡跟你說些與當下作業(yè)無關事情的話,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不是很皮,但就是磨,做作業(yè)的時候不停的要和大人說說話,走進走出,渾身癢,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肚子餓一會兒要喝水,筆啊橡皮不停掉地上,找個尺子慢悠悠找半天。
這些孩子,通常成績中等,平時看起來挺聰明機靈,交往溝通運動也沒啥問題。孩子們一起玩,你看不出來誰是寫作業(yè)磨蹭的,誰不是。那么,他們究竟為何這樣呢?下面先把可能的原因列出來,然后再說辦法。
“寫作業(yè)純磨蹭”可能的因素
“本體感”發(fā)育欠佳
幼兒通過做事、身體活動,逐漸發(fā)展出對自己身體感知和控制的能力。如果從小被家人過度保護,缺乏戶外活動、體育鍛煉,那么他們這方面的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具體表現(xiàn)可能是:不能端正地站和坐,總是歪著倚著;很多簡單的運動學起來也很慢,比如拍球、騎車、跳繩等等;總是有很多小動作……
這些在學習寫作業(yè)上的表現(xiàn),可能會是無法端坐著學習,總是在動,總要有各種小動作,記不得東西都放哪了,總在找東西……
幼兒期自主玩的時間太少,比如,白天在幼兒園上課,放學在興趣班上課,那么他一天是沒有多少時間真正自主地玩。缺少這些自發(fā)的活動,孩子腦子里的那個“小指揮官”就會比較弱。他需要這個指揮官去思考、規(guī)劃、部署并指揮自己去做事情。
如果腦子里這個指揮官很少發(fā)揮作用,那么你看孩子寫作業(yè),會發(fā)現(xiàn),他仿佛是在“夢游”——他沒有一個統(tǒng)一連貫的想法,而是任由身體各“部門”處于無政府、自由自治狀態(tài)。手頭碰到什么,就即興開始玩什么,完全不清楚自己此刻在干嘛,應該在干嘛。事后發(fā)現(xiàn)時間都過去了,他也很懊惱著急,但當時就是沒有這種覺察。這種狀態(tài)是幼兒做事的狀態(tài),寫作業(yè)當然無法勝任。
這不是說,孩子要什么,您都得限制,憋著他。
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和他講明道理,然后讓他自己練習自控。比如,對零食、冷飲、電視、買玩具等等,五、六歲以上的孩子,當明白了道理后,是可以做到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買更有價值的玩具等等目的,而稍微控制一下此刻的欲望。當然,這個您別對三四歲以下的幼兒要求,對大孩子也別要求太高,他們得真的懂這個道理,經(jīng)過自己的權衡,自愿地控制,才有用。
有時,學一樣技藝性質的項目,比如樂器或某個運動項目,在學的過程中,如果家長有要求,但不過于嚴厲或包辦,給孩子自主摸索、練習的機會,這也能幫他鍛煉自控。
比較成熟的孩子,更可能坐得住寫作業(yè),因為他們大腦里思維層次比較高,允許他們去思考更復雜的事情,比如制定目標、做規(guī)劃、監(jiān)控自己的行為,發(fā)展元認知。他們也會對整個“上學學習”這件事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表現(xiàn)好,有更強的學習動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班里的大部分女生往往二年級就能自覺寫作業(yè),但男生可能到三、四年級還做不到。因為男孩女孩大腦不同功能發(fā)展的早晚、節(jié)奏不同。
在小學階段,成績很能決定一個學生在群體中的形象和地位。比較成熟的孩子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努力,成績就會提高,所有人都高興,同學也佩服他。這些都是讓他對學習有內在動機的因素。很多學生在小學高年級就意識到這些,有的學生到初中似乎突然開竅,知道要努力了。
這些活動是在訓練孩子的大腦習慣即刻滿足。久了,做別的事情,稍微不成功、稍微枯燥,他就會放下不做,無法堅持忍耐。想學會為了未來的大目標而自控,對他們來說難上加難,因為他的大腦已經(jīng)被訓練到另一個極端了。
這是容易被家長忽視的一個因素。一個孩子如果體質虛弱,那么他無論是學習還是玩,看起來都不是勁頭十足。他身體的狀態(tài)決定了他能拿出來多少心力去做事。體質強壯的孩子,做什么都是興沖沖的,精力總是很充沛。
怎樣可以幫孩子改善寫作業(yè)磨蹭?
1. 讓他動手做事、做家務,不過度保護凡事包辦;
2. 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玩鍛煉身體的游戲;
3. 讓他有自主玩的時間;
4. 對電視和電子產(chǎn)品有限制,幼兒期少接觸這些孩子沒什么損失;
5. 飲食合理,喂養(yǎng)得當,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6. 利用生活中自然有的機會,讓他練習為了目標而控制眼下的欲望;
7. 多和他談論時間的安排,對活動的規(guī)劃,做事的目標,對行為和進度的監(jiān)控;
8. 五歲后學一樣東西,或者做一個持續(xù)時間長的項目,需要他付出努力,克服困難,取得進步;
9. 寫作業(yè)時桌面簡約,只放與作業(yè)有關的東西。文具不要太花哨。房間安靜有序。
……
1. 和他講明這個道理。告訴他,我知道不是你不努力,但是每次當你寫作業(yè)時,就會忍不住要玩點別的,對不對?我也有這個問題。比如,我現(xiàn)在看書沒看幾分鐘,就想看一眼手機。咱倆這是一樣的。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像鍛煉身體肌肉一樣,訓練我們的大腦,練習可以專注的時間久一點。咱倆互相監(jiān)督……
3. 和孩子約定好,如果發(fā)現(xiàn)他走神,就敲一個什么東西給他個提醒的聲音。有時家長可以讓他監(jiān)督你看書,一旦看手機了他就敲一下。
4. 一定記得多給孩子好的反饋。在他有進步、做好的時候,多肯定,多鼓勵!很多家長對孩子批評太多了,實際他們無比渴望您的夸獎!寫作業(yè)對于孩子來說,常是比較枯燥的事,他們缺乏動機,家長的夸獎,可以給這事增加動機,讓它值得孩子去努力。當家長在跟別人聊天時,如果孩子在場,您要把他描述成能獨立自覺寫作業(yè)、自控力強的孩子,給他樹立這樣的自我形象!
最后說幾條總的提醒
1. 家里有積極、好玩的氛圍,而不是沮喪、互相責備的調調。
2. 家人做事情都有那種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玩也是擼起袖子使勁玩,而不是做事總是拖泥帶水沒精打采的,總是在那里耗著。大人的狀態(tài)影響孩子。
3. 從孩子幼兒時起,帶他做事有清晰的開端、目標,中間用語言描述進度,有清楚的結束點。
4. 對孩子切忌空泛地催促、批評,因為不僅無效而且有反作用。要具體地提要求,多多指出他哪里做得好!
5. 對幼兒和一二年級孩子不能要求完美,尊重孩子當下的特點和成長節(jié)奏,記得上面這些,但是具體做時您要觀察他,了解他能做到怎樣。您提出的標準比他此刻的水平高一點點就可以。孩子的大腦還在成長發(fā)育,且教養(yǎng)、且等待。
6. 對十歲以上的孩子,這篇寫的恐怕沒多大用,因為多數(shù)情況是,他們已經(jīng)不給家長機會去帶動他了,他們會把自己關房間里,請家長不要打擾。這時家長可做的是:通過同伴、孩子的偶像、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影視文學作品、生活中的事件、自己的經(jīng)歷等來影響他。家長的重心要放在幫他找到自己的目標、激發(fā)內在動機這上。
小 結
我們可以假想一下,上學時一直好好學習的孩子,大概未來在事業(yè)等方面都很順利。但,也許有一個當初不那么喜歡寫作業(yè)的孩子,長大以后,他從事了教育工作。他仍然清晰地記得自己當年討厭寫作業(yè)的感覺,他因此有了巨大的靈感和動力,去開發(fā)出更能讓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
END
本公眾號部分圖片為網(wǎng)絡無版權聲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