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真的是一個“可怕”的習慣,就像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一旦開始,就再也回不去了。
從2021年我開啟自律生活模式的那一刻起,我的時間觀念就徹底變了。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體驗過無聊、無趣、沒意思的感覺了。
但裸辭這一年多,我好像對時間失去了明顯的感知,一天天就在疏忽之間過去了。
尤其是今年,進入自律的第5個年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想做,每天最強烈的感覺就是:時間不夠用,完全不夠用,恨不得把一天變成72小時,一天頂別人十天!
這種“時間貧困”感,就像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掐住我的生活,讓我很難從生活中體驗到滿足感、幸福感。
直到3月我們讀寫營共讀完《時間貧困》,一切問題都有了答案,時間變得具體、可感,我的時間管理也變得更加輕松、高效!
從這本書中,我總結(jié)了4個超強的時間管理法,特別適合像我一樣在時間里掙扎的小伙伴們。
這個認知可能會顛覆你一直以來的“感覺”:你總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做想做的事,其實并不是這樣。
事實是:你的時間很寬裕,你擁有的時間,真的足夠你完成所有重要的事情!
不要把時間管理單純地看成是技巧層面的,它更是一種認知、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叫做你的“時間心態(tài)”。
那么,如何培養(yǎng)正確的時間心態(tài)呢?
在《時間貧困》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當把時間花在那些能為我們帶來內(nèi)心滿足和幸福感的事情上,比如堅持運動、幫助他人、接觸大自然、體驗藝術(shù)(自然)帶來的敬畏感,就會感覺自己的時間變多了,有充足的時間做想做的事,也會變得更有信心。
要想解決“時間貧困” 問題,重要的不是增加可支配時間,而是學會利用已有的時間,用它們?nèi)プ稣嬲胱龅摹ψ约褐匾氖虑椤?/span>
我們時常懊悔過去,焦慮未來,唯獨不能活在當下。每天看似忙忙碌碌,不停“奔赴”下一個任務(wù),卻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疲于奔命。
正打算要做一件事,就被其他事吸走了注意力;剛堅持了一會,就想刷會視頻、看看?。豢吹絼e人發(fā)來的消息,就立即回復……總之,就是無法專注做事。
和大家分享一個真相:我們對于所做事情的專注程度,比事情本身還要影響我們的狀態(tài)和感受。
要想專注當下,就要保持“在場性”,將你的注意力、精力和情感都聚焦在當前的任務(wù)上。
分享兩個我常用的保持“在場性”的有效方法。
1)番茄工作法
相信這個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了,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簡單又高效。
踐行番茄鐘,可以使用手機定時、電子鬧鐘或時間記錄工具(如滴答清單、番茄鐘),幫自己保持節(jié)奏,提高時間利用效率!
設(shè)定番茄時間,可以根據(jù)要做事項來安排。
如果你要讀書,一個番茄時間可以設(shè)定為一個章節(jié);如果要學習一門新技能,一個番茄時間可以是掌握一個知識點。通過將大任務(wù)分解為小目標,可以避免長時間學習帶來的疲憊。
我的習慣是,當要讀書、寫文章了,就會開啟番茄鐘,一般以1小時為準。在這個時間內(nèi),不回復任何人的消息,如果腦海中突然蹦出一個想法或事情,就先在趁早手冊上記錄下來,等專注時間結(jié)束了,再去處理。
2)5分鐘冥想
如果你總是感覺無法集中心神做事,可以試試冥想練習,簡單好學,效果出奇的好。
在做冥想練習時,可以把你的注意力引導到當下的某個參照點,而最好的參照點,就是你的呼吸。
在冥想過程中,你要專注于自己的呼吸,感受每一次的吸氣和呼氣。如果發(fā)現(xiàn)有雜念出現(xiàn),這時不要驅(qū)趕它們,只需要輕輕地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就好。
如果你是剛開始練習冥想,建議從5分鐘開始,既不會覺得太累,又能讓自己的注意力變得更加集中,做事更專注。
“心流”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最優(yōu)體驗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
它描述了這樣一種狀態(tài),當你完全沉浸在當下在做的事情中,就會忘了時間,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忘記自己身在何處。
當從心流狀態(tài)出來后,才會反應(yīng)過來剛剛的體驗有多快樂,內(nèi)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愉快感,甚至是幸福感。
如果你想更快地進入“心流”狀態(tài),通過以下3種方式,能更好地達到效果:
1)環(huán)境整理法
建議大家給自己整理一個工作或?qū)W習的空間,旁邊不要放置不必要的雜物,只把自己需要用到的物品,放在順手的位置。
當你身處一種整潔有序的環(huán)境中,就會更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tài),減少被周圍事物干擾的可能性。
我現(xiàn)在是獨居,把客廳裝修成了書房,客廳里只擺放了書架、書桌,每當進入這個環(huán)境場,我就能立馬切換到學習狀態(tài)。
2)數(shù)碼脫癮
看到這四個字,大家肯定就懂我在說什么。
當需要專注的時候,建議你把手機調(diào)成靜音模式,或直接放在另一個房間。如果你需要用電腦時,不要登錄微信,或把資料從微信導到電腦中,防止信息干擾你的進度。
拿我自己來說,早上運動結(jié)束后是精力最好的時候,我一般安排讀書1-2小時,在開始閱讀前就把手機調(diào)成飛行模式,完全戒斷手機,只專注閱讀。
3)集中時間段
一旦進入“心流”狀態(tài),需要的時間就比較長,最好能集中一個時間段,給自己預留足夠多的時間。你可以先把緊急的事處理了,防止“心流”時被突然打斷,再進入就很難。
所謂“細沙陷阱”,是指那些看似不費時間,卻會在不經(jīng)意間消耗你很多時間的事情。
比如下班回到家,你決定刷半小時手機放松下,可是刷著刷著,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了,晚上打算要讀的書、要學習的任務(wù),一點都沒做。
這些事情就像細沙一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我們要學會識別這些“細沙陷阱”,避免讓自己陷入其中。
要事優(yōu)先:把每天、每周要做的事,按輕重緩急進行優(yōu)先級排序,遵循要事第一原則,把更多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你就會更有目標感,知道該做哪些事。
設(shè)置提醒:給自己可以設(shè)置一個提醒,比如每15分鐘提醒自己一次,是否還在做真正重要的事情。這樣可以幫助你及時調(diào)整注意力,避免無意識的時間浪費。
/
風物長宜放眼量。時間管理亦是。
當你以年為單位去衡量一天的生活,會發(fā)現(xiàn)那些看似緊急的事,其實根本不重要,不值得你為此而焦慮,你應(yīng)該把更多精力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上。
“一個小時并不能評判你的價值或你的人生。一個小時并不能定義你是誰,但是時間組合起來,就能代表你所珍視的一切和你自己的所有維度?!?/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