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資料里半臂縫制中,肋下用到殺裉的縫合法,是怎么樣走針的呀.........說是民間至今沿用,是不是也可以用在其它款式的制做上呀 - ![]() jiāngxǐ [wash and starch] 洗滌并上漿 漿洗其實(shí)是一個(gè)十分古老的名詞??催^《西游記》的人大約都知道何為漿洗,對名詞也不會覺得陌生。?!段饔斡洝返诙?,有這么一句話,“你卻要好生服侍我?guī)煾怠律鸯?,與他漿洗漿洗?!边€有《西游記》第七十一回也有,“娘娘見了,含忖道:大王,想是襯衣襢了,久不曾漿洗,故生此物耳”??梢姡瑵{洗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洗衣方法。 京劇《沙家浜》中,指導(dǎo)員郭建光說沙奶奶時(shí)就有這樣一段唱詞:“縫補(bǔ)漿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魚蝦……”那么究竟什么是“漿洗“呢? “漿洗”就是洗凈并漿挺衣物。古代就有漿洗房也就是洗衣店,有錢的大戶人家人口眾多,衣服被褥洗滌人手不夠時(shí),很喜歡把衣服送去漿洗房洗。漿洗房洗衣后要用漿粉(淀粉)漿過、熨斗(熨斗,在我國漢代時(shí)已是家庭的用具。)熨過,穿上身整潔莊重,顯得富貴體面。漿洗過的衣物,有許多好處,除布料結(jié)實(shí)耐用板挺外,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冬一春過后再拆洗的時(shí)候,很輕松就可以把一塊被面上一些諸如油泥一類的很大的臟物不用費(fèi)太大力氣就能很快洗干凈了。在奧運(yùn)時(shí),奧運(yùn)場館中的各國國旗就是京工紅旗廠用人工漿洗的方法洗滌、熨燙、包裝再送往各會場的。 古代漿洗衣服:先將臟衣服用皂角洗干凈一旁待用。在大鍋中放入米湯水或淘米水小火煮開,(古代有錢人用淀粉稀釋)再把衣服放入溫漿水中,攪拌衣服讓衣服吃透漿水,浸泡三五分鐘,然后撈出用清水漂凈,涼干。這樣洗出的衣服清潔、干凈,尤其是白色的衣服會顯得更加潔白。衣服穿在身上服貼筆挺,看起來整潔更加有精神,而不是像皺巴巴的一團(tuán)酸菜搭在身上。 漿的大致方法: 使用米湯 1、將衣物洗凈、漂洗后擰干。 2、將米湯加開水稀釋。 3、將需要漿洗的衣物放入米湯中浸泡約3-5分。 4、取出浸泡好的衣物,輕漂洗。 5、抻平?jīng)龈伞? 使用淀粉 1、同上 2、將淀粉用滾開水稀釋,待稍涼后將需要漿洗的衣物放入其中浸泡約2-3分。 3、取出浸泡好的衣物,抻平?jīng)龈伞?br> 漿洗之肥皂 古代不像現(xiàn)代有肥皂、洗衣粉之類的洗滌用品,那么衣服臟了,用什么來洗呢?主要有天然堿、淀粉、胰子三大類。 天然堿包括土堿和植物堿。天然堿俗稱堿土,堿地經(jīng)風(fēng)化脫水,地表即有白粉狀天然堿長出,掃去一層,隔幾日復(fù)出一層,春秋干燥季節(jié)為掃土堿的好季節(jié)。堿土可食用,亦可做為洗滌劑去污。 沒有土堿的地方就用植物堿。植物堿是含有碳酸鉀的草木灰和堿性的皂角等。據(jù)《禮記·內(nèi)則》記載:“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惫湃讼礈煲律压趲?,所用的就是含有碳酸鉀的草木灰水。皂角就是皂莢樹的果實(shí),在古代被普遍用于洗滌衣物。宋莊綽《雞肋篇·皂莢》記載:“京師取皂莢子仁煮過,以糖水浸食,謂之‘水晶皂兒’?!痹砬v樹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生長,為落葉喬木,滿身是刺,皂莢果實(shí)富含胰皂質(zhì),將其搗碎即可代替肥皂使用。但需要提醒的是,豆莢、種子、葉及莖皮有毒,人口服二百克皂角的水煎劑即可中毒死亡。 還有一種叫無患子的一種落葉喬木,也叫肥珠子。據(jù)《雞肋篇·皂莢》記載:“浙中少皂莢,澡面、烷衣皆用肥珠子。木亦高大,葉如槐而細(xì),生角長者不過三數(shù)寸,子圓黑肥大,肉亦厚,膏潤于皂莢,故一名肥皂,人皆蒸熟暴干乃收?!边@可能是肥皂之名的由來。 此外,明、清時(shí)期廣泛運(yùn)用茶麩(俗稱茶籽餅)作為洗滌衣物。茶麩是油茶籽榨油后的副產(chǎn)品,將它搗爛用水浸出的液汁中含有皂素,也有良好的去垢效果。 淀粉是吃的,用來洗衣物,實(shí)在是迫不得已。清陸以湉《冷廬雜識·麥粉》就記載:“嘉慶己卯年,杭城大火,一王姓家四鄰俱毀而巋然獨(dú)存。人詢其家有何善行,則曰:“無他,惟五世不以麥粉洗衣服耳?!?br> 當(dāng)然,無論是天然堿還是淀粉什么的,往往去污力有限,因此古人常常是采用洗滌物混合使用的方法,效果可能還不錯(cuò)。據(jù)先秦時(shí)期的手工藝專著《考工記》記載:“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shí)諸澤器,淫之蜃?!彼^蜃,就是蛤蜊,其殼中含有氫氧化鈣,與“欄木灰”作用,可以生成氫氧化鉀,用它的水溶液洗滌絲織品時(shí),會與絲表面附著的油脂作用,生成鉀肥皂,有清潔作用。明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有載:“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薄独鋸]雜識·油污衣方》記載:“油污衣,面涂法最佳。用生麥粉入冷水調(diào)勻,厚涂患處,越宿干透,以百沸熱湯和皂角洗之,油化無跡?!?br> 魏晉時(shí)期,產(chǎn)生了一種具有洗滌和護(hù)膚功效的——澡豆。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記載:“王敦初尚主,如廁……既還,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飲之,謂是‘干飯’。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痹瓒贡緛硎怯脕硐词郑醵夭恢榔溆猛?,把它當(dāng)“干飯”吃了,鬧出個(gè)大笑話。直到唐代,澡豆也是稀罕之物,一般只有王公貴族家才用。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婦人面藥》記載:“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貴勝,皆是所要。” 后來澡豆的使用逐漸普遍,但由于制作比較講究且成本較高,因而一般都只用來凈身或者潔面,而不用來洗衣物。宋彭乘《墨客揮犀》卷十記載:“(王荊公)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yī)人,曰:‘此垢汗,非疾也?!M(jìn)澡豆令公洗面。”元關(guān)漢卿雜劇《謝天香》第四折婦女有“送的那水護(hù)衣為頭,先使了熬麩漿細(xì)香澡豆,暖的那溫泔清手面輕揉”洗浴的場景。清閑齋氏《夜譚隨錄·陳寶祠》云:“先至一湢室(浴室),童子進(jìn)澡豆。浴訖,更新衣,易冠履,始引之達(dá)廣廳?!?br> 關(guān)于澡豆的做法,孫思邈《千金方》和《千金翼方》皆有所記載,將豬的胰腺的污血洗凈,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勻地混合后,經(jīng)過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滌用途的澡豆。后來,人們在制作“澡豆”的工藝基礎(chǔ)上,于豬胰研磨過程中加入吵糖,并以純堿代替豆粉,再加入熔融后的豬油及香料等,均勻后,壓制成球或塊狀,即成“胰子”了,其化學(xué)組成與今天的香皂近似。 漿洗之熨斗 熨斗漢時(shí)稱“威斗”、唐時(shí)稱“金斗”、宋時(shí)稱“火斗”、明時(shí)稱“焦斗”,古代銅熨斗,有的有“熨斗直衣”的銘文,說明它是熨燙衣服的用具。熨斗,在我國漢代時(shí)已是家庭的用具。漢魏時(shí)期的熨斗,用青銅鑄成,外型呈圜腹、寬口沿,有長柄。有的熨斗上,還鏤有“熨斗直衣”的銘文。熨斗這個(gè)名稱的來歷,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種烹調(diào)用具“熨斗”,熨斗像一只沒有腳的平底鍋,熨衣前,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敖鸲贰眲t是采用鎏金工藝精制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間用品。 各時(shí)期叫法不同,各地叫法也不同。該式樣為民間常用器,富貴人家則用料華貴、制作精巧、雕龍刻鳳,柄也考究。據(jù)說熨斗最早歷史可追溯至商代,原作為刑具而發(fā)明,專門熨燙人的肌膚,到了漢代,其功能用于熨燙衣服并流行于明清。 古稱熨斗為鈷鉧。柳宗元的《永州八記》里有兩篇《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地名里面還可以看到熨斗陂、熨斗鎮(zhèn)、熨斗臺、西熨斗街,都是因?yàn)殪俣肥褂玫迷纭⒂玫脧V泛所致。晉代的《杜預(yù)集》上寫道:“藥杵臼、澡盤、熨斗……皆民間之急用也?!睍x人關(guān)于熨斗還有《晉書·韓康伯傳》載:“母方為大绔,令康伯捉熨斗,康伯曰:熨在斗中,兩柄尚熱?!?br> 梁·簡文帝《和徐錄事見內(nèi)人作臥具》中記錄的那只“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纏”也不錯(cuò);或者《淮南王》里傳說 “炮烙始于斗” 的那一只,該書又注:“斗,熨斗也。紂王見熨斗爛人手,遂作炮烙之刑。”宋高承《事物紀(jì)原·舟車帷幄部·熨斗》也引證皇甫謐(又是晉人,晉代大概是最注重穿衣的朝代了,從繁復(fù)到裸體兩個(gè)極端都有)的《帝王世紀(jì)》“紂欲作重刑,乃先作大熨斗,以火熨之,使之舉手輒爛,與妲己為戲笑?!笨礃幼诱嬗羞@樣變態(tài)的東西存在,雖然不是用來熨燙衣服,但熨人皮的更少見,“今人以伸帛者”不過是紂王“其遺意也?!豹q見珍貴。馬王堆的辛追夫人,她的苧麻織品則的的確確是用“漢熨斗……伸帛之器”燙熨過的,假不了。 《隋書》記有李穆讓自己的兒子李渾入京,拿了熨斗作為信物給隋文帝,說:“愿執(zhí)威柄以熨安天下也。”表示自己不會叛變,估計(jì)這只熨斗也有刻度,那些不準(zhǔn)確的刻度表示為尺,可以丈量天下的意思,算是一種權(quán)杖。拿著這么個(gè)玩意,高祖大悅。 時(shí)至今日,熨斗的發(fā)展日新月異?,F(xiàn)代熨斗基本不采用原始炭火加熱的方法,代之以電加熱、蒸汽加熱。故又稱電熨斗和蒸汽熨斗等??钍揭彩俏寤ò碎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