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ㄟ@里主要是指2型糖尿病,因為90%以上的糖尿病是2型糖尿?。┦且环N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發(fā)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早期可能沒有太多的臨床表現(xiàn),容易被忽視。而但到了晚期,出現(xiàn)心腦血管、腎臟等并發(fā)癥,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損害。
2型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發(fā)病機制復雜,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相對缺乏。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還是針對血糖來治療,無論是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葡萄糖吸收、促進葡萄糖的排泄及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等等藥物,都是通過降低血糖來延緩糖尿病的進展。
隨著人們對糖尿病認識的深入,認為肥胖在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8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體重超重或肥胖的問題,通過減重可以降低血糖,甚至使糖尿病得到緩解。這說明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引起糖尿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個人認為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孰因孰果目前還沒有定論,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傾向于先有胰島素抵抗后有肥胖,而肥胖以后又加重了胰島素抵抗,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但不論怎么說,肥胖確實是影響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減重對于糖尿病來說已是大家的共識。無論是通過飲食運動、藥物、手術等減重方法,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近期的研究把減重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根據(jù)國際糖尿病學家發(fā)表的一項新的評論和建議,認為體重減輕15%以上應該成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主要治療目標”(當然這主要是針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治療的理念已從關注血糖到關注減重。這應該說是一個進步,但還有待實踐的檢驗。
因此,對體重降低有影響的降糖藥物也受到大家的青睞,如二甲雙胍、GLP-1類似物、SGLT-2等等。
重點
點考
下面我們重點了解一下
腸促胰島素
腸促胰島素顧名思義就是腸道分泌的能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激素,1932 年就被描述。當時人們通過實驗觀察到與靜脈給予葡萄糖相比,口服葡萄糖負荷后血漿胰島素升高更明顯也更持久,說明腸促胰島素可調(diào)節(jié)胰島素對膳食的反應,這種現(xiàn)象后來被稱為“腸促胰島素效應”,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餐后胰島素的分泌有65%是由腸促胰島素所致。
目前發(fā)現(xiàn)有兩種主要的腸促胰島素,即胰高血糖素樣肽 1(GLP-1)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
其實在學校上學期間就學習過,但是當時并沒有把它和糖尿病聯(lián)系的很緊密。近20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它和血糖的調(diào)節(jié)密切相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GLP-1 是一種 30 個氨基酸的多肽,在腸道的 L 細胞中合成。GLP-1 半衰期短,為 1-2 分鐘,由 DPP-4 酶代謝。它能與特定的 GLP-1 受體結(jié)合發(fā)揮生理作用。除了促胰島素分泌外,GLP-1 還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在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狀態(tài)下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但在低血糖期間不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GLP-1 的胰外特性包括減緩胃排空、促進飽腹感和減少食物攝入。
GIP是一種4氨基酸肽,由腸道K細胞產(chǎn)生,主要位于十二指腸和近端空腸。GIP 與 GLP-1 一樣,半衰期短(4-7 分鐘),在釋放后不久就被 DPP-4 滅活。內(nèi)源性 GIP 刺激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分泌,并且比 GLP-1腸促胰島素作用更強。
GIP 和 GLP-1 之間的一個區(qū)別是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響。與 GLP-1 不同,GIP對胰高血糖素具有雙重功能,在血糖正常和低血糖狀態(tài)下具有促胰高血糖素特性,但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具能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由于內(nèi)源性GLP-1半衰期短,很快就代謝掉,不能起到藥理作用。因此,制藥公司合成GLP-1類似物,不容易被DPP-4酶代謝,半衰期長,能起到藥理作用來降低血糖。同時還發(fā)現(xiàn)可以減輕體重。目前臨床上這類藥也比較多,如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艾塞那肽、度拉糖肽等等,它們的分子結(jié)構不同,作用時間有長有短,但作用機理基本相當,副作用也類似。
今日主角
今天的主角不是GLP-1類似物,而是一個新的藥物—替西帕肽(Tirzepatide)。
既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健康個體中,同時給 GIP 和 GLP-1 受體激動劑具有累加效應,與單獨給藥相比,會產(chǎn)生更顯著的胰島素刺激作用。
替西帕肽也就應運而生,它是一種新型雙 GIP/GLP-1 受體激動劑,根據(jù)天然 GIP 序列配制,含有 39 個氨基酸的合成肽。因為其與一個 20 碳的脂肪酸相連,而該部分又與白蛋白結(jié)合,因此其半衰期達到 5 天,因此可以每周給藥一次。Tirzepatide 具有與天然 GIP 相當?shù)?GIP 受體結(jié)合力,與 GLP-1 受體親和力比天然 GLP-1低五倍。
根據(jù)其臨床前試驗和 1 期和 2 期臨床試驗,它可使糖尿病患者HbA1c下降達 2.4%,體重下降高達 11.3 kg,具有劑量依賴性。它的副作用與與GLP-1 受體激動劑相當,主要的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
2022年于5 月 13 日它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 2 型糖尿病,但它沒有被批準用于減肥。
總結(jié)
結(jié)
此藥的出現(xiàn)給我們治療糖尿病提供了一個有效工具。治療的理念也向前邁了一步,我們不僅僅要關注血糖,還要關注體重。體重的顯著下降應該被視為治療 2 型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特別是糖尿病早期,我們通過減重來達到糖尿病的緩解被提到議事日程。雖然我們以前也常常對糖尿病人說要控制飲食,減體重,但是那是基礎治療、輔助治療。而這個藥物的出現(xiàn)更強調(diào)控制體重和降糖同等重要。
雖然,我不認為通過藥物降體重是首選的方案,更愿意接受通過治療性飲食方式來降低體重,改善代謝水平。我今天講這個新藥,并不等于我完全接受它,或者它比既往的藥都好,只是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新進展,供大家參考。
畢竟這是一種新出現(xiàn)的藥物,它的副作用和適合的人群還有待進一步評估。我也不認為僅僅憑一種藥物就能解決糖尿病。但是,在糖尿病的治療理念方面還是向前又走了一步。畢竟,通過控制飲食減重,很多患者難以堅持和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Thinzar Min and Stephen C. Bain,The Role of Tirzepatide, Dual GIP and GLP-1 Receptor Agonist,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The SURPASS Clinical Trials;Diabetes Ther. 2021 Jan; 12(1): 143–157.
分享
收藏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