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對于“溫度”十分敏感。
胃,既怕寒,又怕熱,喜歡溫熱。
深秋時節(jié),天氣逐漸寒冷,此時,胃病易復發(fā)。
受到寒冷的刺激,許多人會出現(xiàn)胃脹、胃痛、打嗝、噯氣........
此時,一定要注意,養(yǎng)護好胃部,減少胃病復發(fā),避免誘發(fā)新胃??!
胃部有三怕,盡量遠離
一怕酒精,損傷胃粘膜
很冷的秋季,很多人喜歡喝點白酒暖身。
然而,白酒入胃,會直接損害胃粘膜,加速胃部病變。
酒精度數(shù)越高,對于胃部的損害也就越嚴重,養(yǎng)護胃部要注意少碰酒飲。
二怕貪吃,不消化
飲食入胃,最怕貪吃,吃得太多、吃得太撐。
一旦吃的太多,會加重胃部負擔,還會降低胃的消化功能。
長此以往,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亂,誘發(fā)各類胃部疾病,損害健康。
三怕隱忍,不就醫(yī)
生活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點胃病。
這也導致了,很多人不在意,常常忽視胃部不適。
然而,胃病不是小事,最怕隱忍,一旦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檢查。
臨床上,許多晚期胃癌,都是小病拖出來的,最終失去了最佳救治時機。
因此,胃不舒服了,別忍著,早就醫(yī),早養(yǎng)胃,切莫拖到很嚴重了才就醫(yī)。
深秋,養(yǎng)胃正當時,少食二果,常飲三水,做好四件事,胃好你更好
胃不好,少食二果,莫貪嘴
秋季新鮮的水果大量上市,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少吃下面2種。
1、少吃柿子
胃酸多的人,要少吃。
柿子含有較多鞣酸及果膠,胃酸多,容易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容易導致消化道梗阻,不利于胃部健康。
2、少吃鮮棗
鮮棗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一次大量攝入會刺激腸胃,造成胃腸不適。
并且,棗皮薄而堅硬,邊緣很鋒利,如果,胃黏膜有炎癥,或潰瘍,會加重疼痛和不適。
深秋養(yǎng)胃,常飲三水
1、溫開水
胃,喜溫怕涼,日常喝水,要喝溫開水,不要喝涼水。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早起后,喝一小杯溫開水,可喚醒胃氣,有助于早餐的消化與吸收。
2、植物茶水
茶療,調(diào)理胃病,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熱茶,溫和持久,是調(diào)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用一些藥食兩用小植物,泡水代茶飲,對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奶汁草茉莉花茶,泡水代茶飲,可暖胃驅(qū)寒,消炎止痛,保護胃部健康。
奶汁草,俗稱婆婆丁,隨處可見,藥用價值高,入胃經(jīng),可養(yǎng)護胃部健康。
據(jù)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奶汁草,具有“廣譜抑菌”的作用,還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是一種抗炎良藥,尤其對胃炎之炎更加有效。
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奶汁草可改善胃潰瘍,能明顯的減輕胃潰瘍的發(fā)生幾率,并且,還可以殺滅幽門螺桿菌,對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茉莉花,主溫脾胃,有理氣解郁,化濕和中之效,常用于脾胃濕濁不化、少食脘悶、腹瀉和下痢腹痛等癥。
并且,茉莉花性質(zhì)溫和,還可以中和奶汁草的寒性,二者搭配,對暖胃止痛,消除潰瘍、殺滅幽門螺桿菌,是不錯的選擇。
3、淡湯水
吃飯喝點湯水,可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發(fā)生。
飯前喝湯,可給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以免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有益胃部健康。
吃飯時,喝點湯水,還有助于食物的稀釋、攪拌,益于胃腸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養(yǎng)成吃飯喝湯的習慣,對于胃部保護,也十分有益。
深秋養(yǎng)胃,做好四件事,胃好你更好
第一件:防寒,護好腹部
深秋養(yǎng)胃,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腹部保暖。
特別是,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服。
夜晚睡覺應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痛或加重舊病。
第二件:早餐,不可或缺
養(yǎng)護胃部,早餐不能少。
人體,經(jīng)過一夜的睡眠,消化吸收,清晨起床后,胃酸較多。
若不吃早餐,沒有食物來中和,那么,強烈的胃酸,會損害胃粘膜健康。
因此,養(yǎng)護胃部健康,一定要堅持吃早餐,并且吃一份營養(yǎng)搭配的早餐。
牛奶、豆?jié){,可任選其一。
谷類食品,吸收后分解成為葡萄糖,預防一夜睡眠后出現(xiàn)的低血糖現(xiàn)象。
富含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食品,如雞蛋、豆制品、瘦肉等,也要吃一點。
另外,還要適當吃點水果和蔬菜,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可以獲得所需的礦物質(zhì)與微量元素。
第三件:好睡眠,養(yǎng)好胃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修復胃的一劑天然的良藥。
通過睡眠,胃部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進行自我修復。
一旦睡眠不足,胃部的血液流量會降低,削減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潰瘍的機會。
而長期睡眠不足,是引發(fā)胃潰瘍、胃癌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
所以,養(yǎng)護胃,一定要注意,保持一份良好的睡眠,尤為重要。
第四件:常按揉,健脾和胃
經(jīng)常揉腹,可促消化,有益胃部健康。
閑來無事,揉揉腹,是不錯的選擇。
腹部,是胃所在部位,腹部肚臍上方,大約4個手指的位置,便是中脘穴。
中脘穴,是人體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也是治療腸胃疾病的重要穴位。
經(jīng)常按揉,增強脾胃的功能,達到養(yǎng)胃健體之效。
早餐后,按揉小腿,尤其是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補中氣。
三里穴,能促進胃酸的分泌,使得胃部感到十分的舒服,進而起到舒緩疼痛的目的。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麻煩聯(lián)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