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鍋燴菜、燜面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家菜,燴菜是把蒸餅(俗稱“鍋貼子”)貼在鍋邊,燜面是先把菜燉成半熟,再在菜肴上覆蓋面條,在蒸氣作用下,將釋放出來的各種原料的特殊氣息,濃縮精髓,存于原料之中,形成突出的特色。鐵鍋菜要求最后“飯菜同熟”,這是鐵鍋燴菜、燜面的要點,也是難點,一是通過火候的控制,二是通過調(diào)整原料塊型的變化、將原料制成半成品等方法來控制成熟的時間。
鐵鍋菜原料的種類很多,主料分豬肉、羊肉、牛肉、兔肉、雞肉、驢肉,豬肉又分腌豬肉、豬排骨、紅燒肉、精肉,羊肉又分腌羊肉、風(fēng)干羊肉(鮮羊肉晾起在陰涼處風(fēng)干水分)、鮮羊肉,牛肉又分鮮牛肉、烤牛肉(先入味后入特制烤爐烤2小時后改刀),而蔬菜類的搭配則比較隨意,土豆、南瓜、豆角、木耳、芹菜、玉米等等,均可入菜。各種肉類除了單獨成鍋外,也可相互搭配成菜,如“排骨勾雞”的口味就很不錯,因為排骨的脂肪大、雞肉則富含蛋白質(zhì),二者燉在一起,將排骨的脂肪吸收到雞肉上,雞肉更鮮美有味,排骨也不那么膩。
一般是把原料加工成半成品,來縮短上桌以后燴制的時間。(鍋可根據(jù)客人位數(shù)的多少來點大、中、小鍋)。
以豬前排為例:
將豬前排斬成4厘米長、3厘米寬的塊入大水盆中泡制2小時,撈出用開水焯一下,鍋上火,放豬油,待油溫升至五成熟時下排骨,爆炒10分鐘,下蔥段、姜片、大蒜、整花椒、八角、茴香、川椒炒3分鐘,放醬油炒2分鐘加入高湯、清水、秘制料包、鹽、雞精,大火燒開小火燉制約1小時,撈出備用,這就是半成品。
秘制料包配方(湯約40-50斤):
花椒50克,八角50克,茴香25克,香葉10克,肉蔻10克,草果10克,丁香5克,良姜10克,篳撥5克,白芷5克,山奈5克,木香10克,千里香5克,甘草10克,砂仁10克,肉桂10克,川椒5克。
將上述調(diào)料混合在一起,做成一個料包包扎好即可使用;此料可使用4-6次,每次用完后須用保鮮膜封上、冷藏保存。
輔料搭配說明:
一、酸菜
1、不適合搭配的:干豆角、茄子、南瓜、鮮蘑、口蘑、鮮豆角、尖椒、鮮白菜、香菇、紅薯等。
2、適合搭配的:凍豆腐、粉條、土豆和酸菜燴在一起口味最佳(也有客人喜歡搭配上鮮蘑)。
3、客人點大、中鍋時,酸菜可以點成2份或者3份(因為酸菜一燉就看不見東西了,只放一份客人會覺得菜量太少、全都是肉)。
二、干茄子:
與土豆、粉條、干豆角、凍(鮮)豆腐、香菇、鮮蘑、干葫蘆條等燴在一起味道不錯。
三、干豆角:
可配干茄子、鮮蘑、南瓜、土豆、粉條、香菇。
四、鮮豆角:
配南瓜、土豆、粉條、鮮蘑、香菇、鮮白菜、尖椒。
輔料可選用各種搭配,體現(xiàn)在菜譜上就分為若干類,例如:A、酸菜+土豆:配粉條、豆腐;B、鮮豆角:配土豆、青尖椒、卷心菜;C、干豆角:配土豆、青尖椒;D、卷心菜:配土豆、尖椒等等。
主料:
熟前排(小塊)800克,發(fā)面餅8塊。
副料:
土豆塊500克,南瓜塊500克,豆角段100克,木耳50克,西芹50克,粉條300克,鮮玉米棒子幾段,西紅柿片100克。
調(diào)料:
秘制熗鍋料100克,蔥末20克,姜末10克,蒜末20克,花椒面、八角面各適量,鹽、味精、雞精各2克,熟豬油250克,燉排骨原湯500克。
秘制熗鍋底料的配制秘方
調(diào)料:
老抽12瓶,生抽7瓶,蠔油1瓶,豉油1瓶,柱侯醬3瓶,金獅牌固體醬油3袋,火鍋瓢香王1瓶,雞粉250克,肉味香粉14袋,排骨味精12袋,乙基麥芽酚25克,味精12袋,美極鮮1瓶。
香料:
花椒100克,八角100克,小茴香100克,香葉50克,白蔻50克,桂皮、良姜、草果、丁香、篳撥各約10克。
制作流程:
1、先將所有調(diào)料都加在一起,用手勺攪拌至均勻。注:a、柱侯醬、海鮮醬、蠔油因為比較稠,需要先放入盆內(nèi)用筷子攪勻,再加其余調(diào)料;b、固體醬油要用溫?zé)岬聂突_。
2、將所有香料放在盆中用白酒(約25克)拌濕,用盤子或者蓋子蓋嚴(yán),放置2-3小時以祛除部分香料的異味并增香。
3、鍋內(nèi)放色拉油1500克燒至七成熱,放蔥段、姜片、蒜片、心里美蘿卜、芹菜段、香菜、胡蘿卜片小火熬香過濾成料油。
4、將用酒泡好的香料倒入料油中小火炸至干黃(料油可繼續(xù)使用),撈出待涼。
5、將炸好的香料倒入調(diào)料中放置2天,將香料濾出,呈濃稠液體狀的即為熗鍋料。這種熗鍋料含油量比較高,每次用完后用保鮮膜封一下,冷藏保存。
注:此配方是批量制作的分量(約一百份的量),讀者試制時可按同比例縮小。
制作方法:
(1)豬油入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末10克、蒜末10克、姜末、花椒面、八角面,微炒后放入秘制熗鍋料,待出香味后放入排骨和土豆爆炒20秒,加排骨湯、雞精、味精、鹽調(diào)味加入其余副料,撒少許西紅柿片、明油出鍋盛入特制鐵鍋內(nèi)蓋上特制的厚木鍋蓋,帶生發(fā)面餅一同上桌。
(2)將鍋放在煤氣灶上燒開,待大氣起來,揭開鍋蓋,沿鍋邊把鍋貼擺好蓋上鍋蓋,小火燴制6-10分鐘,開蓋放入粉條再蓋好,約2分鐘后開蓋撒入蔥花、蒜末,用不銹鋼鏟把所有菜拌起來即成。
備注:
1、在燴制時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上大氣后就應(yīng)改用小火,火如太大,水很快會熬干,菜的味道就不能充分融合;另外,加水量要卡死,一般小鍋(口徑42厘米)放水500克,中鍋(與大鍋所用的口徑都是52厘米,但菜量不同)放800克,大鍋放1500克,大汽一起來,就可放入面餅或者面條,蓋上蓋燉6分鐘后,揭開蓋子看剩余湯汁的多少,一般6-10分鐘足夠把水收干。另外,如果副料選用的是大白菜等含水量較多的菜,加水的量應(yīng)酌減。
2、如果是烹制雞肉,除用原湯外,還要加入高湯,以祛除異味。
3、面餅不能太厚,生坯做成約1.5-2厘米厚,餳發(fā)后大約厚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