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多父母會隨著孩子長大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因為孩子在長大,心里的想法也在逐漸萌發(fā),父母總以為孩子是青春期叛逆,不懂事,其實是孩子開始獨當一面的表現(xiàn)。因為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意識。所以,父母限制孩子的行為,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禁錮了孩子。
所以,孩子為什么會頂撞父母呢?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
彰顯自我價值
孩子心底其實是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的,得到父母的關心和表揚。他們想通過展示自己的能力表達出自己強烈的欲望,從而希望父母能夠認可自己的價值,告訴父母自己其實能夠照顧好自己。
沒有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們對于溝通交流沒有這么多的講究,心里有什么就要說出來。當孩子心里遇到煩心的事情時,他們總想通過借助某種事情來發(fā)泄自己。
心里不滿父母的做法
孩子逐漸長大,為人處世,總會有自己個人的想法。當父母對他極力敷衍又或者某些做法令他不滿時,孩子便會渴望以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出來,在迫切地想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就會用語言沖撞來頂撞父母。
以上就是孩子頂撞父母的主要原因,那么當遇到這些問題時,父母該怎么做呢?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孩子在長大過程中遇到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自我思考的能力也隨之提高。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明顯低落時,可以選擇性的詢問,而不是用一些不當?shù)姆绞?,例如翻看孩子的日記,不?jīng)過孩子的允許就擅自查看孩子的手機。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還會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遠,形成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讓孩子獨立思考。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當孩子遇到生活或?qū)W習上的困難時,能夠自我調(diào)節(jié),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案。不僅如此,讓孩子學會自主獨立思考,也是尊重孩子的體現(xiàn)。在這過程中,父母要做到的是將孩子引入正確的思想中去。
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見。
有許多父母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是錯誤的觀念。孩子不是附屬品,有自己的人格。比如說,可以詢問孩子喜歡什么興趣愛好,就可以給孩子報他喜歡的班。又比如說孩子喜歡什么衣服,家長可以給予意見,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放手也是一種愛。
放手并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往往都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父母要知道,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不能一直管理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交流,成為孩子可信賴的朋友。
正在讀初中的李某總是頂撞父母,后來李某的父母在經(jīng)過明善教育的指導后,和孩子進行了一場推心置腹的交流。才知道原來李某一直以來都不喜歡學畫畫,而父母卻總是給他報班,后來李某聽取了孩子的意見,給他買了一個吉他,李某和父母的關系也漸漸融洽起來。
孩子輟學不讀書、厭學叛逆,作為父母,應該要學會寬松和理解孩子。孩子總會犯錯,但犯錯會使人進步。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能一味地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都讓孩子去做,而是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希望家長都能夠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