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
在很多人的認識里
降血壓,只有吃降壓藥
血壓一飚,趕緊吃藥
其實,最有效的降壓方法
不只有降壓藥,
還有我們醫(yī)生天天念叨的
科學合理的飲食
適當規(guī)律的運動
做好這兩點,
降壓效果不比降壓藥來得慢。
特別是運動,
很多朋友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
“高血壓做運動容易暈,不能動”
錯!
適量的運動是成功降壓減重的關鍵,
運動通過多種病理生理機制來調(diào)節(jié)血壓,這是在醫(yī)學上有證實的!
那怎么運動才算是適量呢?
既不過度運動
又能達到降壓效果
今天,由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特需醫(yī)療中心/全科病房-一級專家-廖曉陽主任醫(yī)師,以及團隊成員黃超、宋文歡、姚易醫(yī)生為你帶來一份運動處方,教你做好這4步,輕松控制血壓和體重。
為什么說運動可以降血壓?
首先,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方面,運動可通過降低交感神經(jīng)活動/增加迷走神經(jīng)張力,實現(xiàn)外周阻力的降低,也可通過介導一氧化氮、內(nèi)啡肽等血管活性物質產(chǎn)生及增加,這些血管活性物質通過舒張血管,使血壓降低。
其次,在激素方面,運動會調(diào)節(jié)兒茶酚胺、胰島素、腎素等水平,來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同時也可通過影響其他因素達到降壓效果:如控制體重,調(diào)節(jié)情緒睡眠等。
PURE的研究表明,僅滿足世界衛(wèi)生組織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心血管死亡風險就可以降低28%,而主要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20%。
規(guī)侓的(每周≥3d)、每次持續(xù)一段時間的(30-45min或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可使收縮壓下降5-17mmHg,舒張壓下降2-10mmHg。
一次運動鍛煉
包括四部分
● 第1步:準備活動(熱身)
至少5-10分鐘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全身大肌肉群參與的、有節(jié)律性、持續(xù)一段時間的運動形式
比如:快走(≥5km/h)、跑步、騎自行車、游泳、廣場舞、太極拳(劍)、廣播操。
快走(≥5km/h)跑步
騎自行車
游泳
廣場舞
太極拳(劍)
廣播操
太極拳運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有明顯的降低血壓作用,降壓效果男性略優(yōu)于女性。對大腦皮層良好的刺激,增加血液循環(huán),并降低焦慮狀態(tài)等功能。
● 第2步:運動內(nèi)容
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神經(jīng)動作練習。
抗阻運動:人們常說的俯臥撐、平板支撐、舉重、啞鈴、彈力帶練習就屬于抗阻力運動,抗阻運動一般不規(guī)定運動時間,但強調(diào)需運動到不能完整、正確地完成動作為止。
神經(jīng)動作練習:而神經(jīng)肌肉練習也叫神經(jīng)肌肉控制練習,包括協(xié)調(diào)、平衡、步態(tài)等控制技能的練習,如閉眼單腳站、太極拳、舞蹈等。
● 第3步:整體放松
至少5-10分鐘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如快走(≥5km/h)、跑步、游泳、廣場舞、太極拳(劍)、廣播操。
● 第4步:拉伸運動
在熱身和整理活動之后進行至少10分鐘的拉伸活動。柔韌性練習,伸展、牽伸等練習可增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如瑜伽、壓腿,運動健身器械上的牽拉等。
那么,
醫(yī)生說要適量運動
多大的運動量能產(chǎn)生健康效應?
如何評定運動強度?
一般來說身體活動量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才會產(chǎn)生健康效應。
中等強度運動,即心率為達到心率儲備的40%-60%
【心率儲備(次/分鐘)=220-年齡-平靜心率】,
如快步走、騎自行車(速度≥16km/h)、瑜伽、舞蹈等。
每周建議150-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每周建議有2天肌肉強化鍛煉,以保持健康。
可憑自身感覺簡單判斷運動強度:
中等強度:與安靜狀態(tài)相比,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氣喘,但能講話而不能唱歌
較大強度:呼吸、心跳明顯加快,氣促,不能連貫講話
除此之外,還有這3點需要叮囑大家!
01
運動過程不是完成任務,需密切監(jiān)控,時時調(diào)整
在運動過程中需及時觀察身體對運動負荷的反應,可通過監(jiān)測心率、血壓、心電圖等進行運動監(jiān)控。
日常運動干預中可通過自我感覺來判斷運動強度是否適宜,
如:運動后睡眠良好、次日晨起脈搏基本恢復為日常水平、無明顯疲勞感覺、情緒正?;蚋脛t提示強度適宜。
02
水滴石穿、循序漸進方是長久之計
運動需要循序漸進,對于目前沒有規(guī)律運動的健康人以及老年人,以小至中等強度的運動開始,每次運動時間5~10 min,循序漸進逐步過渡到中至大強度運動,每次運動時時≥30min。
但需注意,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不是越大越好。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應著重強調(diào)運動安全性,避免高強度的運動。運動前熱身、運動后進行整理和拉伸活動,以及遵循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原則可有效避免運動中肌肉骨骼損傷。
03
適可而止,萬事不強求
(1)胸部、頸部、肩部或手臂有疼痛和壓迫感。
(2)出現(xiàn)面色蒼白、大汗,感到頭暈、惡心。
(3)肌肉痙攣,關節(jié)、足踝和下肢發(fā)生急性疼痛。
(4)嚴重疲勞、嚴重下肢痛或間歇跛行。
(5)嚴重呼吸困難、發(fā)紺。
(6)運動測試中,負荷增加時出現(xiàn)收縮壓≥250 mmHg和/或舒張壓≥115 mmHg或收縮壓下降>10 mmHg時,當您感覺到上述不適,說明您目前的身體狀況,不適合繼續(xù)運動,需要立即終止運動,并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華西醫(yī)院高血壓藥物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1、中國高血壓健康管理規(guī)范(2019);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20 年1月第 48 卷第1期 Chin J Cardiol,January 2020, Vol. 48, No. 1;
2、Wang Z, Chen Z, Zhang L, 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J]. Circulation, 2018, 137(22):2344?2356.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7.032380;
3、何友平,呂品.太極拳運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作用機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83-87.
4、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9年3月第34卷第3期(總第249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March,2019.vol.34 NO.3(serial NO.249);
5、Lear SA, Hu W, Rangarajan S, Gasevic D, Leong D, Iqbal R, et al.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130?000 people from 17 high-income, 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 the PURE study. The Lancet. 2017;390(10113):26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