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復利是人類的第八大奇跡。查理芒格說“理解復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很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他認為復利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模型之一。
復利真有這么神奇嗎?究竟什么是復利呢?
小聯科普時間到啦!簡單來說呢復利就是“利上加利”,就像地主老財家收租的“利滾利” 手法,也俗稱滾雪球。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一道長長的山坡,山坡上有厚厚的積雪?!?/span>
年均20%的投資復合增長率,讓巴菲特登上了世界財富之巔。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復利的奇跡。
說起復利,不得不談到李嘉誠常打的比方:如果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并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那么40年后他的財富會增長到1億零281萬元。其中利用的就是復利投資的思想。
復利并不看重短期的回報率。絕大多數的投資人,沒有想過干40年,甚至沒有想過干20年。他們更看重那些1年10倍,20倍的回報率。不過有一句話叫:盈虧同源。高杠桿帶來的回報,會成就你,也會毀滅你。成為拋硬幣大賽冠軍,完全取決于運氣。
而事實卻是,好運是最不可持續(xù)的。
受困于時間這個維度,就會讓我們的視野受到巨大限制,看不清投資的目標和方向。
《不可動搖》的作者羅賓斯曾舉過一個復利的例子:假設年化6%的復利,每月要存多少錢在退休的時候(以65歲退休為例)可以獲得100萬美元?
上圖中橫軸是年齡,縱軸單位是美元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
如果20歲就開始投資,每月我們只需存361.04美元,到65歲的時候就可以存滿100萬美元。
相反,投資越晚,如60歲才開始投資的話,同樣的利率我們需要每月存14261.49美元才可以達到100萬美元的退休目標。
其中差別是不是很明顯?越早投資,復利效應便越大!
復利的計算公式為:F=P*(1+i)^n
其中F:復利終值,P:投入的本金(期初金額),i:利率,n:計息的期數。
這么復雜?不怕,金融學上有一個簡單計算復利的方法:72法則,可以很快的計算出復利翻倍的速度。
用“72除以增長率”便可估出投資倍增或減半所需的時間。
舉個栗子,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萬元,投資一個年利率9%的理財產品,若是本金翻倍,總資產達到20萬元,則利用“72法則”,72÷9(增長率)=8,可得理想情況下,8年后這筆投資就能翻倍。
當然,復利的力量取決于一個穩(wěn)定的年化收益,以及持之以恒的投資心態(tài)。只有堅持的時間足夠長,復利執(zhí)行的次數足夠多,復利效應的威力才能發(fā)揮出來。時間是復利發(fā)揮威力的武器。
復利是時間杠桿對正確事情的回報。
投資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精力,人生亦是如此。所謂是非偶得之,投資要不拘泥于當下的得失,立足長遠。跳出時間的維度后,我們才會明白,方向比速度重要。
理財如同一場長跑馬拉松,堅持到最后的方是勝利。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理財路上,小聯永遠陪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