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來了!
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貴州大數(shù)據峰會上,
馬云再次語出驚人,
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后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因為他們無法競爭過人工智能”。
作為一名中小學學生家長的你,
聽到這個難免有些坐立難安啊,
別急,聽我慢慢和您說!
家長們,如果你覺得人工智能在未來30年對孩子的影響還虛無縹緲的話,那么請您繼續(xù)看:
李開復在其新書《AI。未來》中對未來的20種職業(yè)作出了預測分析?!叭A爾街的交易員,這個曾經很光鮮的職業(yè)很快消失了;未來的保安也會部分消失,因為攝像頭的監(jiān)控,加上一些儀器巡視,已經不需要保安了;司機可能也會消失,還包括一些非常高端的白領,比如說放射科醫(yī)生,他們的看片能力不如AI系統(tǒng)了?!?/p>
李開復表示,未來有10種職業(yè)非常容易被AI取代:電話營銷員/電話銷售、客戶支持、倉庫工人、出納和運營人員、電話接線員、出納員/收銀員、快餐店員、洗碗工、生產線質檢員、快遞員。
原因在于大數(shù)據分析的速度和準確性遠超過人力,AI系統(tǒng)也將完全取代重復性的勞動。
該何去何從?
①學歷越高就業(yè)替代壓力越小
從學歷角度看,以??茖W歷為參照組,本科學歷、碩士或博士學歷的畢業(yè)生能進入就業(yè)替代率更低的行業(yè),且呈現(xiàn)出學歷越高,就業(yè)替代壓力越小的關系,與預期相符。
②“軟能力”是最難替代的獨特優(yōu)勢
人格特征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特征,可視為影響個體勞動力表現(xiàn)的非認知能力。人格特征并不完全由父母遺傳先天決定,有40%~60%的部分較為穩(wěn)定,它還可以通過教育干預來實現(xiàn)自身的有效積累?!?1世紀技能》一書的作者認為,邏輯性思維、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和創(chuàng)造力是21世紀人才競爭最重要的四項能力。
③對個人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社會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需要培養(yǎng)基于認知能力的高階思維。本杰明·布魯姆將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為由低到高的六個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以往的高等教育滿足于前幾個層次,未來應上升到最高層次——創(chuàng)造。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復制各類行為,用極快的速度執(zhí)行任務,但創(chuàng)新能力、注意力、包容力、自信心等都是代表個人綜合素質的人格特征,這些方面都難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個人的思維模式屬于“軟能力”,可以成為其難以替代的獨特優(yōu)勢。
①提高孩子編程能力
想要不被人工智能取代,要考慮設計人工智能的工作。很好理解,就是現(xiàn)在最火的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和電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兩大專業(yè),以及與其相關的部分專業(yè)。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會導致計算機大量地替代人的工作,從而產生大量的失業(yè),但同時也會有新的工作崗位被創(chuàng)造出來。像亞馬遜的無人零售店、茶可多的自助茶室,雖然不需要店員、收銀等崗位,但也產生了大數(shù)據后臺支持、技術維護、維修調試等崗位。
因此,“編程從娃娃抓起”也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流行趨勢。
②加強孩子數(shù)學邏輯思維
不管是你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迅速發(fā)展帶來的威脅,還是準備讓自家孩子抓住這波科技發(fā)展的風口從事人工智能這個行業(yè),都一定要告誡你的孩子:千萬要把數(shù)學學好??!
那可能你還會想我的孩子數(shù)學基礎不好,從何補起呢?還是離不開編程吶!
關注高考的家長可能有所耳聞,今年的高考試卷居然出現(xiàn)了編程題目,而且不止一個省份。這些題到底難不難,到底考察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我們來一起探尋一下,這是一套數(shù)學江蘇卷。
不僅僅是江蘇省有出編程相關的考題,其他省份也是一樣。考題一出,不少學過編程的孩子都要偷著樂了,這剛好是他們有接觸過的編程知識。這也恰恰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國家正在越來越重視孩子編程能力的培養(yǎng),考的不是編程而是編程的思維能力,學習真正要教給人的正是學習后留下的東西。
編程思想的核心是分解、抽象、模式識別和算法當孩子擁有這個編程邏輯,在解數(shù)學題時,孩子的的思維反射更清晰,解題方法更多元,當然學得更輕松。
你力排眾議,義無反顧地給孩子提供的那個快樂的童年,只能換來那個將來郁悶不得志的成年。
孩子們,等你贏得好成績之后,你才會逐漸覺得,學習也可以是一種快樂,只要你真心的投入,那種快樂也是童年時代的幸福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