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荻同學作品
學習和生活用品準備篇
一個良好習慣養(yǎng)成需要21天,學校家庭配合很重要!
一、學習用品的準備
1.一個美觀實用的書包。
2.一個美觀實用的鉛筆盒(要求簡單實用不花俏,否則影響孩子注意力)
3.一塊橡皮,一把直尺。
4.5支削好的HB鉛筆(在家削好,不要把鉛筆刨帶回學校)
5.學習用品上面最好帖上名字。
6.二套1-10數(shù)字卡片。
7.準備四個文件袋(語文1、數(shù)學1、英語1、通知-要小一點1)在書包里面,方便分門別類裝各種材料,要貼上標簽識別。
二、生活用品的準備
1.午餐用品:二個小飯盒、一把匙、一雙筷子、餐巾紙
2.小手巾1條、帽子1頂。
3.一個飲水用的杯子或水壺(寬口杯),不能帶飲料。
4.午休用品:一床薄的小被,一個小枕頭。
三、家庭學習環(huán)境的準備
家里有供孩子固定做作業(yè)的地方,桌椅高低要合適,不要在桌面上放過多與當前學習無關的東西,教會孩子用一樣取一樣,用后還原。這些好習慣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線,自然光線不足時可以人工照明。
四、學習用品的整理
1.上學的前一天晚上,家長應督促孩子按課程表理好書包,將第二天要穿好的衣物疊好,放在身邊,讓孩子養(yǎng)成統(tǒng)籌安排的好習慣。
2.入學2-3周內,家長提醒她第二天需要帶的物品;3周以后,家長可站在一旁引導孩子如何整理書包,如教孩子將第二天要的本子、試卷理在一起,其他各學科分檔歸類,剪刀、膠水、短繩之類,可放在書包側袋中,以免搞臟書本;一個半月后,家長可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常由家長包辦一切的孩子,容易顯得毫無主見,時時處處都要依賴家長。所以,整理書包家長可以起指導性作用,而不能完全代勞。
3.抽空翻翻孩子的書包;如果書包很零亂,應該告訴她,一切都應該是有條不紊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一年級孩子父母要求篇
古人云:養(yǎng)其習于意蒙,則作圣之基立于此。
目標:整個小學階段的人格發(fā)展的任務在于“學會勤奮”。中小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
一、一年級孩子應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
1.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認真做功課,自己負責檢查,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改正,培養(yǎng)孩子做事情專注的習慣,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2.踴躍舉手發(fā)言,培養(yǎng)孩子上課的參與意識。
3.書寫規(guī)范,培養(yǎng)孩子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
4.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5.珍惜時間,學習時不磨蹭,培養(yǎng)孩子珍惜學習時間的習慣。
6.自己看課程表,整理書包,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7.認真、細心、不馬虎,培養(yǎng)孩子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
8.正確的學習姿勢,注意用眼、用腦衛(wèi)生等,對孩子的眼睛、身體發(fā)育有好處。
二、幫助孩子盡快轉換角色
1.心理:在入學伊始容量產生焦慮。
2.密切與學校老師聯(lián)系,多表揚和鼓勵孩子——“你一定會辦得到的!”,并使他們明白學習是自己的責任,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光榮的、值得驕傲的事。
3.幫助孩子適應新規(guī)則,如按時到校,自覺進課室自習,早操靜、齊、快,上課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做小動作等。
4.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尊重老師販勞動,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老師好的形象在孩子的頭腦中得以確立,孩子自然會信任老師、用心學習。
5.培養(yǎng)意志力,如定時讓孩子單獨做一件事、專心學習等。
6.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一個思維懶惰的孩子,不可能成長。
7.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概念,在平時,要讓孩子養(yǎng)成定時看書、喝水、如廁的習慣。督促孩子下課上好廁所,課間要迅速整理好下堂課的學習用品。
8.讓孩子學會專心傾聽,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坐得住、聽得懂、表達得清”。上課時,要求孩子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家長可查下孩子的書上是否有亂涂的畫、亂寫的字。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向老師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
三、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1.盡可能地和孩子談話。
2.擴展談話內容。讓孩子以父母的思路為借鑒,逐步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決的能力。
3.利用孩子的好奇進一步反問。
4.耐心和尊重是有效的前提。將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一樣對待。
5.和孩子一起談趣事。每天堅持花半小時的孩子談一些趣事或看報,刺激孩子的大腦發(fā)育。
6.解決難題,父母最好的應對方法應是:坐下來與孩子一起探討。“逼問”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7.多用正面語言。
8.做個積極的傾聽者。
四、孩子品德修養(yǎng)引導
1.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需要從一點上滴抓起。家長尤其要重視“第一次信息”。如第一次借同學東西不還,第一次撒謊,第一次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第一次放學后不及時回家。。古語說:愛子,教子以義方,弗納承邪。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要引起重視,決不可遷就,教育時要注意方法,以耐心說服引導為主,讓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了會有什么后果。
2.教導孩子注重禮節(jié)——多管孩子的行為,少管她的功課。
五、教會孩子自己學習
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孩子知識,不如教會孩子如何學習。
2.回家先把作業(yè)做完,是一個指標,必須達標。只要做完作業(yè),孩子怎么玩我都不管,這是對她抓緊時間的獎勵。
3.要孩子懂得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是“求”學,是要自己追求、去努力探索的,學好知識、增強能力是孩子自己的責任。
六、做作業(yè)要求
1.在做作業(yè)前,不妨征求孩子意見,哪一科先做,讓孩子明確計劃;讓孩子先復習再做作業(yè),可提高效率,減少困難;上鬧鐘限時;任務適度,不再額外布置作業(yè),要留有空閑給孩子放松。
2.做作業(yè)要求:一是要注意寫字姿勢;二是要規(guī)定在吃飯前做完作業(yè),不能拖拉,不能做做玩玩或做做吃吃;三是要求作業(yè)正確率高,字寫得端正,本面整潔。做完后,要每題讀三遍,以檢查作業(yè)質量。
3.做作業(yè)要投入,要專心致志,認認真真完成作業(yè),高高興興地玩。
七、記憶也要講衛(wèi)生
1.與大腦爭奪血液最強的競爭者就是胃。因此,我們盡可能不要暴吃暴食,并且在飽餐后不要馬上去思索和記憶。
2.睡眠對記憶力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為了有較強的記憶力,需要保證足夠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
3.記憶力的好壞與人的情緒有很大關系。因此,在識記材料時應保持心平氣和,才能有個好記性。
4.體育鍛煉對增強人的記憶力是有利的。體育運動不但增強了體質,減少了疾病,而且也使大腦得以休息,腦功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