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決定著一個人事業(yè)的規(guī)模。
格局,又不僅包括胸襟,也包括識人之明、容人之量。
像魏文侯不計較吳起過往的劣跡,而專用其將才,還有后來的漢高祖劉邦能容陳平道德上的瑕疵,都是格局宏大的典范。
有那等胸襟與格局,所以他們手下無不是一流的謀臣武將云集,襄助他們成就了霸業(yè)。
但接下來要說的這個國君則是反面之中的典型,其事跡也頗令人啼笑皆非。
衛(wèi)君
子思是孔老夫子的孫子,在儒家系統(tǒng)內也相當不得了,作四書之一的《中庸》,上承曾子,下啟孟子,被后世尊為“述圣”。
他是魯國人,但早年長期在衛(wèi)國游歷。
這樣一個大才,衛(wèi)國國君當然不會放過,時不時就找他進宮請教治理國家的學問,子思也很樂意,有一次甚至就直接向國君推薦了一個軍事素養(yǎng)頗強的將才。
那個人叫“茍變”,名字雖奇葩,但真的很能打,子思甚至都略帶些興奮的對衛(wèi)君舉薦說道:“國君啊,茍變這個人可不得了,他至少具有統(tǒng)帥五百乘兵馬的才干!”
“乘”(音勝)是那個時代特有的兵力計量單位,因為那個時候盛行車戰(zhàn)。
每一乘,都由一輛戰(zhàn)車加四匹馬,外帶三名甲士、七十二名步卒組成。
也就是說,一乘總共有75人,那么能夠統(tǒng)帥五百乘人馬,也就意味著可以自如調度指揮三萬七千多人了!
就算是放到現(xiàn)代這也十足是一個優(yōu)質軍長的苗子,何況衛(wèi)國本就不大,全國合起來估計也就這五百乘的常備兵力,因此說,子思等于是在非常認真地向國君推薦一位全國總司令!
可衛(wèi)君聽后怎么樣呢?
他皺著眉頭沉吟了半晌,來了這么一句:“阿,我也早知道這個人身具將才,可堪任用?。〉悄绬??他曾經(jīng)作為稅吏而行為不檢點,他下去收稅的時候,竟然白吃過老百姓的倆雞蛋!”
“...”
啥?啥玩意?
子思聽到這兒一下愣住了。
直接大無語。
這特么!我給你推薦全國總司令,你跟我說這個?什么鬼?
他曾白吃過百姓的倆雞蛋這么點兒破事,和他身具統(tǒng)兵之大才,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仔細理了理衛(wèi)君的腦回路,子思才終于稍稍理解,暗嘆口氣,又對國君耐心勸說道:
“君主,您知道嗎?像賢德的君王任用百官的話,就像是良匠運用木材一樣,講究的就是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比如說幾個人合抱也抱不過來的參天大樹,盡管它有那么數(shù)尺的朽爛,良匠當然也不會因此就棄之不用。
所以這就跟國君您現(xiàn)在所處的情況一樣,您本就處在戰(zhàn)國亂世,重要的是什么?當然就是要打造出強勁有力的爪牙之士以保衛(wèi)家邦!
而這些人,可都是要由將才來統(tǒng)帥的啊!
但現(xiàn)在呢?明明就有這么一個將才可用,您竟然舍棄,原因還僅僅只是因為他曾白吃過老百姓的倆雞蛋,這,這...”
子思沒有再說下去,因為覺得真的已經(jīng)無力吐槽了。
“這”了半天,他才終于果斷地一揮手:“此事萬萬不可傳到別國人的耳中,被他們聽到,知道嗎?”
言下之意,傳出去之后不只會被人笑掉大牙,而且所有人若都知道了衛(wèi)國國君竟是這么一個貨色,對其的輕慢,還有甚至對衛(wèi)國的加以刀兵,也就可想而知了。
衛(wèi)君聽到這兒,也察覺到自己的格局屬實是有點小了,于是臉漲的通紅,很慚愧地對子思應承道:
“阿,是是,先生您說的對,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誨。”
后來,衛(wèi)君這次還真就把子思的那番話給聽進去了,真的任命茍變?yōu)橹鲗ⅰ?/p>
而茍變也的確沒有辜負子思的盡力舉薦,真的成為衛(wèi)國那個時代保家衛(wèi)國的名將!
但是,他究竟打過什么漂亮仗史書中并沒有記載,他最出名的事跡依然還是——“茍變食人二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