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以及中華醫(yī)學會檢驗醫(yī)學分會組成的血脂指南修訂聯(lián)合委員會,經過廣泛征集意見和反復討論,制訂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正式發(fā)布了。
這次修訂也是對2007年舊版指南的更新。文章全文將同時刊登在《中國循環(huán)雜志》和《中華心血管病雜志》兩本期刊上。(下載全文)
其中新指南要點如下:
1. 中國成人血脂異??傮w患病率高達40.4%,兒童青少年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也有明顯升高,提示未來中國人群血脂異?;疾〖跋嚓P疾病負擔將繼續(xù)加重。
2. 除了臨床上血脂檢測的基本項目TC、TG、LDL-C 和HDL-C等,其他血脂項目如Apo A1、Apo B、Lp(a)的臨床應用價值也日益受到關注。
3. 血脂合適水平和異常切點主要適用于ASCVD 一級預防目標人群。其中新指南對我國人群血脂成分合適水平及異常切點的建議見表1。
表1中國ASCVD 一級預防人群血脂合適水平和異常分層標準[mmol/L(mg/dl)]
4. 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建議20~40 歲成年人至少每5 年測量1 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 和TG);建議40 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每年檢測血脂;ASCVD 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 個月測定1 次血脂。因ASCVD 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 h 內檢測血脂。
5. 血脂檢查的重點對象為:(1)有ASCVD 病史者。(2)存在多項ASCVD 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的人群。(3)有早發(fā)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55 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 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4)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6. 依據ASCVD 發(fā)病危險采取不同強度干預措施是血脂異常防治的核心策略。在進行危險評估時,可按照圖1 的流程進行危險評估。
7. 五大治療原則:
(1)臨床上應根據個體ASCVD 危險程度,決定是否啟動藥物調脂治療。
(2)將降低LDL-C 水平作為防控ASCVD 危險的首要干預靶點,非-HDL-C 可作為次要干預靶點。
(3)調脂治療需設定目標值:極高危者LDL-C<1.8 mmol/L;高危者LDL-C<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
(4)LDL-C 基線值較高不能達目標值者,LDL-C 至少降低50%。極高?;颊?/span>LDL-C 基線在目標值以內者,LDL-C 仍應降低30% 左右。
(5)臨床調脂達標,首選他汀類調脂藥物。起始宜應用中等強度他汀,根據個體調脂療效和耐受情況,適當調整劑量,若膽固醇水平不能達標,與其他調脂藥物聯(lián)合使用。
8. 飲食治療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異常治療的基礎措施(表2)。
表2 生活方式改變基本要素
9. 他汀類藥物是血脂異常藥物治療的基石;推薦將中等強度的他汀作為中國血脂異常人群的常用藥物;他汀不耐受或膽固醇水平不達標者或嚴重混合型高脂血癥者應考慮調脂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注意觀察調脂藥物的不良反應。
表3 他汀類藥物降膽固醇強度
10. 脂蛋白血漿置換、肝移植、部分回腸旁路手術和門腔靜脈分流術,作為輔助治療措施用于FH 患者。脂蛋白血漿置換效果肯定。
來源: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lián)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訂版).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 31: 937-953.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huán)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