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吃飯問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多數(shù)家庭頭疼的問題了。
從我的上一篇關(guān)于小孩吃飯的文章就可以看得出來,閱讀量之大,讓我有點意外。
那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孩子不好好吃飯,是因為家長做錯了。只有家長做法改變,孩子的吃飯問題才會改善。這個觀點得到了幾乎所有閱讀者的認可,我很開心??墒俏铱吹胶芏嗯笥褌兊牧粞?,他們雖然認可觀點,但現(xiàn)實操作中卻不知道從何入手,不知道如何處理才能心平氣和的做到我文章中提到的這幾點:
不要喂飯,更不要喂多;
控制零食;
加強戶外鍛煉;
注重吃飯環(huán)境,關(guān)閉電腦、電視。
上篇文章的評論中,更多的是媽媽留下的,還有一部分是孩子的爸爸、奶奶、姥姥??梢?,孩子的吃飯問題,不僅困擾父母,也困擾老一輩。
我一一看了一遍,留言中,最多的幾個問題是:
孩子坐不住,吃兩口就跑了,很難叫回來
孩子一定要看電視,不看動畫片就哭鬧不吃飯
孩子又不好好吃飯又沒吃零食,他也不感覺餓
奶奶姥姥管的太多,就是要喂孩子,溺愛孩子
所以,這篇文章,我就根據(jù)上面這些問題,推薦幾個正面管教中比較實用的小方法, 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啟發(fā)。
首先,我來說一下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度。
因為這一點是解決孩子吃飯問題的關(guān)鍵點。如果這一點家長做不好,那么很難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
解決孩子的吃飯問題,不止需要愛,更需要規(guī)則和堅定。而且,有規(guī)則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認可規(guī)則并執(zhí)行規(guī)則。而這,需要讓孩子先認可家長,信任家長。
家長的權(quán)威,或者說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是從一件件小事點滴累積起來的。
現(xiàn)在,我們就從上面這些問題中,介紹一些小方法。
1.孩子坐不住,吃兩口就跑,很難叫回來
家長與孩子就吃飯問題制定規(guī)則要明確、詳細、具體。
比如:“寶貝,吃飯要坐在餐桌上吃,不能來回跑。如果媽媽提示你兩次了你還跑下去,媽媽不再提示你,等我們吃完就把飯菜端走了,到下一頓飯之前可沒有零食吃呀,媽媽到時會很心疼你餓的。”
(這樣說出的規(guī)則里,有媽媽的愛。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孩子還是在吃飯時跑下去很多次,媽媽要真的做到不再提醒,等到大人們都吃完飯,果斷把飯菜端下去。
等到孩子發(fā)現(xiàn)后,可能會要求繼續(xù)吃。或者兩餐之間,哭鬧這要零食。
這時,媽媽的反應(yīng)非常重要:我愛你,但是對不起。
錯的做法:
媽媽大聲指責(zé)孩子說:“誰讓總是跑來跑去不好好吃飯?我已經(jīng)提醒你很多次了,你還是不聽。我們制定了規(guī)則,所以你不能繼續(xù)吃飯了!而且,直到晚飯前你也不能吃一點零食!讓你嘗嘗餓的滋味!”
這語氣、這內(nèi)容,本身就代表了對孩子的不尊重,這是懲罰的語言和做法。
孩子聽到這些話感受會如何?
抵觸、不開心、反抗……,他還感覺到媽媽討厭他,不愛他。
這種方式,孩子會感受到懲罰與規(guī)則。
對的做法:
媽媽蹲下來對寶貝和藹的說:“
寶貝,媽媽知道你還沒吃飽,現(xiàn)在餓了想再吃一點。(這是理解和共情)
可是我們制定好了規(guī)則,寶貝長大了,媽媽相信你能遵守規(guī)則,對不對?(這是鼓勵和引導(dǎo))
媽媽很抱歉幫不了你。這樣吧,要不然我們先吃點水果?(這是關(guān)注于問題的解決。對了,在我家,水果不算零食)
媽媽晚飯早一點做,讓寶貝能早點吃到飯,好不好?(這是表達媽媽的愛)”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以后,心情大多會好很多,很難出現(xiàn)之前的不良情緒,孩子不但有了解決辦法,而且還會感受到媽媽的愛,他知道媽媽理解他,知道媽媽幫他一起堅持規(guī)則,陪他一起度過這段時間。
這種方式,孩子感受的是愛與規(guī)則。
2.孩子一定要看電視,不看動畫片就哭鬧不吃飯
首先還是共情,認可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
可以這樣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喜歡看動畫片,我們之前都習(xí)慣了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飯對不對?突然間改變了,你不開心,媽媽都知道?!?/span>
然后,等孩子情緒好一些,再和善而堅定的說:“可是,媽媽昨天才知道看動畫片吃飯對身體特別不好,讓你不容易長高,媽媽特別愛你,想要你身體健健康康的,長得高高大大的。寶貝想不想長高呀?”
如果媽媽這么說,估計十個孩子里也能有九個說“想長高”。
那么接下來就是家長的堅持規(guī)則了。既然不讓孩子看電視,家長也要放下手機,關(guān)掉電腦,認真吃飯,和孩子一起享受用餐時間。
有限選擇:
剩下那一個說“不想長大只想看動畫片”的孩子,媽媽可以給他有限的選擇,這也是正面管教中很好用的一個工具。
你可以問孩子:“寶貝,既然媽媽知道看動畫片對身體很不好,媽媽很愛你,所以媽媽以后是不會同意你邊看電視邊吃飯的?,F(xiàn)在,有這樣兩個選擇:一個是你繼續(xù)哭,發(fā)泄一下你的情緒,然后平靜下來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另一個是你離開餐桌,看你的動畫片,但過了午餐時間我就把飯菜收走了,只能到下頓飯才能吃,中間是沒有零食的,那樣媽媽會很擔(dān)心你餓?!?/p>
既然給了孩子選擇,就要接受孩子的選擇。不能孩子選了你卻否定了,孩子會更哭鬧的。
家長要做到和善而堅定,其實挺不容易的。
孩子真的選擇不吃飯只看動畫片,家長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大,因為要按時收走飯菜,要遵守約定不給零食。
這就看你想讓孩子好好吃飯的決心有多大,能否讓自己平和、淡定又有愛的執(zhí)行這些規(guī)則。
3.孩子又不好好吃飯又沒吃零食,他也不感覺餓
這個情況其實我有點想不通,只能根據(jù)平時觀察猜測這樣三個原因:
(1)孩子身體不好,脾胃失調(diào),可以采用推拿、按摩的方式改善孩子的脾胃,讓孩子消化改善,自然就餓了想吃東西了。
(2)孩子的運動量太小,吃進去的飯需要好長時間才能消化,孩子不餓自然也不想吃。這個最好辦,那就是多帶孩子運動,去爬山、戶外、騎車,跑跑跳跳的,一會就餓了。
(3)只是你覺得他沒吃多少東西。實際上,可能他東一小口西一小口,奶奶給一口,姥姥喂一口,玩著玩著再吃一口,加起來吃的不少,夠他生長所需了。只是家長單方面認為孩子沒正常吃飯,就是沒吃東西,很擔(dān)憂很焦慮。這種情況,就需要家長自己調(diào)節(jié)情緒了。
4.奶奶姥姥管的太多,就是要喂孩子,溺愛孩子
這個最難辦。正面管教的高級導(dǎo)師提到過,我們只解決詢問者和孩子之間發(fā)生的問題,無法通過你解決掉老人和孩子之間的問題。
與老人溝通,挺難的。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爸爸與爺爺奶奶溝通,媽媽與姥姥姥爺溝通,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大家坐在一起,將育兒方法統(tǒng)一起來,家長們狀態(tài)一致了,孩子的狀態(tài)才會達到最佳。
不然,這個人說一句東,那個人說一句西,孩子不混亂才怪。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家長有改善的決心,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好辦法。每個媽媽都是自己家庭的專家,因為你最了解你的孩子、你的家庭情況,所以只要認真思考,就能知道什么方法最適合自己的孩子。
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一起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