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傳媒教育包括高等學校的專業(yè)傳媒教育、大眾傳媒教育和作為素質(zhì)教育一部分的學校傳媒教育,后兩者又稱媒介素養(yǎng)教育。媒介素養(yǎng)可概括成4層遞進關系的能力體系: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識,具備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具備一定的辨識和鑒賞力,能夠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作各傳播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識和技巧;能夠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達到發(fā)展自我的目的。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在成長,容易受到大眾傳媒的負面影響,學校和家長通常的做法是“堵”“禁”。狹義的傳媒教育特指學校傳媒教育,是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他們施加傳媒影響,并促進其在傳媒知識、傳媒能力和傳媒素養(yǎng)等方面有所提高的教育活動。有3個渠道:設立專門的傳媒教育課程,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傳媒教育的內(nèi)容和活動,把傳媒教育引入班級活動。學校傳媒教育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因為家庭是學生接觸傳媒的主要場所之一,甚至是最主要的場所。
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已將媒介素養(yǎng)教育正式納入了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課程。傳媒教育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的一些學者正嘗試著在中小學推廣傳媒教育課程,然而傳媒教育的意義在政策層面、管理層面、實踐層面還未引起足夠重視。中國的三級課程管理中,校本課程的管理與開發(fā)為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結合學生實際開設傳媒教育提供了契機,實施傳媒教育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