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海,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被譽為琵琶大師,國寶,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
十 面 埋 伏
千古之音 頌劉邦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創(chuàng)作年代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guān)表現(xiàn)激烈戰(zhàn)斗場景的琵琶音樂。
此曲描寫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zhàn)爭垓下決戰(zhàn)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于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十面埋伏》是站到劉邦一邊,著重寫劉邦漢軍勇武的雄姿,決戰(zhàn)的勝利的以及凱旋的英雄氣概。
霸 王 卸 甲
千古絕唱 嘆項羽
曲子取材與《十面埋伏》一樣,也是描述垓下之戰(zhàn),同樣是采用章回式結(jié)構(gòu),但立意不同?!妒媛穹返闹鹘鞘莿?,所以樂曲高亢激昂、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所以樂曲沉悶悲壯。
此曲是站在項羽一邊,著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戰(zhàn)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別姬自刎的英雄悲劇,對這位名躁一時的歷史人物給予了同情和贊揚。京劇《霸王別姬》名聞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則給人帶來更深刻的感受。
潯 陽 月 夜
春江花月夜
此曲又名《潯陽琵琶》或《潯陽曲》,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tǒng)大套文曲,明清時期就已流傳。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鄭覲文將此曲改為絲竹合奏,同時根據(jù)《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為《春江花月夜》。
《潯陽月夜》旋律雅致優(yōu)美,主題富于江南水鄉(xiāng)情調(diào),以柔婉的旋律描繪出人間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陽,簫聲迎來圓月的傍晚;人們泛著輕舟,蕩漾于春江之上;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槳櫓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