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是不是總覺得自己孩子記憶力差,課文記不???知識點背不了?考試過不去?我也是!當歷史的時間線和政治的論述,總是束手無策。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是關于大段文字的記憶方法:怎么記,以及怎么才能不忘記。——是記,不是背。
學生記知識,也是為了考試。一個重要前提:考試對這段文字/章節(jié)的要求是,記住主要觀點、化為己用;但并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謄寫于卷面上。
記憶力
【增添色彩:死記硬背并沒用】
不要直接背誦書上的大段敘述性文字,一定要經過自己的添加:比如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
如果只是按照書本的敘述邏輯、具體表達來死記硬背,時效性非常低?!@種記憶方式屬于機械重復,研究表明:只有機械復述并不能加強記憶。將歷史年代和事件用自己的色彩想象出來,比如記得那一年有一個很帥氣的男人當了皇帝,哪一年?哪個人?什么方式?
關于“色彩”,舉例:《天才槍手》中,應該記得女主在跨國作弊時,記住大量試題答案的方法,是把它們在想象中編成了鋼琴譜。
文字記不住
【重復記憶:用自己的語言和知識聯系起來】
背東西不是一次就能記住的,特別是大段文字需要重復。如果僅僅是重復書上的表達,在第二次、第三次記憶時,耗費時間很多。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首次記憶不夠牢固,二是書上的表達往往過于詳實,內容量大。
如果是精細加工呢?首次記憶也未必比直接背誦來得慢。書上的東西,是作者本身的故事敘述出來,自然是不適用于我們的,但是用自己喜歡的元素來聯系起來呢?就是屬于你自己的東西。語文的大段文字就可以重復記憶,將知識點用自己的語言論述出來,你會覺得輕松又有趣,很快就會用心記下來。
記憶方法
單詞的聯想記憶法,也是用的這個原理。但需要意識到,我們的語言、敘述,也屬于“已有的知識經驗”?!@是轉換為自己的東西,能夠高效記憶的原因之一。而之后的重復記憶,因著熟悉自己語言系統(tǒng)、邏輯習慣的緣故,也會更省時高效。
一般來說,書本的表述詳細、細節(jié),是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但絕非需要全部記憶,往往提取最關鍵的部分,就足夠了。
學習
【連“點”成“線” :信息串成有邏輯的內容】
怎么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一般來說,書本自身的表述,就已經超出我們原有的知識、語言體系,怎么能有自己的語言?
記憶書本原有的關鍵詞、知識點等“點”信息;而后自己去連“點”成“線”——指的是把這一塊的“點”信息串成有邏輯的內容。怎么聯系?記住關鍵詞和知識點之后,記關系:因果?時間?空間?人物?
然后合上書,用自己的邏輯把關鍵詞串起來?!胂氚殃P鍵詞連接起來的是什么?有哪些詞:主語、連接詞等等;哪些關系:因果關系、并列關系等等。要把細節(jié)填充進去。
政治為例:因為在某一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導致了什么樣的結果,造成了某種影響,所以推出來什么政策。串起來并不難,一定要有串起來進行表述的這個動作:一是為了更好的記憶;二是先行鍛煉邏輯關系的梳理,考試答題時思路流暢。
學生
【更好記憶:為了更流暢地答題 】
記憶關鍵詞-串起來,好處:一、只需記關鍵詞和邏輯關系,省時;二、“串起來”相當于進行了編碼(心理學名詞,意指對知識點的加工處理),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自己的語言;三、“串起來”時,有主動召回知識點的行為,相當于檢測,主動召回而非機械重復,才是記憶的關鍵。
對于論述性考試題來說,什么樣的記憶程度可以稱得上合格?這么說吧,觀點你都記得,但沒有逐字逐句地記憶;能夠流暢地信手引用,作為自己論點的支撐。
考試
以上的方法,不僅僅適用于學生,對于任何想要學習和記憶東西的人,都是有一定幫助的。合理利用這些方法,你對于大段文字的記憶力將會提高一倍!從此,怕什么背誦怕什么記憶怕什么考試,一切文字,都會變得有趣又生動!
大家有其他的記憶方法也可以分享出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