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現(xiàn)在很多家長愁心的問題。孩子不喜歡閱讀,這不光是一個興趣愛好問題,后期在學習中也會有影響。而且閱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對個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助益。和極客數(shù)學幫一起來看看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吧。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1、以講誘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感興趣的事物學生往往愿意接受,否則會出現(xiàn)排斥心理。剛?cè)雽W不久的一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非常有限,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愛看電視、愛聽故事的特點,鼓勵學生課外看動畫故事片、兒童節(jié)目。利用每天的中午或作業(yè)整理的時間給學生講《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課外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那曲折的情節(jié)都對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書里都有,等我們學會了拼音,認識了更多的漢字,我們就可以自己去讀,自己去看書,書中會告訴你無窮無盡有趣的故事。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讀課外書的欲望,誘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認識漢字的興趣。
2、以獎促趣
當學生有了強烈的讀書欲望,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書讀,可以在班級中建立了一個讀書角,把小朋友的各種書籍集中在一起,給每個貢獻書的小朋友一個介紹自己圖書的機會,每天的中午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到讀書角去找自己喜歡的書讀,如果誰的書出借次數(shù)最多,給書的主人給予適當?shù)莫剟?,對借閱次?shù)多的同學也給予適當?shù)莫剟睢_@樣一來,學生不但共享了圖書資源,還向同學們交流了自己讀過的好書,更進一步地激起了相互推薦好書,讀好書的愿望。
3、以背激趣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定了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70首,為了讓學生從小接受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達到日積月累,可以安排學生每周背兩首古詩,但純粹的背誦較枯燥,學生對古詩也難以理解,根據(jù)低年級學生表現(xiàn)欲望強的特點,每周回家先讓學生自定篇目,自擇方法,記住古詩,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教大家學古詩,在這樣自由的氛圍中,學生教的教得認真,學的也學得投入,學生們在教和學的同時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還自覺地搶著背詩。
二、加強指導(dǎo),保持興趣
已被激發(fā)的興趣要長久保持并最終轉(zhuǎn)化為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加強對學生閱讀指導(dǎo),教給讀書方法。
1、指導(dǎo)選擇適合的書籍當學生有了讀書的愿望,又學會了拼音,可以適時地向?qū)W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讀物,并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文化基礎(chǔ)、認知水平、學習實際、年齡和心理特點等因素,因人而異。重點引導(dǎo)他們閱讀童話、寓言、兒歌、謎語為主的注音讀物,這些作品淺顯易懂通俗簡短、情節(jié)生動,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口味,然后把每周老師講、讀故事的時間改成讓學生上臺自己讀,對大膽上臺又讀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
2、家校聯(lián)系,落實課外閱讀計劃
課外閱讀光靠學校里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有效地落實閱讀計劃,必須與家庭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也一同參與。告知家長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怎樣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讓家長認識到語文閱讀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語文書上,要從小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面,補充課外閱讀量,認識到課外閱讀不僅不會影響語文成績,反而會促進語文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打消家長的各種顧慮以后,在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中布置適量的課外閱讀作業(yè),讓學生自由閱讀。讓家長在家做好家庭老師,記錄每天閱讀的書名、篇目,并記下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教師鼓勵家長讓孩子多看各種有益的課外書籍,并提倡讓學生多讀。這樣,學生每天養(yǎng)成了定期讀書的習慣,慢慢地這種讀書習慣成了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主要的閱讀方法有哪些
1、三讀法
(1)瀏覽性的泛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內(nèi)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nèi)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讀。有時讀書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wù),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閱讀的奧秘在于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閱讀的孩子每分鐘能讀200多個字,未受訓(xùn)練的每分鐘只能讀八九十字。速讀能求得新知識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長,趕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gòu)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jīng)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yōu)樽约旱闹R營養(yǎng)。有的好文章要反復(fù)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guān)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梢云吩u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wù)剬ν粏栴}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3)寫讀書筆記??勺髡⒕幪峋V、寫體會。
(4)作卡片。為了便于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5)進行再創(chuàng)作。包括續(xù)寫、擴寫、縮寫、改寫等形式。改寫又包括改人稱、改寫法、改體裁等。
以上“動筆墨”的方法,要根據(jù)學生年級不同,在要求上體現(xiàn)差異。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作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注;高年級寫體會、再創(chuàng)作。
3、邊讀邊思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