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只要一換季就感冒的問題,而且一感冒就是拖拉、纏綿,很久才能痊愈。中醫(yī)認(rèn)為表氣不固就容易感冒,所以愛感冒也是氣虛的一種表現(xiàn)。一說到補氣,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人參,其實實際上,人參更適合需要大補元氣的人。如果只是虛在表,濫用人參的話反而大補過頭,容易損害身體。
人參
今天給大家推薦對于預(yù)防感冒很有效果的,也是一味中藥——黃芪。黃芪是一味傳統(tǒng)的補益藥物,有很好的補氣升陽,益氣固表,消水腫的功效。最為常人熟知的就是補氣,黃芪對各種類型的氣虛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黃芪
黃芪治療的氣虛是虛在表,虛在肌膚的人,也就是氣虛癥狀還比較淺,還沒深及臟腑,元氣耗竭。對于生活中大多數(shù)氣虛的人,都是虛在表,沒有傷及根本,用黃芪則剛剛好。中醫(yī)認(rèn)為表氣不固就容易感冒,所以愛感冒也是氣虛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黃芪對于防治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黃芪茶
黃芪茶做法很簡單:用黃芪15克,枸杞子20粒,代茶飲,對于心慌氣短、神疲乏力、懶言少語這類有心氣虛的人補氣效果都特別好。
黃芪燉雞
黃芪補氣最著名的藥膳就是用黃芪燉雞,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方法也并不復(fù)雜:黃芪30克、童子雞一只(男用雌雞補陰、女用雄雞補陽),將雞處理干凈后,把黃芪用紗布包扎好塞進(jìn)雞腹內(nèi),然后加入5枚紅棗、生姜數(shù)片,再將雞腹用線重新扎牢,放在砂鍋大火燒開,溫火慢燉,至雞肉酥爛。 用這種方法燉出來的雞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養(yǎng)身補氣的效果特別好,是各種想補氣的人理想的佳肴。
最后說一下服用黃芪的禁忌,一般陰虛火旺、特別干瘦,手心愛出汗的人不適合吃黃芪,像經(jīng)??谇粷?、咽喉腫痛,愛上火的人就少用黃芪。再有就是黃芪不要每次吃的過多,泡水喝一天15克足夠了,如果是燉湯30克也就可以了,如果用的量太大,補氣太足也容易出現(xiàn)頭暈、惡心等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