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淀粉是紅薯加工的主要產(chǎn)品之一,紅薯淀粉可分為由鮮紅薯和紅薯干加工兩種。但由于鮮紅薯淀粉的質量優(yōu)于紅薯干的淀粉,所以以鮮薯加工淀粉為多,由于紅薯切制比較麻煩,現(xiàn)在很少有人用紅薯干來加工淀粉。
1.鮮紅薯生產(chǎn)淀粉,有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化機械生產(chǎn)兩種方式。
傳統(tǒng)生產(chǎn)的工藝流程如下:原料選擇-水洗-破碎-磨碎過濾-兌漿-撇缸和坐缸-撇漿-起粉-干燥。
其生產(chǎn)過程如下:
(1)原料選擇:由于紅薯品種不同,其品質與淀粉含量也不同,即使同一品種,在不同產(chǎn)地,其品質也有很大差異。要選擇好加工淀粉的品種,要求淀粉含量高,帶病的紅薯不僅不適合做淀粉加工原料,而且在貯藏中會傳染給別的薯塊,易發(fā)生腐爛造成損失,因此要把病薯剔除干凈。
(2)水洗:將鮮薯倒人缸中加上清水,用人工進行翻洗,洗完后取出,瀝去余水。
(3)破碎:瀝水后的鮮薯用破碎機打成碎塊,塊的大小為2厘米以下,以利于入磨。
(4)磨碎過濾:這是紅薯淀粉生產(chǎn)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影響產(chǎn) 品質量和淀粉產(chǎn)出率。將鮮薯碎塊送人石磨或金剛砂磨加水磨成薯糊,鮮薯重量與加水量的比例為1:3-3.5。再將薯糊傾人孔徑為60目的篩子中進行過濾。
(5)兌漿:經(jīng)過濾得到的淀粉乳放人大缸中,隨即按比例加入酸漿和水調整淀粉乳的酸度和濃度。淀粉乳的酸度和濃度與淀粉和蛋白質的沉淀有密切關系。若淀粉乳酸度過大,淀粉和蛋白質同時沉淀,使淀粉分離不清。酸度過小,則蛋白質和淀粉均沉淀不好,呈乳狀液,無法分離。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酸漿最佳PH值為3.6-4.0。大缸中淀粉乳濃度為3.5-4.0波美度,加入酸漿量為淀粉乳的2%,加酸漿后淀粉乳的ph值為5.6。若氣溫高,發(fā)酵快,酸漿用量可酌量減少。
(6)撇缸和坐缸:兌漿后約靜置20-30分鐘,使沉淀完成,即可進行撇缸。將上層清泔水及蛋白質、纖維和少量淀粉的混合液取出,留在底層的為淀粉。在撇缸后的底層淀粉中加水混合,調成淀粉乳,使淀粉再沉淀。在沉淀過程中起酸漿發(fā)酵作用,稱坐缸。坐缸時應控制溫度和時間。坐缸溫度為20攝氏度左右。在天冷時必須保溫或在加水混時可用熱水。坐缸發(fā)酵必須發(fā)透,在發(fā)酵過程中適當?shù)財嚢?,促使發(fā)酵完成。一般坐缸時間為24小時,天熱可相應縮短一些時間。發(fā)酵完畢,淀粉沉淀。
(7)撇漿過濾:坐缸所生成的酸漿稱為二和漿,即酸漿法中主要使用的酸漿。發(fā)酵正常的酸漿有清香味,漿色潔白如牛奶。若發(fā)酵不足或發(fā)酵過頭的酸漿,色澤和香味均差,供兌漿用時效果不。撇漿即是將上層酸漿撇出作為兌漿之用。撇漿后的淀粉用篩孔為120的細篩進行篩分。篩上物為細渣,可作飼料。篩下物為淀粉,轉入小缸。淀粉轉入小缸后,加水漂洗淀粉,約需放置24小時,防止出現(xiàn)發(fā)酵現(xiàn)象。
(8)起粉:淀粉在小缸中沉淀后,上層液體為小漿,可與酸漿配合使用,或作為磨碎用水。撇去小漿后,在淀粉表面留有一層灰白的油粉,系含有蛋白質的不純淀粉。油粉可用水從淀粉表面洗去,洗出液可作為培養(yǎng)酸漿的營養(yǎng)物料,底層淀粉用鏟子取出,淀粉底部可能有細砂粘附,應將其刷去。
(9)干燥:經(jīng)過上述流程,獲得濕淀粉。為了便于貯藏和運輸必須進行干燥。一般采用日光曬干或送人烘房烘干。
機械化生產(chǎn)的工藝和原理為:
生產(chǎn)工藝:輸送-清洗-碎解-篩分-除沙-沉淀(或濃縮)-脫水-烘干-風冷包裝。
一、清洗的基本原理
清洗的作用 : 主要是清除紅薯外表皮層沾帶的泥沙 , 并洗除去紅薯塊根的表皮。對作為生產(chǎn)淀粉的原料─鮮紅薯或紅薯干片進行清洗 , 是保證淀粉質量的基礎 , 清洗的越凈 , 淀粉的質量就越好。
二、碎解的基本原理
碎解的作用 : 紅薯淀粉主要儲藏于塊根的肉質部分 , 僅少量儲藏于內皮。碎解的目的就是破壞紅薯的組織機構,使微小的淀粉顆粒能夠順利地從塊根中解體分離出來。從細胞中釋放的淀粉,稱為游離淀粉;殘留于渣滓內部細胞中的稱為結合淀粉。
粉碎是鮮薯加工中最為重要的工序之一,它關系到鮮薯的出粉率和淀粉的質量,粉碎的要求在于:
1.盡可能的使鮮薯的細胞破裂,釋放出更多的游離淀粉顆粒;
2.易于分離。并不希望皮渣過細,皮渣過細不利于淀粉與其他成份分離,又增加了分離細渣的難度。
三、篩分的基本原理
紅薯渣是細長的纖維,體積大于淀粉顆粒,彭漲系數(shù)也大于淀粉顆粒,比重又輕于淀粉顆粒 , 將碎解的原漿,以水為介質,使薯渣中含的淀粉漿水進一步濾出。
四、凈化與沉淀的基本原理
泥、沙的比重大于水,又大于淀粉顆粒的比重,根據(jù)比重分離的原理,使用旋流除沙,或使用流槽的沉降法,均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而黃漿的比重,接近于水,又比淀粉顆粒的比重輕,其形狀為掌形,加工周期越長膠性能越大,粘篩,粘住淀粉顆粒,極難分離,故要求原料新鮮,工藝流程短,及時分離。
五、脫水的基本原理
經(jīng)濃縮后的淀粉漿仍含有較多的水分,進一步脫水才能進行干燥。
六、干燥的基本原理
目前淀粉廠一般采用的氣流干燥(又叫急驟干燥)整個工藝時間是在一瞬間完成,因此淀粉顆粒內部水份來不及糊化已被干燥,故不會發(fā)生糊化或降解現(xiàn)象。
氣流干燥是并流干燥過程,即濕粉物料與熱氣流的并流過程,由傳熱和傳質兩個過程組成。當濕淀粉與熱空氣相接觸時,熱空氣將熱能傳遞至濕淀粉表面,再由表面?zhèn)鬟f至內部,這個過程就是傳熱過程;與此同時,濕淀粉中的水分從物料內部以液態(tài)或氣態(tài)擴散到淀粉表面,由淀粉表面通過氣膜擴散到熱空氣中去,這是一個傳質過程。就是以高溫氣流與濕淀粉均衡地在干燥管內進行熱交換,使干燥的淀粉呈粉末狀,冷卻后即可裝包入庫。
2.干紅薯生產(chǎn)淀粉
其工藝流程如下:原料預處理-浸泡-破碎和磨碎-過篩-流槽分離-堿、酸處理和清洗-離心分離和干燥。
其生產(chǎn)過程如下:
(1)原料預處理:鮮紅薯收獲后,通常將它切成片狀或絲狀,經(jīng)過日曬或火力干燥后,制成紅薯干。這種紅薯干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混入各種雜質,所以必須經(jīng)過預處理。預處理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是采用篩選設備和風選設備。濕法處理是用洗滌機或洗滌桶。
(2)浸泡:為了提高淀粉出率可以采用堿水浸泡。一般用飽和石灰乳或1%稀堿液加入浸泡水,使ph值為10-11。浸泡時間約12小時,溫度控制在35-40攝氏度。浸泡后,甘薯片含水量為60%。
(3)破碎和磨碎:浸泡后的甘薯片隨水進入錘片式粉碎機進行破碎,達到一定的細度,穿過篩孔排出機外。薯干在粉碎過程中瞬時溫度升高,部分淀粉易受熱糊化,以致在過篩時,影響淀粉和薯渣的分離;在流槽分離時又不易沉淀,導致次粉增加,影響好粉產(chǎn)出率。為了防止一次粉碎處理易使淀粉糊化,可以采用兩道粉碎,分道過篩的工藝流程。即薯干經(jīng)第一道粉碎,進行過篩,然后經(jīng)第二道粉碎處理,再行過篩。在粉碎過程中,為了低瞬時溫升,根據(jù)各道粉碎粒度不同,調整粉漿濃度,頭道為3-3.5波美度,二道為2-2.5波美度。同時采用均料器控制紅薯干的進量,均衡粉漿,避免粉碎機的過載現(xiàn)象,也利于流槽分離。
(4)過篩:紅薯干經(jīng)過粉碎后得到的紅薯糊又稱料液,必須進行過篩,分離出渣子,即纖維。通常采用平搖篩,料液進入篩面,要求均勻過篩,不斷淋水,淀粉隨水穿過篩孔進入存漿池,而渣子留存在篩面上從篩尾排出。篩布為120目尼龍布。在過篩過程中,由于料液中含有果膠等粘稠物質滯留在篩面上,影響篩子的分離效果,因此,篩布應經(jīng)常洗刷,以保證篩孔暢通。
(5)流槽分離:經(jīng)過精篩處理后的淀粉,目前一般采用流槽分離蛋白質。它的優(yōu)點是建造容易,少用鋼材,節(jié)省動能,操作也較穩(wěn)定。缺點是占地大,間歇操作,分離效率低,淀粉損失大,勞動條件差。
(6)堿、酸處理和清洗:為了進一步提高淀粉純度,在清洗淀粉過程中,還要經(jīng)過堿、酸處理。淀粉堿、酸處理和清洗都是在帶有攪拌裝置的水泥池內進行,水泥池的大小根據(jù)生產(chǎn)能力確定,攪拌器轉速為 60轉/分左右。由流槽來的淀粉乳,先經(jīng)堿處理,目的是清除淀粉中堿溶蛋白質和果膠等雜質。堿處理的方法是將1波美度的稀堿液,緩慢地加入淀粉乳內,控制ph值為12,同時啟動攪拌器,充分混合均勻,經(jīng)半小時后,停止攪拌,待淀粉完全沉淀后,排出上層廢液,并注入清水清兩次,使它接近中性即可。在堿處理過程中,還可加入濃度為35波美度的酸鈉液,用量不超過干基淀粉重量的0.4%。因為次氯酸鈉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漂白和殺菌作用,以致能達到增白和防腐的目的。經(jīng)過堿、次氯酸鈉處理和清洗后的淀粉再經(jīng)酸處理。其目的是溶解酸溶蛋白,中和堿處理時殘留的堿性,還可抑制微生物的活動和繁殖。酸處理可用工業(yè)鹽酸,操作時也必須緩緩地加入,充分攪拌,控制淀粉乳的ph值為3左右。防止局部過酸,造成淀粉損失。加酸后的淀粉乳用堿處理的同樣操作方法使淀粉沉淀,除去上層廢液,加水清洗,最后使淀粉呈微酸性ph值為6左右,以利于淀粉的貯存與運輸。
(7)離心分離和干燥:清洗后得到的淀粉含水分很高,必須先經(jīng)離心分離機脫水處理,使淀粉水分含量下降到45%以下。有些工廠直接作為濕淀粉出廠或使用。為了有利于貯藏和運輸,脫水后的濕淀粉需要進行干燥,達到需要的淀粉含水量。通常紅薯淀粉的水分為12%-13%。淀粉干燥可采用氣流干燥,因為它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設備生產(chǎn)能力高和設備造價較低等優(yōu)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