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到華南植物園散步已經三年了,她的花容也看了三年,第一年,什么都不懂的蟲蟲連她叫什么名字都找不到,第二年,知道她叫尤卡坦西番蓮,但苦于找不到介紹她的信息,今年再見她,哎~沒什么資料也整理出來吧。
尤卡坦?是人名?是地名?幸好有度娘在,不需要像在讀書時那樣,想要知道什么要去圖書館,而且不一定能找到。度娘說:墨西哥有兩個大的半島,一個是位于太平洋連著加州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另一個就是伸入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尤卡坦半島,為古瑪雅文化發(fā)源地之一。熱帶氣候,北部多熱帶草原,南部則為熱帶森林。
既然她沒太多的資料,就從她的同屬姊妹那側面了解一下她了,西番蓮屬有400余種,可供食用的約有60種,我們知道好處多多的百香果就是她其中一位姊妹。
百分之九十的種類產于熱帶美洲,其余種類多數產于亞洲熱帶地區(qū)。我國有19種,2變種(包括引種栽培種),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
據說一個西番蓮Vc的含量等于8個橙子或蘋果。VE的含量等于15個橙子或10個蘋果。西番蓮果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幫助消化等功效。
【 1999《中國植物志》第52(1)卷】草質或木質藤本,罕有灌木或小喬木。單葉,少有復葉,互生,偶有近對生,全緣或分裂,葉下面和葉柄通常有腺體;托葉線狀或葉狀,稀無托葉。
聚傘花序,腋生,有時退化僅存1-2花,成對生于卷須的兩側或單生于卷須和葉柄之間,偶有復傘房狀;花序梗有關節(jié),具1-3枚苞片,有時成總苞狀;花兩性;萼片5枚,常成花瓣狀,有時在外面頂端具1角狀附屬器;花瓣5枚,有時不存在;外副花冠常由1至數輪絲狀、鱗片狀或杯狀體組成;內副花冠膜質,扁平或褶狀、全緣或流蘇狀,有時呈雄蕊狀。其內或下部具有蜜腺環(huán),有時缺;在雌雄蕊柄基部或圍繞無柄子房的基部具有花盤,有時缺;雄蕊5枚,偶有8枚,生于雌雄蕊柄上,花絲分離或基部連合,花藥線形至長圓形,2室;花柱3(-4),柱頭頭狀或腎狀;子房1室,胚珠多數,側膜胎座。
果為肉質漿果、卵球形、橢圓球形至球形,含種子數顆;種子扁平,長圓形至三角狀橢圓形;種皮具網狀小窩點;胚乳肉質,胚勁直;子葉扁平,葉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