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蛋果
學(xué)名:Gynocardia odorata
科屬:大風(fēng)子科馬蛋果屬
別名:
形態(tài)特征:喬木;葉革質(zhì),長橢圓形或線狀長橢圓形,全緣;花單性異株,腋生或莖生,簇生;萼杯狀,5齒裂或不規(guī)則的開裂;花瓣5,每一個有一個具睫毛、對生的鱗片;雄花:雄蕊多數(shù),花藥線形,基著,退化子房缺;雌花:退化雄蕊10-15,被柔毛;子房球形,1室,有胚珠多 顆,生于5個側(cè)膜胎座上;花柱5,柱頭大,心形;漿果近球形,大,果皮厚而硬,粗糙;種子倒卵狀,埋藏于果瓢內(nèi)。
產(chǎn)地:云南東南部(屏邊)、西藏東南部(墨脫),香港有栽培。
攝影:徐曄春
常綠喬木或大灌木,高4-15米;全株無毛;樹皮棕褐色,不裂;小枝圓柱形;冬芽卵圓形。葉革質(zhì),長圓橢圓形,長13-20厘米,寬5-10厘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邊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干后近同色,側(cè)脈4-8對,在下面明顯,網(wǎng)脈平行;葉柄長1-3厘米?;S色,芳香,直徑3-4厘米,頂生或簇生于枝干上;花萼杯狀,5裂;花瓣5,基部有鱗片狀毛;雄花:雄蕊多數(shù),花絲被綿毛,花藥基部著生,線形;雌花:比雄花大,有退化雄蕊10-15枚,有絨毛;子房1室,花柱5,柱頭心臟形,側(cè)膜胎座5個,每個胎座有多數(shù)胚珠。漿果淡黃褐色,球形,直徑5-6厘米;果皮厚,木質(zhì)化,表面粗糙;種子多數(shù),倒卵形,長約2.4厘米。花期1-2月,果期6-8月。
木材堅實,結(jié)構(gòu)細密,供建筑、家具和器具等用;花香果美可供觀賞;又為蜜源植物;果實熟后可食;種子含油,印度亦作大風(fēng)子代用品,但品質(zhì)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