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Ta只是在利用你,還是把你當(dāng)作真正的朋友?| 友誼關(guān)系健康度檢測

KY作者 / Jasmine

編輯 / KY主創(chuàng)們

在你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你是否曾有過如下的一些感受?(Heilter, 2016)

1. Ta總是拿你和Ta的其他好朋友比較;

2. 在Ta面前,你永遠只能聽Ta說話,而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

3. Ta不接受批評的意見,總是自以為自己是正確的;

4. 你總是主動聯(lián)系Ta,而Ta對是否和你聯(lián)系不感興趣;

5. Ta總是提出要你改變;

6. 你總是小心翼翼,害怕惹Ta不開心;

7. 你必須隨叫隨到,必須忍受Ta時不時爆發(fā)的壞脾氣;

8. 與Ta相處時,你開始感覺到緊張不安以及壓力

如果你在與朋友相處時,以上的一項或幾項令你感同身受,那么,你的友誼可能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裂痕,你遇到的這個朋友可能是“有毒”的。

在健康的友誼當(dāng)中,人們則往往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處于一段健康友誼當(dāng)中的人往往是快樂的。他們能夠從他們的朋友那里獲得力量,也樂于幫助自己的朋友,并且從這樣的行為當(dāng)中獲得愉悅。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健康與不健康友誼之間的區(qū)別,以及如何遠離“有毒”的朋友。

健康的友誼是能讓你增加社會競爭力,能為你提供情感援助、一些小的服務(wù)(small services)和陪伴的一段關(guān)系(Wellman & Wortley, 1990)。所謂小的服務(wù)是說,友誼之所以能夠建立,就是因為,雙方都抱著能夠在未來或者現(xiàn)在獲得對方的幫助的希望。提供小的服務(wù)是健康的友誼最為實際的功能。例如,在你需要離開一段時間的時候,你的朋友可以幫助你照顧你家里的寵物或者植物。

友誼是一個譜(spectrum)。也就是說,友誼有深有淺。不同友情所能夠提供給友誼雙方的支持是不同的,而一個人在不同的友誼當(dāng)中的自我暴露程度也是不同的。

為了對友誼進行評估,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上探討友情的質(zhì)量:互換(reciprocity)和投入(investment)。如果友誼雙方在這兩個維度上的得分都相當(dāng)高的話,就會成為一種類似于親密關(guān)系的友誼。

互換可以說是友情的本質(zhì),它指的是兩個人同等為對方付出情感,雙方對這段關(guān)系的認知一致(Vaquea & Kao, 2008)。在互換程度低的友誼當(dāng)中,往往會出現(xiàn)雙方對友誼關(guān)系認識的不一致。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只有一方認為對方是好友,而另一方則并不把Ta當(dāng)作朋友。

而對投入進行衡量,則是討論一段友誼是否能夠維持下去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Rusbult, 1980; Rusbult, 1983)。人們對這段友情的投入程度、投入所獲得的獎賞感都會影響到他們是否愿意堅持待在這段友誼當(dāng)中。如果雙方對友誼的投入程度都很低,很可能會導(dǎo)致無法維持長期友誼。而如果有一方對友誼的投入程度過高,Ta就很可能會留在一段糟糕的友誼當(dāng)中不肯出來(Horan,2013)。

簡而言之:如果友誼關(guān)系中的雙方對關(guān)系的認識不一致,或者投入程度差距過大的話,人們就很有可能步入一種不健康的友誼關(guān)系。

什么是不健康的友誼?

總而言之,不健康的友誼,是會讓你感覺更糟糕的友誼。“一段不健康的友誼是缺乏支持、令人精疲力竭、不令人滿意的友誼?!?/strong>這段友誼似乎耗竭了你所有的心力,而你為朋友所做的一切都不能令你獲得滿足感。你和Ta之間的地位往往也是不平等的:Ta似乎永遠都是這段友誼中的主導(dǎo)者,而你卻永遠只能扮演滿足Ta要求的角色(Hatfield, 2006)。

“有毒”的朋友和你對于這段友誼的認識往往是不同的。你的個人邊界往往得不到你的朋友們的尊重。他們很可能會對你的家人或伴侶指手畫腳,甚至替你做出伴侶選擇等決定。雖然你很信任對方,并將自己的一些秘密告訴了對方,對方卻往往不能為你保守秘密,甚至?xí)媚愕拿孛芷垓_你。

你們二人的付出程度也是不同的。你可能會覺得,這段友誼完全是靠你的付出而維系的,你幾乎成為了你的朋友們的保姆。與此同時,他們卻完全不關(guān)心你的需求,總是把你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利益之后。

正是因為你們對待友誼的認識或者付出程度不同,你似乎永遠在給Ta提供支持,而Ta卻不能給你提供支持。例如,你可能變成了你朋友的“情緒垃圾桶”。Ta可能會不停的向你抱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即便是你已經(jīng)明確的提出他們的行為已經(jīng)令你感到不快了,他們也不會停下。而在你真的非常需要幫助的時候(生病、失業(yè)等),他們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不愿給你提供幫助。

什么樣的人比較容易陷入不健康的友誼?

· 對現(xiàn)實的人際關(guān)系有錯誤的認識的人

有些人寧可待在一段有毒的關(guān)系里也不愿意和陌生人交往,是因為他們害怕改變現(xiàn)狀(Degges-White &Tieghem, 2015)。他們認為,未知是令人恐懼的,即便是現(xiàn)在這種糟糕的局面,也比去開啟一段新的關(guān)系要好。他們也有可能會認為,其他人也并不會比現(xiàn)在的朋友好多少,盡管事實往往并非如此。

除去害怕改變現(xiàn)狀之外,還有一些人甚至?xí)鲃泳芙^健康的友誼。他們害怕別人的接觸,總是覺得對方之所以會接觸自己是有什么樣的特殊的目的,是想要從自己那里得到一些特定的利益。他們會進而主動和那些“有毒”的朋友交往,而放棄和那些真正關(guān)心他們的人接觸。

· 過分共情(over-empathizing)的人

我們常常會說,共情能力強是好事。但是,一些人確實會表現(xiàn)出過分共情的特點(Reynolds, 2017)。這些人往往沒有建立起合理的個人邊界,很容易受到其他人情緒的感染。例如,在朋友表現(xiàn)出“我很可憐”的時候,即便他們并沒有向這些會“過分共情”的人求助,這些人也會主動向自己的朋友提供幫助,因為他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對方悲傷的情緒。

這些人往往會認為,別人的所有情緒都是與自己有關(guān)的。只要自己能夠足夠的關(guān)注別人的情緒,那么別人就會感到滿意,而自己就不會受到傷害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別人的情緒可能會與他們的行為完全無關(guān)。即便是自己做的再好,別人的情緒可能也不會發(fā)生改變。

更糟糕的是,他們不受控制的對別人情緒過分敏感的特點會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進入一段有毒的關(guān)系。面對操縱者憤怒、悲傷或者冷漠的情緒,過分共情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事,從而想要彌補自己的過錯。這個時候,操縱者往往會擺出一副冷漠的面容,讓那些過分共情的人產(chǎn)生一種“自己無論怎么做都是錯的”的感覺,從而更加想要彌補自己的“錯誤”。久而久之,過分共情的人的自尊水平往往會降低,甚至再也無法建立起對其他人的信任。

· 隱秘自戀者(covert-narcissist)

有的時候,陷入不健康友誼與他人無關(guān),而只是與自我有關(guān)。隱秘自戀者(舊文:你究竟是內(nèi)向,還是“隱性自戀”)為了滿足自己內(nèi)心“我很全能”的愿望,往往也會進入一段不良的朋友關(guān)系。他們的內(nèi)心往往有一種隱秘的優(yōu)越感,認為如果別人不接受自己的幫助的話,他們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例如,一個隱秘自戀者可能會主動承擔(dān)合作任務(wù)中的大半部分內(nèi)容,因為在Ta看來,別人并沒有Ta的辦事能力,所完成的任務(wù)絕對是不完美的。

值得一提的是,隱秘自戀者可能會和自我膨脹型自戀者做朋友,甚至?xí)淌軐Ψ降某爸S或者謾罵。這是因為,自我膨脹型的自戀者可以從隱秘自戀者的身上看到自己自卑的內(nèi)心,而隱秘自戀者則可以從自我膨脹型自戀者身上找到自己隱秘的、難以表達出來的“我很特別”的欲望。這可能是一種依賴共生關(guān)系,而并不是一段真正的友誼。

· 想獲得更多控制感的人

是的,想獲得更多控制感的人也會進入一段不健康的友誼關(guān)系。他們往往會選擇在一段關(guān)系當(dāng)中過度的付出,滿足對方種種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以作為控制對方的籌碼。例如,他們往往會說:“我都已經(jīng)這樣了,你難道不應(yīng)該有所回應(yīng)嗎?”“我都可以為你做到這么多,你為什么不可以?”

但是,他們這些對于對方的期待可能并不會得到回應(yīng)。相比于親情和愛情,友情的自由度更高。那些“有毒”的朋友們只會享受他們的過度付出。一旦想要獲得更多控制感的人表現(xiàn)出希望對方有所回應(yīng)的時候,這些“有毒”的朋友就會立刻中止這段關(guān)系。

列舉了這么多容易陷入不健康友誼的人,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正是你的反應(yīng)告訴了他人應(yīng)當(dāng)如何對待你。在一段友誼關(guān)系中,如果你不在對方讓你不快的時候就立刻制止Ta的話,你向?qū)Ψ结尫诺男盘柧褪恰斑@樣做是可以的”。在很多時候,正是你自己讓自己陷入了一段不健康的友誼中。

身處于一段不健康的友誼里,我該怎么辦?

首先,你一定需要認識到,友誼是一個譜(重要的事情說兩遍)。成為你的朋友并不等于一定要和你非常親密。友誼當(dāng)中有兩個主體,你的朋友也有對這段關(guān)系進行定義的權(quán)利。只要友誼雙方中的一方不希望保持親密的聯(lián)系,那么這段關(guān)系就不會太親密。也就是說,你的友誼的走向并不總是會按照你的意思來。這或許會讓你感到失望,但你也確實有必要尊重對方的意愿。

如果在你努力了很久,對方仍舊把你當(dāng)成一個普通朋友或者不把你當(dāng)朋友的話,還是和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比較好。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對方對你的感覺不好并不是因為你不好,也不是因為你沒有為Ta做事,而很可能是因為對方自己的某些原因。如果你一直堅持要和對方保持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那么受傷的可能只有自己。換句話說,你需要確定,你這樣的付出是否是值得的。

其次,你需要設(shè)定屬于你自己的“友情規(guī)則”。這一規(guī)則能夠避免你和“有毒”的朋友聯(lián)系,并找出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為了制定一個屬于你的規(guī)則,你可能需要做如下的幾個準(zhǔn)備(Degges-White &Tieghem, 2015):

a. 明確你在一段朋友關(guān)系當(dāng)中最看重什么

要建立一段健康的友誼,你就必須知道,自己最看重的朋友的品質(zhì)究竟是什么。由于個人特性的不同,每個人列出的標(biāo)準(zhǔn)也不完全一樣。比如,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最看重對方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在Ta身邊能否感到愉快。而另一些人則會表示,自己最看重對方能否理解自己,能否和自己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

一個可以嘗試的辦法是,你可以先把你所欣賞的特質(zhì)列舉在一張白紙上,在特質(zhì)的一邊寫上你自己的名字,另一邊寫上與你相處的人的名字。如果你可以為你的朋友做到這一點的話,就在你的名字下面打鉤;如果你的朋友能為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在Ta的名字下面打鉤(Degges-White&Tieghem, 2015)。這樣一來,人們往往就可以明確,在一段朋友關(guān)系當(dāng)中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現(xiàn)有的朋友關(guān)系有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

b. 你需要意識到,你朋友的要求并不比你的重要

你一定要認識到,在一段健康的友誼當(dāng)中,你的要求和你朋友的要求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個真正關(guān)心你的人絕對不會不顧你的感受,讓你感到疲于奔命。要建立一段健康的聯(lián)系,你就必須將自己和他人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只有尊重了他人,他人才會愿意和你成為朋友。而只有尊重自己,才能避免自己在一段關(guān)系當(dāng)中遭受控制。

c. 告訴對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友誼關(guān)系當(dāng)中的雙方都在試探對方的底線,并憑借對方的反應(yīng)來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動。也就是說,一旦對方的行動讓你感到不滿,你就應(yīng)當(dāng)告訴對方,而不是等到Ta已經(jīng)讓你非常不適的時候再采取行動。如果等到對方已經(jīng)讓你無法忍受的時候,那么這段關(guān)系很有可能就已經(jīng)無法挽回了。

最后,主動放棄一段友誼往往是困難的,即便這段友誼是“有毒”的也是如此。在剛剛放棄這段友誼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到孤單,也可能會感覺到痛苦。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過分的否認自己所需要經(jīng)歷的苦楚。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去尋求其他真正關(guān)心你、愛護你的人的幫助。

以上。

References:

Adler, Alfred (1931). What Life ShouldMean to You. Oneworld publications.

Baiker, Harriet B. (2001) The Diseaseto Please. McGraw-Hill Education.

Brody, Jane E. (2017). Socialinteraction is critical fo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New York Times.

Cohen-Sandler, Roni (1998). Toxicfriends. Girl’s Life.

Degges-White, Suzanne, Tieghem, JudyPochel van (2015). Toxic Friendships: Knowing the Rules and Dealing with theFriends who break them. Lanham: Rowman &Littlefield.

Hatch, Linda (2010). How to respond toboundary violations: do’s and don’ts. PsychCentral.

White, Mark D. (2010). Dealing with anasymmetric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

Hatfield, E.; Cacioppo, J.T.; Rapson,R.L. (1993). "Emotional contag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Psychological Sciences. 2: 96-99.

Heitler, Susan (2016). 8 signs of atoxic friendship. Psychology Today.

Horan, Sean M. (2013). Will it last?Psychology Today.

Larson, Reed, Asmussen Linda (1991).Anger, worry, and hurt in early adolescence: an enlarging world of negativeemotions. in Colten, Mary Ellen &Gore, Susan Eds. Adolescent Stress: Causes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Matsushima, Rumi, Shiomi, Kunio(2002). Self-disclosure and friend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0(5): 515-526.

Mendelson, M. J., Aboud, F. E. (1999).Measuring friendship quality in lat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McGillFriendship Questionnaire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comportement, 31, 130-132.

Reisman, John M. (1985). Friendship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health or social competence. Journal of EarlyAdolescents, 5(3): 383-391.

Reynolds, Marcia (2017). Can you havetoo much empathy? Psychology Today.

Roff, James D., Wirt, Robert D.(1984). Childhood social adjustment, adolescent status, and young adult mental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ist, 54(4): 595-602.

Rusbult, C. E. (1980). Commitment and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6, 172-186.

Rusbult, C. E. (1983). A longitudinal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The development (and deterioration) of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 heterosexual involvement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101-117.

Smith, Ann (2010). 7 signs yourfriendship is in trouble. Psychology Today.

Vaquera, Elizabeth, Kao, Grace (2008).Do You Like Me as Much as I Like You? Friendship Reciprocity and Its Effects onSchool Outcomes among Adolescent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7(1): 55-72.

Wellman, Barry & Wortle, Scot(1990). Different Strokes from Different Folks: Community Ties and Social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6 (3): 558-588.

配資上海裝修辦公室裝修辦公室設(shè)計上海別墅裝修辦公室裝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