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的頭號殺手之一1,其中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最常見的癌癥,超過70%的病例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50%以上的病例發(fā)生在東亞。在亞洲,胃癌是繼乳腺癌和肺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見癌癥,也是繼肺癌之后的第二大癌癥死亡原因。雖然胃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在亞洲許多國家呈緩慢下降的趨勢,但其仍然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2, 3。而且胃癌也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甚至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年輕人也可能被胃癌盯上4。
隨著人口老齡化,惡性腫瘤發(fā)病逐漸增長。那么,我們有沒有好的辦法降低胃癌發(fā)生的風險,或是在胃癌發(fā)生的早期發(fā)現(xiàn)它?
有!還真的有!
那就是進行規(guī)范的胃癌篩查!
胃癌篩查與監(jiān)測
胃癌篩查方式分為兩類:(1)化驗檢查;(2)內鏡檢查。
檢查類型 | 檢查方式 |
化驗檢查 | 腫瘤標志物(CEA、CA199等)、尿素呼氣試驗(UBT)、Hp抗體、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檢測、胃泌素-17(gastrin-17,G-17)檢測 |
內鏡檢查 | 電子胃鏡、磁控膠囊胃鏡、高清內鏡精查、超聲胃鏡 |
胃癌目標人群分級
在胃癌風險人群中,年齡、性別、Hp抗體、PG、G-17是與胃癌發(fā)生最相關的5個因素,分別予以不同的分值,可反映胃癌的發(fā)生風險。根據(jù)分值可將分為3個等級:
胃癌篩查目標人群分級
級別 | 評分 | 風險 | 推薦篩查手段 |
Ⅰ級 | 17~23分 | 極高 | 強烈推薦胃鏡檢查 |
Ⅱ級 | 12~16分 | 有一定風險 | 推薦胃鏡檢查 |
Ⅲ級 | 0~11分 | 一般 | 定期隨訪 |
新型胃癌篩查評分系統(tǒng)
注:G-17為血清胃泌素17,Hp為幽門螺桿菌,PGR為胃蛋白酶原比值
胃癌篩查流程
通過胃鏡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胃癌高危因素如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可以診斷癌前病變如胃粘膜萎縮、腸化并給予藥物治療與微創(chuàng)治療,此外,胃鏡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極早期胃癌,進行微創(chuàng)切除或外科手術根治。
如果我們及時進行胃鏡檢查,就可以發(fā)現(xiàn)并處理胃癌高危因素及癌前病變,避免進展為胃癌,即便得了胃癌,也能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目前國內已經(jīng)廣泛開展無痛胃鏡,讓患者在睡眠中完成胃鏡檢查,夢醒之時,甚至不知道已經(jīng)做完胃鏡。
上面這些指南、流程看上去比較復雜,具體到每個人情況可能不一樣,有需要的人可咨詢正規(guī)醫(yī)院腫瘤內科、消化內科、胃腸外科,尋求專業(yè)的幫助。
規(guī)范的胃癌篩查讓我們免于胃癌的威脅!我們的宗旨是:如果癌癥不可避免,那么我們應盡可能早期發(fā)現(xiàn)癌癥。
參考文獻:
1.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Lancet. Sep 28 2019;394(10204):1145-1158. doi:10.1016/S0140-6736(19)30427-1
2.Rahman R, Asombang AW, Ibdah JA.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in Asia. World J Gastroenterol. Apr 28 2014;20(16):4483-90. doi:10.3748/wjg.v20.i16.4483
3.de Martel C, Forman D, Plummer M.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Jun 2013;42(2):219-40. doi:10.1016/j.gtc.2013.01.003
4.Wang Z, Xu J, Shi Z,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of gastric cancer in young patients. Scand J Gastroenterol. Sep 2016;51(9):1043-9. doi:10.1080/00365521.2016.1180707
5.國家消化系統(tǒng)疾病醫(yī)學研究中心,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中華醫(y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等. 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草案)(2017年,上海).中華健康管理學志,2018,1(1):8-14.
吳祥元 教授、主任醫(yī)師
中山三院內科副主任、腫瘤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門診:周三上午(特診)
醫(yī)療專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肝膽道腫瘤和惡性淋巴瘤,在腫瘤的化學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和支持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對疑難復雜病例的處理有較深的造詣。
魏波 主任醫(yī)師
中山三院院長助理、外科副主任
門診:周三上午、周四上午(天河院區(qū))
醫(yī)療專長:擅長胃腸道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肛腸疾病、疝的外科治療。
楊逸冬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三院消化內科
門診:周三上午(蘿崗院區(qū))、周四下午(天河院區(qū))
醫(yī)療專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肝硬化及肝癌的精準診治,肝膽胰介入性超聲內鏡診療。擅長肝硬化、肝癌、酒精肝、脂肪肝、胰腺癌、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診治,以及肝膽胰疾病的超聲內鏡診療、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的內鏡治療、消化道出血的內鏡介入治療。
胡波 主任技師
中山三院檢驗科主任、臨床檢驗中心主任。
醫(yī)療專長:主要從事肝臟疾病及腫瘤疾病的相關研究以及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fā),擅長臨床免疫學檢驗及分子診斷等技術。
李星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三院腫瘤內科
門診: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天河)
醫(yī)療專長:從事腫瘤內科學專業(yè)十余年,有全面的腫瘤內科專業(yè)基礎知識,熟悉腫瘤化療、靶向治療前沿進展,主要研究方向為鼻咽癌和頭頸部腫瘤的綜合治療和腫瘤免疫。
撰稿:陳潔 李星(腫瘤內科)
編輯:葉張翔
初審:甄曉洲
審核:周晉安
審定發(fā)布:吳京洪 戎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