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十六國 大夏 用白骨筑城落下暴君名聲,但對后世影響卻不容忽視

大夏是南匈奴屠各種鐵弗部族人赫連勃勃建立的政權,史稱“胡夏”。定都統(tǒng)萬城,十六國時期最后出現(xiàn)的一個政權。

赫連夏政權從赫連勃勃公元407年稱天大單于算起,到公元431年北魏的屬國吐谷渾赫連定止,僅存在了二十四年。

大夏國極盛時期的版圖,東到黃河、西逾隴山,南達秦嶺,北越河套,據(jù)有今陜西關中、陜北的全部和甘肅、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

一、夏武烈帝——赫連勃勃

匈奴族人,十六國時期大夏國的創(chuàng)建者,公元407~425年在位。

勃勃胸有大志,驍勇善戰(zhàn),且諳用兵策略。他想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勢力,與后秦、后燕、后魏等爭雄稱霸。經過在朔方十年左右的準備,他的部下兵強馬壯。公元407年初,勃勃率領三萬騎兵,假裝在高平川打獵,以偷襲手段攻殺了他的岳父破多羅沒弈于,吞并了其部眾,占據(jù)了高平川這塊肥美的土地。這年六月,他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立年號為“龍升”,設置百官,與中原其他割據(jù)王朝相抗并立。

勃勃稱王后,有人建議他定都于高平,可是他沒有采納這個意見。他深知自己初創(chuàng)立業(yè),力量弱小,難以對付后秦姚興的攻擊。他并不固守高平,而是采取了流動游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不斷出兵侵擾后秦嶺北的城鎮(zhèn),突擊奔襲后秦的軍隊,在運動中消滅后秦軍隊的有生力量,蠶食后秦的疆土。

他善于聲東擊西,攻敵不備,在與后秦軍作戰(zhàn)中常常獲勝。姚興派遣大將齊難領兵討伐勃勃,反被他打得大敗,俘其二萬人馬。他在攻取定陽時,坑殺了后秦士卒四千多人;襲取安定時,俘獲四萬五千人馬;攻下杏城后,又坑殺后秦士卒二萬余人。到公元416年姚興病死時,勃勃已攻占了后秦嶺北的大部分郡縣。

公元416年,東晉劉裕乘姚興病死后,后秦內亂之機,率大軍攻后秦。這時,勃勃看到后秦必然滅亡的趨勢,而且估計劉裕滅秦之后必然南返,他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于是,勵兵秣馬,休養(yǎng)士卒,積極準備南下。

417年,劉裕攻破長安,后秦滅亡。劉裕留兒子劉義真鎮(zhèn)守咸陽,自率大軍返回江南。勃勃立即南下攻長安,很快打垮了東晉軍隊,占領了長安。

418年,勃勃在長安東郊的灞上稱皇帝,改年號為“昌武”,定都于統(tǒng)萬城(在今陜西靖邊縣東北白城子),以長安為南都,命太子赫連璝錄南臺尚書事,坐守長安,自己仍北返統(tǒng)萬城。

這時,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版圖,東到黃河、西逾隴山,南達秦嶺,北越河套,據(jù)有今陜西關中、陜北的全部和甘肅、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

赫連勃勃粗暴兇殘,濫殺成性。就連他的大臣,他稍不如意,也立即殘殺,為他打造兵器的匠工,竟被他殺死數(shù)千人。公元413年,他強征嶺北各族百姓十萬人,為他修筑統(tǒng)萬城。此城城墻高十仞【注:古代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為一仞】,墻基厚三十步,頂部寬十步,是用蒸熟的黃土夯實筑成。史書形容此城墻的堅硬程度“其堅可以礪(磨)刀斧”。歷經一千五百多年的風雨侵蝕,現(xiàn)在統(tǒng)萬城的遺址上仍可以看到該城墻的殘垣。為修此城,死傷的百姓不計其數(shù)。

公元425年八月,赫連勃勃死亡,時年44歲,葬嘉平陵,廟號世祖武烈皇帝。

二、夏廢帝——赫連昌

十六國時期胡夏第二位皇帝,夏武烈帝赫連勃勃第三子

赫連勃勃在奪取了長安之后,夏國疆土面積達到46.8萬平方公里,南界秦嶺,東戎蒲津,西收秦隴,北薄于河,國勢達到全盛。由于赫連夏政權窮兵黷武,雖然據(jù)有了廣袤的土地和人口、牲畜,但還是支撐不了連年的戰(zhàn)爭消耗。加之赫連勃勃晚年昏聵,聽信讒言,廢長立幼,導致兄弟間手足相殘,先是大兒子太子赫連璝殺了二弟酒泉公赫連倫。緊接著,三弟太原公赫連昌又殺了哥哥赫連璝。赫連勃勃聞訊后悲憤不已,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封赫連昌為太子。這次太子之爭連損夏國兩根頂梁柱,使夏政權大傷元氣,也為日后被北魏所滅埋下了伏筆。

425年,赫連勃勃去世,赫連昌繼位,改元承光。

公元428年5月,北魏拓跋燾攻陷都城統(tǒng)萬和其他許多城邑。赫連昌領兵反擊,在戰(zhàn)斗中因馬失前蹄被北魏軍生俘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拓跋燾見他儀存魁偉,精于騎射,就收降他,封為會稽公,并將其妹始平公主嫁給他,居住于西宮門內。不久,拓跋燾又封他為昌秦王。

太武帝常常讓赫連昌侍從在自己身邊,兩人單獨打獵,兩馬相并追逐麋鹿,深入高山危谷。赫連昌一向享有勇猛的威名,太武帝手下的將領們都認為太武帝不可這樣做。太武帝卻說:"天命自有定數(shù),有什么可畏懼的呢!"所以對赫連昌仍然親近,跟當初一樣。

公元434年,赫連昌企圖復國,借機逃出平城,西奔故土,在河西遭阻截,陣亡。

三、夏末帝——赫連定

武烈帝赫連勃勃第五子,廢王赫連昌之弟。十六國時期胡夏第三位皇帝,亦是末任君王。

赫連勃勃在位時,赫連定被封平原公,鎮(zhèn)守長安。

公元426年,北魏大舉攻夏,赫連定與北魏軍對峙于長安一帶。次年,胡夏都城統(tǒng)萬(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陷落,赫連定逃往上邽(今甘肅天水)與赫連昌會合,被進封平原王。

公元428年,北魏攻上邽,赫連昌被擒,赫連定逃奔平涼(今甘肅平涼),繼皇帝位,改年號勝光。此時的胡夏已局促一隅,情勢窘迫,不復當年,因此欲與正在北伐的南朝宋結盟,北魏得到消息后決定一舉滅夏。

公元431年,一路敗退的赫連定無路可退,遂向西攻滅為北涼所逼情勢更加窘迫的西秦。數(shù)月后欲再攻北涼,于半渡黃河時,被吐谷渾首領慕容慕璝派軍襲擊,赫連定被俘。大夏滅亡。

公元432年,赫連定被吐谷渾送往北魏,北魏將其處死,葬處不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統(tǒng)萬城之戰(zhàn)
大夏石馬:跨越千年的神駿
中國朝代大事記——東晉十六國之胡夏
南北朝的開始—北魏戰(zhàn)爭狂人一統(tǒng)北方
一口氣看完五胡十六國之胡夏24年歷史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tǒng)一北方的戰(zhàn)爭過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