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后人對于大明的總結,終大明一代,也基本做到了這樣,即便他們最衰微的時代,也不像外部勢力低頭。再不務正業(yè)的皇帝,也做到了寸寸山河寸寸金。今天呢,老馮給大家總結一下,大明發(fā)出的華夏最強音。
朱元璋征漠北之戰(zhàn) 主帥: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等
我叫明太祖,人狠話不多
朱元璋是義軍出身,他骨子里就有一個不服輸,唯我獨尊的性格,所以這個可愛的開國皇帝眼里揉不得沙子。為了給大明贏得生存空間,讓北疆安定,朱元璋稱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消除北元的威脅,所以從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朱元璋派徐達、馮勝為將軍,進行第一次北征,大獲全勝。洪武五年第二次遠征,左路徐達,右路藍玉,左路大獲全勝,右路輕敵冒進失?。缓槲涫?、十四年第三次第四次遠征,北元勢力被趕入茫茫大漠。洪武二十年藍玉率軍進行第五次遠征,徹底解決了北元的威脅。
明成祖北伐 主帥:朱棣、丘福、朱高煦
最會打仗的朱棣
得位不正的朱棣,老馮并不喜歡,但是他對于我們的邊疆穩(wěn)定確實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朱棣但凡用兵,必定親征,且時間很長,成果很大。永樂八年,蒙古分部韃靼讓老朱打得無可奈何,稱臣納貢;永樂十二年,瓦剌馬哈木部讓成祖打得大??;二十年,成祖出擊阿魯臺部,燒其輜重,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馬哈木子)附逆阿魯臺,擊敗之;二十一年,親征阿魯臺,瓦剌王子也先投降,大勝;二十二年,韃靼犯邊,朱棣北伐,在北伐途中病逝。老皇帝得位不正,但是一生征戰(zhàn),真正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土木堡之變 主帥:朱祁鎮(zhèn)
也先俘虜朱祁鎮(zhèn)
明朝最恥辱的皇帝是誰?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是朱祁鎮(zhèn),這位明朝唯一兩次在位、唯一兩個年號的皇帝,創(chuàng)造了中原歷史上最大的恥辱,以50萬大軍(實際二十萬)全軍覆沒的代價,讓自己成了中原歷史上的又一個俘虜皇帝。不過老朱在瓦剌的兩年,只是沒有人身自由,并沒有受到太大的為難。還和也先的弟弟孛羅成了把兄弟,我中原皇帝的人格魅力絕不一般。注意,雖然土木堡之變我中原大敗,但是奸臣王振被老將樊忠一錘掄死。
明葡之戰(zhàn) 主帥:汪鋐
明葡之戰(zhàn)
1521年,明朝與葡萄牙爆發(fā)戰(zhàn)爭。這是世界史進入近代之后,東西方文明的第一次碰撞,葡萄牙以澳門為基地圖謀向內陸擴張,雙方參戰(zhàn)兵力明軍4000人,葡萄牙軍700-800人。直到1526年以明軍勝利而告終,但是給明朝的眾多高層敲響了警鐘,他們開始重視發(fā)展火器。明朝的火器直到明亡時也處于很高的水平。
明倭之戰(zhàn) 主帥:戚繼光、俞大猷、胡宗憲
威武霸氣戚家軍
這是比較著名的戰(zhàn)爭了。戚繼光的功勞自不必說,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發(fā)明的鴛鴦陣與狼銑是當時獨步天下的冷兵器。戚繼光臺州抗倭,九戰(zhàn)九捷。而我們所不熟悉的俞大猷,嘉靖三十一年,開始與倭寇作戰(zhàn),人稱“俞家軍”,與戚繼光并稱為“俞龍戚虎”。一直到1566年倭寇威脅基本不存在,倭寇從此龜縮日本近30年不出。
萬歷援朝戰(zhàn)爭 主帥:李如松、邢階
1592年,日本大名豐臣秀吉統(tǒng)一日本,自稱關白。開始覬覦大名領土,他殺掉了萬歷派去的使臣,從仁川登陸,嚇退朝鮮仁祖。萬歷帝派李如松與邢階率領15萬大軍援朝,1592年-1594年三戰(zhàn)三捷,豐臣秀吉退兵,一年之后卷土重來,第二次萬歷抗日開始,1597年,明軍和朝鮮軍隊勝利,豐臣秀吉在一片抑郁中身亡。
明金戰(zhàn)爭 主帥:祖大壽、李如松、袁崇煥等
薩爾滸之戰(zhàn)
1616年受不了明朝壓迫的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以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鎧甲起兵反明。已經進入遲暮之年、30年不上朝的萬歷,也開始在朝堂上大發(fā)雷霆,不過從此時開始明朝長期不做兵備的軍隊并不是八旗軍的對手。最著名的是薩爾滸之戰(zhàn),明朝主動發(fā)起了進攻,而且經過了近一年的備戰(zhàn),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員和物資,結果吃了敗仗,明朝全局失敗。從此之后,明朝對后金完全出于守勢,一直持續(xù)到明朝滅亡。
總體來說,老馮還是比較喜歡明朝的,他們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對我中華大地的貢獻巨大的,即便是被賤民所滅的崇禎帝,也留下了“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任爾分戮朕尸勿傷我百姓一人?!彼赖臅r候還為百姓想,此皇帝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