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外出務工,三個未成年兒女獨自留守在家
學齡兒童無人監(jiān)護 家長是否違法
■郭茂林 陽明 本報記者 呂秋 文/圖
早上7點,11歲的留守女孩王素悄悄起床,然后梳洗、生火、做早餐。她牢牢記著爸爸媽媽去山西前的叮囑——“爸媽外出時,你要照顧好弟弟妹妹,不能讓他們餓著,凍著,更要管好他們的安全和學習。”
王素家住宜賓縣孔灘鎮(zhèn)萬家村。幾年前,王素父母離開家鄉(xiāng)外出打工,留下三個兒女獨自在家,雖然臨近的13戶人家全是王姓,但其中并沒有王素的親戚。距離王素最近的外婆也在鄰村,只能隔幾天過來看一次。擔心孩子花錢沒有計劃,父母每季度把生活費寄到外婆家,由外婆為孩子們購置生活必需品。
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里,大姐王素成了一家之主。做飯、洗衣、檢查功課……王素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顧弟弟妹妹和打理家務的重擔。
因為回家路費昂貴,王素的父母僅在過年時回家看望幾個兒女。長期的別離讓孩子們十分想念父母,“弟弟有時睡夢中都在喊‘媽媽’。不過我們都理解爸爸媽媽,知道他們是為了這個家才出去打工。想他們了,我們就忍著,時間久了,也就慢慢習慣了。”王素的口氣成熟得不像一個才11歲的孩子。
●聲音
王素父母:孩子很懂事,我們很放心
母親郭逢真:外出打工是為了掙錢養(yǎng)家,回家路費昂貴,也耽誤時間,沒有特殊情況我們不會輕易回家。一般是農歷年底回家和孩子們團聚,開年后再出去打工。王素和二妹都很懂事,老幺雖然比較調皮,但也還聽話,即使我們大人在家,掃地、煮飯、洗衣服等家務活基本上是王素三姐弟在做。再說有學校老師的精心照看,我和老公在山西都很放心。
學校校長:最好留父母一方在家
宜賓縣孔灘鎮(zhèn)草堂片區(qū)校校長劉強: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這種隔代教育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是不利的。許多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直接的管理與教育,且老年人除了管他們的吃穿外,其余幾乎無能為力。許多孩子比較放任自流,品德、學習逐漸下降。此外,單家獨戶的留守兒童就很難保證安全。如果夫妻中留下一人在家看管孩子,一人外出打工則更好。
宜賓縣孔灘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吳強:從另一方面看,部分比較懂事的留守兒童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學著操持家務,有的還承擔著照顧弟妹的重擔,這有利于孩子的鍛煉成長,比如像王素這樣的孩子就很不錯。
●關注 省婦聯:必須確定臨時監(jiān)護人 兒童工作部部長錢曉蓉:孩子這么小,家長都在外打工,爺爺奶奶也不能在身邊照顧孩子,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對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jiān)護職責的,應當委托有監(jiān)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jiān)護。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應該由當地政府出面,跟孩子的父母取得聯系,確定第三方作為孩子的臨時監(jiān)護人。如果能夠將孩子委托給姨媽或者叔叔伯伯之類的親屬代為照顧,是比較合適的解決辦法。 若因條件限制而無法確認臨時監(jiān)護人,可以考慮學校寄宿制度,上學時讓孩子們住校,寒暑假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住。如果連學校寄宿也沒法滿足,那么父母是否可以帶著孩子們到異地打工?就算不能全部帶走,也可以帶走其中一兩個,剩下的孩子可以交由爺爺奶奶照顧。 針對留守兒童,婦聯也一直在做相關工作,遂寧市的“代理媽媽”工作就做得很好。簡單來說,就是由婦聯牽線,愛心家庭與留守兒童結對幫助,在寒暑假的時候,代替留守兒童的父母給予孩子親情上的補償。這樣的做法可以借鑒。 團省委:馬上了解情況加以解決 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長李靜: 四川是勞務輸出大省,留守兒童也相對較多,不過像王素這種情況還是少見。一般的留守兒童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很少有小孩單獨生活的情況。雖然王素外婆偶爾過來看望孩子,但是無法保證孩子的安全。 針對留守兒童,團省委在許多行政村組建了“留守學生之家”,依托當地的學校和師資力量,開展寒暑假的活動。不過對王素這種情況而言,僅是解決寒暑假的監(jiān)護問題,意義不大。我們將馬上聯系當地團委了解情況,爭取通過志愿者“一幫一”的形式,確保這三個孩子的生活學習順利進行,最重要的是要確保孩子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