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日本的浪人武士組織侵犯中國沿海,這些日本人和中國一些海盜聯(lián)合起來組成了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 倭寇,現(xiàn)在很多人說倭寇其實是中國人組建的日本人在其中不過是打雜的之類的話,純粹是胡說瞎說亂說的,倭寇實質(zhì)上是日本大名的家臣和一些流浪的武士組織起中華民族的一些敗類的強盜組織。我扣在中國沿海肆虐數(shù)百年,中國沿海地區(qū)無不遭受著巨大的損失和妻離子散的悲劇。
在我們的歷史書上,戚繼光和俞大猷奮起練兵,剿滅倭寇,美名流傳于后世,但是還有一個人的名字卻被我們忘記了,他舉薦戚繼光俞大猷,勤奮練兵,為剿滅倭寇委曲求全這個人就是胡宗憲,時任浙直總督,并且還管著福建等地的軍務(wù),一時之間整個大名江山的東南半壁全在這個人的手里。可以說作為抗倭名將來說,胡宗憲當(dāng)之無愧的應(yīng)該占得一個高位,但是現(xiàn)實呢,現(xiàn)實中我們能夠了解比較多的這個人的故事,還是一個貪官,被海瑞狠狠的教訓(xùn)了一頓。那么為什么這個人的形象竟然相差那么多呢。
明朝貪官多嗎?很多,非常多,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無人不貪,像海瑞那種不貪的人太少了,但是說起來胡宗憲也是貪污的,整個大明王朝的東南都在他手里,所以他貪得很多。但是我們不得不說,他貪污的費用一部分用在了剿滅倭寇,一部分用在了賄賂上官以求他們不添亂上,說起來都是貪污,卻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實就像現(xiàn)在頗得贊頌的戚繼張居正這些人也是貪污受賄的。
那么現(xiàn)在看來胡宗憲貪污絕對不是他被貶斥被攻訐的原因,那么胡宗憲為何被人抹殺甚至是被人打擊呢,這件事其實也還是明朝的或者說是歷朝歷代都有的一個大特色那就是——黨爭,黨政歷代都有。明代的黨爭在歷史上也是出了名的。而胡宗憲恰恰是嚴嵩的人。胡宗憲當(dāng)年為了抗倭,不得不投靠了趙文華,這趙文華是嚴嵩的干兒子,是嚴黨的核心人物,等到嚴黨被打壓下去徐黨上臺以后,自然就是打擊報復(fù)了。明代黨爭可不管你這個人是不是真心投靠,是不是有功勞是不是十惡不赦,只要你不是這一拍派系的,那么就得打壓。胡宗憲是嚴黨,所以不管胡宗憲這個人有大功勞,也是要打擊的,本來是要殺他的,結(jié)果皇帝判了他接職回鄉(xiāng),按理說就應(yīng)該算了吧,但是即使如此他的政敵也不愿意放過他,在他回鄉(xiāng)兩年以后,還是被人找了個由頭下獄了,在獄中胡宗憲上疏自辯但是沒有結(jié)果,最終胡宗憲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的詩句以后自殺身亡。一代名將最后落得這個下場,也難怪明朝不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