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位于意大利半島中西部,臺伯河下游平原的七座小山丘上,為意大利首都,也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羅馬是古羅馬帝國的發(fā)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稱為“永恒之城”和“七丘城”,1980年羅馬歷史城區(qū)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佛羅倫薩與羅馬同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直譯為“百花之城”,中國舊譯名“翡冷翠”,佛羅倫薩曾是意大利的首都,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
羅馬
羅馬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臺伯河(Tiber)穿城而過。
根據(jù)古羅馬傳說,羅馬城的締造者羅慕洛(Romulo)和勒莫(Remo)是戰(zhàn)神馬爾斯(Mars)的孿生子,這對雙胞胎被拋棄在臺伯河(Tiber)中。落水嬰兒沖到岸邊后,帕拉蒂諾山上的一只母狼用奶汁將他們哺喂成活,又被一位牧羊者養(yǎng)育成人,這兩個男孩就是羅馬城的奠基人,而“羅馬”這個名字就來自于羅慕洛。
羅馬也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駐地。
羅馬本身的城市建筑較為分散,但大多數(shù)景點集中在歷史中心附近。
臺伯河西岸則為梵蒂岡城和特拉斯特維萊。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于公元312年,是羅馬城現(xiàn)存的三座凱旋門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為慶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徹底戰(zhàn)勝他的強敵馬克森提,并統(tǒng)一帝國而建的。
凱旋門是一座三拱凱旋門,高21米,面闊25.7米,進深7.4米,橫跨在道路中央,顯得形體巨大。據(jù)說當年拿破侖來到羅馬,對這座凱旋門大為贊賞,這座凱旋門也成為法國巴黎凱旋門的藍本。
古羅馬斗獸場(Colosseo)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是古羅馬帝國標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整個斗獸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分為5層。
底層地面有80個出入口,其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斗士從何處出入,在哪里休息,猛獸關在哪里,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纱_保在15-30分鐘內,讓場內觀眾安全退場。
“何時有Colosseo,何時就有羅馬,當Colosseo倒塌之時,也是羅馬滅亡之日?!绷_馬斗獸場自從誕生的那天起直到今天仍然是羅馬的象征。
帕拉蒂尼山是傳說古羅馬建城傳說的地方,現(xiàn)已成為羅馬市內最古老的遺址公園,北部是雄偉壯麗的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南面是寬闊浩大的馬西莫競技場(Circo Massimo)
既有史前人類遺跡,又有古代共和時期居民住宅遺址,還有帝國時代的皇宮廢墟。
羅馬的第二座凱旋門——提圖斯凱旋門,這個凱旋門的后邊就是古羅馬遺址。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位于羅馬的中心,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240米,是古羅馬時代戰(zhàn)車競技場的遺跡,現(xiàn)在還能看到北側的建筑有一個弧度,那是跑道轉彎的痕跡。
納沃納廣場看點是三座著名的噴泉,多數(shù)游客都是為它們而來。尼普頓噴泉位于廣場北端,博爾塔作品。尼普頓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即希臘神話中的波塞冬。
四河噴泉位于廣場中央,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畫家的貝爾尼尼作。品。四個人像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地理學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條大河。
非洲的尼羅河(頭部遮住,因為當時源頭尚未發(fā)現(xiàn))
亞洲的恒河(人物呈輕松狀)
美洲的拉普拉塔河(禿頭作旋轉狀)
歐洲的多瑙河(轉身要穩(wěn)住方尖碑)
納沃納廣場的南端是1653年貝爾尼尼增加了摩爾人雕像后的摩爾人噴泉,被放置在玫瑰色大理石噴泉池中。
圣阿格尼絲教堂位于廣場中段,波羅米尼作品。教堂正立面可稱為巴洛克風格裝飾藝術的典范。
羅馬萬神殿公元前27年興建、公元120年重建的萬神殿 ,被米開朗基羅贊嘆為“天使的設計”。由于公元608年它被獻給教會作為圣母的祭堂,成為羅馬時代獨創(chuàng)的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
埃及運來的方尖碑
萬神殿正面的16根圓柱讓人聯(lián)想到古希臘建筑,殿堂建造比例協(xié)調。
青銅大門高7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門。
整個殿堂內沒有一根柱子,殿頂圓形曲線形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與地相接,成為建筑史上的奇跡。
頂部覆蓋著一個直徑達43.3米的穹頂,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間最大的穹頂。穹頂?shù)淖罡唿c也是43.3米,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于采光。
萬神殿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是偉人的公墓,這是萬神殿的主祭壇。
為意大利統(tǒng)一作出了貢獻的埃曼紐爾二世的陵墓。
偉大的拉斐爾就安靜的躺在這里。拉斐爾(Raphael)是意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后三杰中最年輕的一位。
科隆納廣場(PIAZZA COLONNA)也稱圓柱廣場,因廣場上矗立的高大的科隆納記功圓柱而聞名。
廣場西側的基季宮(Palazzo Chigi)是現(xiàn)在的意大利總理府,所以人們稱它為“中心的中心”。
圓柱叫馬可奧里略圓柱,為了紀念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61年-180年在位)而建造,柱高29.60米。馬可·奧里略是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最后一個皇帝,著有《沉思錄》傳世。
特萊維噴泉別稱“少女噴泉”,但它最著名的名字還是“許愿池”。早在公元前19年,這座噴泉就是古羅馬人將貞女泉引進羅馬城水道的終點。
“特萊維”拉丁文意思三岔路口,因為噴泉前面有三條路向外延伸。噴泉背景看似凱旋門,中間圓拱門下站著海神波塞冬,他駕馭著馬車拉著碩大的貝殼,并指揮著兒子特里同控制烈馬。
關于許愿池還有個傳說——游客只要背對許愿池將硬幣拋入池中,便有機會再次訪問羅馬,愛情也會永恒。
羅馬的“許愿池”每天游人如織,許愿的方式為背對水池,右手拿著硬幣從左肩上方向后連續(xù)往水池投三枚硬幣。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在電影《羅馬假日》放映后聞名于全世界。
沿著羅馬帝國大街行走
沿著羅馬帝國大街行走,走向羅馬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
在斗獸場已經(jīng)見到過威尼斯廣場的身影。
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是威尼斯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筑,又叫維托里安諾意大利統(tǒng)一紀念堂。
紀念堂建筑物兩側頂端矗立有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建筑物臺階下的兩組噴泉分別代表意大利的第勒尼安海和亞得里亞海。中央騎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統(tǒng)一大業(yè)的維克多·埃曼努埃爾二世。
從羅馬驅車270KM,到達歐洲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至今仍保持著古羅馬時期的建筑格局:阿諾河橫貫佛羅倫薩市內,兩岸跨有7座橋梁,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所宮殿和大小教堂。
佛羅倫薩最為輝煌的時期要數(shù)文藝復興,當時聚集在這里的名人如達·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多納泰羅、喬托、莫迪利阿尼、提香、薄伽丘、彼德拉克、瓦薩里、馬基亞維利等。
正是有了這些如雷貫耳的藝術家們創(chuàng)造了大量閃耀著文藝復興時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繪畫作品,佛羅倫薩才成為了文藝復興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歐洲藝術文化和思想的中心。
莊嚴雄偉的圣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世界第四大、意大利第二大教堂。它是文藝復興的第一個標志性建筑,是佛羅倫薩的象征。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主座教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總高107米,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從這座大教堂開始,歐洲建筑正式從哥特時代進入文藝復興時代。
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筑家布魯內列斯基(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筑的楷模。
采用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綠色大理石和瑪雷瑪?shù)姆奂t色大理石所拼砌的教堂外立面,在1871年到1887年才竣工。
這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八角形建筑是圣喬瓦尼洗禮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建成后,這里成為給兒童施洗地點,但丁就在這里受洗。
洗禮堂共有3扇青銅的大門。
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制作。
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此為復制品,真品藏于大教堂博物館)。
喬托鐘樓位于圣母百花大教堂旁,面對圣喬瓦尼洗禮堂,整體呈正方形,由文藝復興早期的巨匠喬托設計。
鐘樓內有414級臺階通往頂端,那里可以俯瞰佛羅倫薩舊城的全景。
佛羅倫薩市政廣場是意大利最美麗廣場之一,又稱領主廣場,其四周的建筑和廣場上的藝術作品使之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露天美術館。
在古羅馬時期這里已經(jīng)是一個中心廣場,那時周圍是劇院、浴室和染坊。它是這座城市千百年偉大歷史的焦點和見證,至今仍是佛羅倫薩的政治中心。
廣場中間位置是文藝復興后期雕塑家詹波隆那(Giambologna)1587年創(chuàng)作的美第奇大公科西莫一世騎馬雕像。
這是佛羅倫薩第一尊大型騎馬雕像。
維琪奧宮(Palazzo Vecchio),美第奇家族的住所,塔高達94米且頂上有引人注目的垛口。
維琪奧宮的拐角前,傳出潺潺水聲的是阿曼納蒂1575年完成的作品——海神噴泉。
維琪奧宮也稱為市政廳,這個古老的宮殿現(xiàn)在作為市政廳仍在使用。
維琪奧宮的入口兩側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一邊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的復制品。另一邊是巴齊奧.邦迪奈利1533年完成的雕塑《海格力斯和凱克斯》(Hercules and Cacus)。這是希臘神話中的兩個人物,海格力斯是大力神,凱克斯是一個會噴火的盜賊。
入口上方,兩側的鍍金獅子守護著中間的大理石碑,上面用拉丁文寫著“耶穌基督,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雕塑右側是著名的烏菲茲美術館,以收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其他各畫派代表人物,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丁托列托、倫勃朗、魯本斯、凡·代克等作品而馳名,可惜我們沒有時間入內參觀。
傭兵涼廊也稱為“蘭齊敞廊”。由面向街道敞開的三個寬拱組成,圓拱支撐在科林斯簇柱之上。美第奇家族經(jīng)常在涼廊上面觀看廣場上的典禮。
涼廊內陳列著眾多雕刻作品,簡直就是一個藝術博物館。
本韋努托·切利尼幾乎花了十年時間的名作、希臘神話故事《珀耳修斯高舉美杜莎的頭》。
希臘神話故事《墨涅拉俄斯扶起帕特洛克羅斯的身體》
詹波隆那的杰作《劫奪薩賓婦女》
皮歐.費迪作品:古希臘神話特洛伊戰(zhàn)爭中《強奪波呂克塞娜》
維琪奧王宮也叫舊宮,內部令人目不暇接的藝術品和壁畫,都是美第奇家族的私人收藏。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位直系后裔安娜·瑪麗亞美第奇生前留下遺言:“將美第奇家族的所有收藏品都留在佛羅倫薩,向公眾開放展出?!彼龑⒓易逅械牟仄范季栀浗o了政府,其中許多珍品留在舊宮,因而被稱為佛羅倫薩皇家博物館。
五百人大廳是舊宮最富麗堂皇的房間,長52米,寬23米,曾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
大廳保留著16世紀的裝飾風格。
兩側墻壁掛有12幅大型巨幅油畫,是由建筑家、畫家喬爾喬.瓦薩里及其助手繪制。這是《瑪西亞諾之戰(zhàn)》,壁畫后面隱藏了寫真版的《達芬奇密碼》。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名作“勝利”。這幅英雄的惶恐之像,這個折了翅膀的勝利之神,是米開朗基羅的全部作品中永遠留在工作室中的唯一作品。
佛羅倫薩標志獅子雕像。
維琪奧王宮雕塑
維琪奧王宮壁畫
維琪奧王宮壁畫
維琪奧王宮壁畫局部放大
維琪奧王宮壁畫
宮內大理石鑲嵌的柜子,講解員說這些大理石來自遙遠的印度。
文藝復興時期的市政廳廣場
維琪奧王宮名畫
美第奇家族的族徽隨處可見,族徽上的圓點,有人說這個家族經(jīng)營藥材起家,代表藥片;也有人說代表這個家族金融事業(yè)發(fā)達的錢幣。
但丁死后的石膏面部塑像
三樓百合花廳的四壁裝飾著藍底金色百合花圖案,雖然比二樓500人大廳小很多,但更覺得華貴和精美絕倫。
女主人的精致臥室,與之比鄰的是主要由她使用華貴無比的廳堂。
天花板由喬瓦尼·達瑪亞諾和佛朗喬內所做。
百合花廳壁畫
多納太羅最杰出的代表作《朱迪思和荷羅孚尼》(1455),修復后被安放在百合花廳供公眾欣賞。
華貴的廳堂擺放著古老地球儀,走進房間,整整一大屋子四周擺滿柜子,柜子門上全部繪制著古老的世界地圖。
這座藝術殿堂無論是雕塑還是繪畫都堪比凡爾賽宮,文藝復興在這里得到了真實的展現(xiàn)。
佛羅倫薩圣十字大教堂是圣方濟各教派最大的教堂。
教堂內有一些佛羅倫薩重量級名人的紀念碑和陵墓,如但丁、米開朗基羅、伽利略、馬基維利、羅西尼等等。
佛羅倫薩古城保存得特別好,只有當?shù)鼐用竦能嚳梢蚤_進去,所以游客主要靠走,漫步其間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老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