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JACC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沒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健康”中年人中,近50%存在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冠脈鈣化等病變,而且30%有多部位斑塊。根據(jù)分析,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的LDL-C閾值水平約50~60 mg/dl。
本研究中,“健康”的中年人定義為不吸煙、無高血壓(血壓<140/90 mmHg)、空腹血糖<126 mg/dl、總膽固醇<24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16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于40 mg/dl,體重指數(shù)也在正常水平。
作者認為,在這樣一個即使是健康中年人,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仍與年齡、男性和LDL-C獨立相關(guān),突出了LDL-C在疾病早期的關(guān)鍵作用。
研究中,還有740名人達到最佳“健康”狀態(tài),即血壓<120/80 mmHg、空腹血糖<100 mg/dl、糖化血紅蛋白<5.7%、總膽固醇<200 mg/dl。
最佳“健康”狀態(tài)者中也有37.8%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存在局灶性、中度和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比例分別為20.8%、13.8%和3.2%。
研究還發(fā)現(xiàn),年齡和男性是動脈粥樣硬化最強的危險因素,其后是LDL-C,而且LDL-C即使處于正常水平(LDL-C <130 mg/dl),也與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獨立相關(guān)。LDL-C水平每上升10 mg/dl,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風(fēng)險就升高14%。
在沒有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和吸煙的人群中,LDL-C與動脈粥樣硬化之間也呈線性關(guān)系。LDL-C為60~70 mg / dl者有11%有動脈粥樣硬化,150~160 mg / dl者則為64%。(見下圖)
作者認為,該研究證實理想的LDL-C可能遠低于目前建議的水平。如上圖所示,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的LDL-C閾值水平約50~60 mg/dl,這與臨床對照研究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
研究還發(fā)現(xiàn),HbA1c與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存在獨立相關(guān)性,反映了慢性高血糖的有害血管效應(yīng)。
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被定義為通過血管超聲發(fā)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冠脈鈣化積分超過1。
研究納入 1779名人,平均年齡(45±4.1)歲,50.3%為女性。應(yīng)用超聲檢查了頸動脈、髂股動脈和腹主動脈,并做了心臟CT,發(fā)現(xiàn)46.7%的人外周動脈內(nèi)存在斑塊,其中22.7%有頸動脈斑塊,17.2%有腎下動脈斑塊,30.1%存在髂股動脈斑塊,11.1% 的人有冠脈鈣化,多為輕度鈣化(<100分);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分析顯示,近30%的人存在多處粥樣斑塊。
來源:Fernández-Friera L, et al. Normal LDL-cholesterol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the absence of risk factors. J Am Coll Cardiol, 2017, 70: 2979-2991.
“很多疑難復(fù)雜病例,一個醫(y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倍?/span>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就是這樣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