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福作品欣賞
主要成果:
專輯:《中國書法五大家》(沈鵬、張海、李鐸、米南陽、李生福)2012年
《中國百年美術成就之——李生福個人專輯》天津人美2012年
《中國書畫家大辭典》(1版2版)
《國家名片》“一帶一路”宣傳畫冊2018年中國文化發(fā)展出版社,沈鵬、靳尚誼、李生福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宣傳畫冊,2018年,何家英、李生福專輯。
《中國美術選集》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8年,入編。
《新中國美術圖鑒》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入編。
《中國財經雜志》2017年,???。
《華藝綻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書法卷)
《當代影響力人物金典》
《中國書畫百杰精品集》與“百杰”稱號
《和諧中華——當代中國著名書畫家作品集》
《中華英才》大型書畫集
《中國當代藝壇最具影響力十八大風云人物》
《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名家集》
《中國民族文字與書法寶典》
《中華翰墨》
《中國美術家》特輯
《中國華僑出版社》(華人藝術人物)
《江山如此多嬌》大型畫冊
《中國藝術》雜志
《中國彝族文字書法》
《大西南月刊》2012年專題報道《經典生活》雜志(香港);
《大家.翰墨典藏》書畫特輯2015年
《巔峰藝術》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大家2017年
《中國翰墨藝術》藝韻閣系列叢書《人民喜愛的書畫家》2017年中國八家權威媒體重點推薦為“人民喜愛的藝術家”等。
2008年在北京“798”文化藝術區(qū)辦個人書法作品展、上海世博會作品展,李生福教授的書畫藝術在業(yè)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李生福作品欣賞
中央政策研究室~謝堅先生評價: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民族之林獨領風騷,在中囯文化藝苑中呈現(xiàn)著永恒的神?。在書法藝術長河之中,千宗百派,各樹高峰,要從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而李生福教授的行書、草書、行草書獨具特色,自成一家,既遵從傳統(tǒng),又不囿于傳統(tǒng),而是恣意揮灑,直抒胸臆,行走在“天道自然”的長途中。李生福教授的作品,或風雷激蕩,或淋漓酣暢,或雍容華貴,或天趣靈動一一蘊涵著他的文化底蘊與閱世滄桑,獨顯出集大氣與書卷氣于一體的大師風范?!?/p>
李生福作品欣賞
自敘:
李生福,(彝名)儒覓弘博,1956年,我出生在云南楚雄州雙柏縣的一個彝族村寨,這里彝族傳統(tǒng)文化風土濃厚。我所居住的楚雄州雙柏屬古夜郎地域,夜郎發(fā)祥于滇、蜀、楚之交界,此系篤慕之“六祖”后裔居地。故土的彝族傳統(tǒng)文化元素早在我孩提時就深深地烙入我的血質里。彝族畢摩(祭師)那低于樹林的姿態(tài),高于峰巒的心境詮釋彝族古老文化的深邃面孔在我幼小的心里埋藏得很深??梢哉f,我走上酷愛彝族文字就是出于這樣一種神密的不期而遇的母語的感召。同時我所生活的千里彝山那一座比一座更高的大山滋潤了我,這種厚重的背景所帶來的原生鄉(xiāng)土文化源頭,促動我大學畢業(yè)工作后,在有機會接觸彝文古籍的搶救、收集、整理和翻譯彝文文獻的過程中,逐步積蓄了以審視、研究、借鑒的目光來學習彝族文字和彝文書法。一路走來,我從中深深感受到了彝族古老文字和文化傳統(tǒng)在我心靈撞擊出深刻絕倫的美感和創(chuàng)作的沖動,同時也讓我愛上了彝文書法,至今難于割舍。其實,我的漢文書法也是和學習彞文書法一起開始的,準確的講是1977年正式學習中國書法。1986年開始參加各種書法的展覽、創(chuàng)作等實踐。后來,經中央民族大學教務處批準,2001年在中央民族大學開設了大學書法《書法理論與實踐》、《行書技法與創(chuàng)作》、《古文字載體與書法藝術》等大學本科生、研究生書法課程。
彝文及其中國書法書法是中華燦爛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保存、傳播彝族傳統(tǒng)文化,增進民族團結作出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李生福作品欣賞
忽如一夜春風來 筆墨生花翩翩開——記著名書法家李生福
李生福能成為一名造詣高深厚的書法家,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李生福是一位深得文化造詣的優(yōu)秀人才。他作為國家重點大學的教授,書法學識自不必言長期承擔民族文化,特別是彝族文化的研究與教學,本是很難得的專家,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個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彝族,能在該大學開設了本科生,研究生的中國書法課程(從2002年至2017年十幾年的時間),開設的課程有;(書法理論與實踐)、《行書技法與創(chuàng)作》、《古文字與書法藝術》、《民族文字與書法》、《中國書法藝術的美》等專業(yè)書法課,本人既是書法藝術的愛好者、傳播者、教育者、實踐者。在民族文字書法方面,因長期對民族古文字教學與研究或創(chuàng)作,目前可以用四種以上民族文字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長期默默的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書法藝術的傳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李生福作品欣賞
他作為一名彝族文化學者,深度參與了本民族文化的發(fā)掘與整理,成為彝族文化大家。加上他對大中華文化情有獨鐘,研探深刻,技成于書法的文化積淀非常豐厚,想不成為名家都難!
李生福作品欣賞
李生福作為一名大中華文化學者,書風自然開拓大氣,極有文化氣質,他是書法界少有的為文化而書,書文化的書法家。
觀賞《高朋滿堂》這幅行書作品,可知李生福的文化積淀傾成于書法造詣。行書創(chuàng)作,一般說來,會以王羲之的筆意為范本。是的,李生福對蘭亭序深有研究,他不但承接了書圣行筆自由,法度自釋的創(chuàng)作精神,更把王羲之書法的精神氣質融歸于自己,涵養(yǎng)自己的書法情懷,動筆必定恭敬,施墨必定虔城,以文化心擬成書法形意,所以這幅作品從頭到尾都在寫中正,不擬丑筆,專事高古,一筆一畫,絕無臆造生非,文人恭敬謹為,含蓄和美的氣質,是這幅行書作品成為朋友惠存最佳品質的重要原因。
李生福作品欣賞
當然,李生福行筆墨,也不盡然是恭敬謹為的文人心質,也有指點江山的文人氣魂。他的行草作品《鴻運遠圖》就體現(xiàn)著文人興起品張揚的開放心態(tài)。
鴻運兩字,切筆之初,先以端正筆墨書鴻字,如演員出于幕前,鞠躬示意,鴻不張揚。接下來書運字,則是轉身入舞臺,恣意快入境的書意。為什么這樣講?因為運比鴻筆收縮,鴻為端正,運就是表演了。書即入境,自然是一發(fā)不收,到遠字時,已經是復折又復折,走之一筆回,大舞傾成,虎躍之姿立涌,涌至圖字,虎筆成龍騰,因收筆之需,龍困于框,用拘束示騰絕,張揚無限,卻是歸意,書此落幕,留有余韻。所以說《鴻運遠圖》是執(zhí)筆合律成舞的大張揚,開合撼心,氣宇盎然,當屬行草佳韻,悅目賞心。
李生福作品欣賞
另有《和風朗日喻天懷 清谷幽蘭生靜氣》這幅行書楹聯(lián),已追清代碑帖之興,無論章法還是氣勢,都與大家傅山書跡同質同美,功力十乘,已到藝術頂峰的修成。
如果說《鴻運遠圖》是筆法的大張揚,體現(xiàn)書法的大意境,那么《江南多少閑庭館 朱戶依然鎖綠苔》這幅作品,除了筆法恣意,更添以墨色飛揚來呈現(xiàn)文化的怒發(fā)氣質。筆細墨焦黑,筆沉墨飛揚,在李生福的藝術醞制過程中,筆畫的粗細總是和墨色的淡濃顧應成趣,是太極之功,和諧美,以筆合墨,娓娓成品。飛白有沙質,所以“少”字如沙鷗翔藍空。飛白似瀑落,所以“閑”字如峰澗。飛白有云質,所以“然”字趨天宮。李生福筆蘸飽墨生飛白,自然完全不刻意,質地優(yōu)美,文人趣功。俗筆能擬乎?沒有十年功,何能控墨飛,李生福濃墨飛白修成功,賞醉,賞醉。
李生福作品欣賞
有飛白神功,有筆逸神技,李生福筆墨行處,如行春風,催得枝頭翩翩有花開。他的筆畫不僅能制傳統(tǒng)書法美意,還能結合彝族文化再生書法新奇。比如他用筆墨書彝文《刀不磨不鋒利,人不學不聰明》舊文開新花,奇光異彩,全是創(chuàng)意。
忽如一夜春風來,筆墨生花翩翩開。文化學者李生福,深諳文化之道,癡心加傾心,成為書壇奇人,他執(zhí)筆墨為大中華文化的融合再造傾心助力,次次有功。
李生福作品欣賞
李生福作品欣賞
李生福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