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脈粥樣斑塊,到普通冠心病,再到急性心肌梗死,一路走來,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是心肌從沒有損害到缺血到壞死、功能喪失的過程;是從心血管病危險逐漸增高至危及生命的過程,也可以就是從生到死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歷動脈粥樣硬化的局限血管斑塊病變、到冠脈狹窄至足以引起心肌供血不足的冠心病、再發(fā)展到心肌因突發(fā)完全性缺血而壞死的急性心肌梗死階段。我們就按題主的三個階段說。
【動脈粥樣斑塊】
動脈粥樣斑塊初起,只是血管壁上的脂質(zhì)條紋,動脈表面沒有破損,血管也沒有狹窄,血流基本正常,心肌供血正常,血管壁也不那么容易發(fā)生血栓。這個時期,我們管理好血脂、血壓、血糖、尿酸,我們不吸煙,管控好其他危險因素,減少血管壁的破壞,就可以延緩或者終止脂質(zhì)條紋的進展,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也就會延緩、終止、甚至逆轉(zhuǎn),冠心病的階段就不會到來或者可以姍姍來遲。
【冠心病】
如果我們沒有防治住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冠狀動脈動脈粥樣硬化已經(jīng)發(fā)展到足以妨礙血流的狹窄,足以影響冠狀動脈的代償能力而導致心肌供血不足,那就是得了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此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大約已經(jīng)發(fā)展到50%的程度。在這個階段,如果患者體力負荷增加,冠狀動脈的擴張能力就不足以滿足心肌供血的需要,就會出現(xiàn)心肌供血不足,就可以表現(xiàn)出心絞痛。
到了這個階段,更需要重視了。需要認真服藥,最基本的,就是降膽固醇、抗血小板,如果發(fā)作心絞痛,還要服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需要認真管控好生活,飲食、活動、情緒、睡眠甚至大小便;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都要控制。這樣,盡量減少心肌缺血發(fā)作,因為心肌缺血的損傷是可以累加的。
如果藥物也控制不住心肌缺血了,那該放支架就放支架,趕在心肌梗死前開通血管,避免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這個時機放支架是最獲益的,因為心肌壞死不能復生,挽救了心肌就挽救了心功能,就挽救了生命的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
真到了急性心肌梗死了,那是生死攸關。有條件的盡量早做冠脈造影,能放支架放支架;沒有支架條件的,爭取藥物溶栓,開通血管;還沒有條件的,藥物治療、臥床休息度過急性期,然后慢慢康復。急性心肌梗死對心功能真是一大打擊,心肌損失了,心功能就受損了。所以急性心梗發(fā)生后,除了改善心肌供血、抗動脈硬化外,還要做好保護心功能的藥物治療和康復。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