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西昌火盆燒烤,老板是西昌本地人,很是熱情好客。
我們本來以為的西昌火盆燒烤是如下圖這樣的。仿佛讓人瞬間有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沖動。
然而我們到了目的地后發(fā)現(xiàn)并不是碳烤的燒烤,據(jù)說是為了空氣質(zhì)量及人類生存環(huán)境,所有碳烤燒烤都被取消了,改成電氣形式的燒烤了。那種西昌特色的圍著火盆的燒烤估計也就自己家里可以偷著樂了。
西昌燒烤必點的菜有烤小豬肉,烤小腸,大排骨也是經(jīng)典。不過老板做了改良,新增加了跑山雞,一大塊一大塊的山雞肉,是否有吃了就變山雞哥的神器功效呢?大塊的跑山雞雞肉在非碳烤的情況下烤得特別慢特別慢,仿佛等了一個世紀,我們才吃上。
據(jù)說這里賣的跑山雞,每只飼養(yǎng)時間在180天以上,純糧食五谷喂養(yǎng),真不真我們不清楚,但烤好的山雞肉蘸著特色干碟,味道太美了,就是雞肉太大,烤的時間太長。
特色蘸碟是秘制的辣椒面和黃豆粉,雖然吃起來辣辣的,但一定要蘸著吃!辣了就喝熬制的酸梅湯,解辣也解熱。酸梅湯很好喝,聽老板介紹,這個酸梅湯是老板娘閑來沒事自己做的,還自己釀了米酒。
燒烤界的經(jīng)典之一,烤饅頭片。白面饅頭切片后,淋上適量的油,放在烤架上烤至兩面酥脆就可以吃了。我們烤的時候光顧著談話去了,導致開始烤的幾片都糊了,好在后面又叫了一份,沒有變糊??攫z頭片真的很好吃,推薦你們一定要嘗試。
這道酸菜湯是彝族特色的酸菜湯,和我們平時吃的酸菜不一樣,他們的這種酸菜細長枝節(jié)多。不知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菜做的酸菜。
這就是老板娘閑來沒事自己釀的米酒,也叫醪糟酒釀。沒有白酒那么沖鼻子,口感又比梅子酒等甜上許多,特別適合酒量不大的人或者女生喝。
西昌有特色的除了烤小豬肉等,烤素菜也是很好的。比如洋芋坨坨,土豆片,土豆片一定要烤到一邊干了再烤另一邊,烤出來的口味就像是薯片。特別香,不是那么薄脆,但是也是香脆的土豆片不能比的。
五花肉,燒烤界的王牌菜,幾乎所有燒烤都會必點的肉肉。薄薄的一片五花肉,放在烤架上,呲溜呲溜的響聲伴隨肥肉烤干的香氣,好饞呀!都流口水了!
小豬肉一般都會在過年的時候看得到各種臘味,然后就看到了小乳豬。然而西昌燒烤不那樣吃,小豬肉被切成小塊,腌制后直接烤著吃。
烤好的小豬肉,肥而不膩,百吃不厭。就好像啃豬蹄似的,各種膠質(zhì)融入口中,香濃四溢,那種幸福感怎么形容呢?你們餓了么,想吃么?
這道烤大茄子,做法和我們平時吃的燒烤茄子不一樣。這里的做法是整個茄子放在烤架上烤,等一面烤軟后翻面烤另一邊,待兩邊都烤軟了后用刀在茄子身上劃上一刀,再去頭尾,在茄肉上抹上秘制醬料,再烤1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只吃茄肉就可以。
你們吃過的包漿豆腐是什么樣的呢?這道包漿豆腐和常見的豆腐有一定區(qū)別,它的表面是干的黃豆粉,這黃豆粉又與蘸碟里的黃豆粉不一樣了。味道還不錯,豆腐外酥里嫩。有小伙伴還將豆腐放在烤架上,味道也不錯。
西昌燒烤怎么能少了烤小腸呢?話說我們吃的這份小腸等了差不多2個世紀才被廚房姍姍來遲的送過來。烤好的小腸是脆的!一丁兒腥味和油膩感都沒有!怪不得那么多人推薦烤小腸!泡椒和泡姜也可以烤來吃,神奇吧?
烤牛肉也是燒烤的不錯選擇。薄薄的牛肉片,在烤架上一定不能烤久了,否則就不好吃了。牛肉就是要吃嫩的口感。韭菜也是很多人烤肉的時候愛點的。
我們一行八個人,吃了兩盤五花肉、兩大盤跑山雞、生態(tài)小豬肉、小腸、牛肉等等,才花459元,人均60元都不到,是不是很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