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超粉有疑惑:
不同的烹飪方法對蔬菜中的營養(yǎng)成分有影響嗎?如果長期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蔬菜,會對身體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其實煮菜和炒菜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用油量和是否加水烹飪,所以接下來話食主要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搶先看:
長時間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菜有可能會導致脂類攝入不足、一些水溶性的營養(yǎng)物質也無法在蔬菜中獲取。
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是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較低,此外,蔬菜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常吃蔬菜可以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長時間食用煮菜可能會使油脂攝入不夠】
炒菜,加油,快炒;煮菜,加水,慢煮。
一般來說,喜愛煮菜的人大多偏好于清淡的飲食,因此在煮菜時可能只會放入少量的油甚至不放,只是焯水后伴以調料食用。
而炒菜往往會加入一些食用油如花生油等,具有較香的氣味。如果長期食用煮菜,而平時的飲食又比較清淡的話,則較容易脂類攝入不足。
我們每日的膳食脂類攝入量應大概維持在20%-30%。
脂類在人體內具有儲存能量、構成機體組織、保護機體、潤滑皮膚等功能,如果長期攝入不足這些功能可能就會有所下降。[1]
例如,若在每日的食物中若有適宜的脂類攝入,有利于脂溶性物質如脂溶性維生素A等的消化吸收。
但是如果由于脂類攝入不足而造成維生素A的吸收障礙,長時間下來則有可能出現(xiàn)皮膚干燥、角質化等癥狀;如果長時間脂肪攝入不足,人體內儲存的脂肪含量相對較少,在人體饑餓時會消耗我們肌肉組織組織中的蛋白質和糖來滿足機體,這也是我們不支持節(jié)食減肥的原因。
【煮菜會使水溶性營養(yǎng)物質損失】
蔬菜中含有谷類、豆類、動物性食品缺乏的維生素C和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的胡蘿卜素,在日常飲食中具有重要意義。
炒菜的溫度雖然比較高,但是相對于煮菜來說烹飪的時間短而且不加入水,因此造成的可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損失較小。
因為在炒菜時加入食用油,蔬菜中的脂溶性物質如胡蘿卜素會溶解在油中,在食用后會更容易消化吸收些;[2]
在煮菜過程中,一些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類極容易溶水損失,此外,還有一部分會分解損失。
除了上述的水溶性維生素外,蔬菜內還含有其他的一些水溶性物質如鉀、多酚類抗氧化物等,在煮菜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進入菜湯中。[3]
由于分解損失的量較小,溶在水中的量比較多,所以如果在食用時連同菜湯一起,那么蔬菜中的大部分水溶性營養(yǎng)物質還是被我們所食用。
但是現(xiàn)在大多人們都沒有這個習慣,所以如果長期吃煮的蔬菜可能會有一些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
例如,如果一個人平時不怎么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但又經(jīng)常吃煮的蔬菜的話,就會比較容易出現(xiàn)維生素C缺乏。當維生素C嚴重缺乏時會引起壞血病,皮膚毛囊會出現(xiàn)血點、傷口難以愈合等癥狀…
【總結】
長時間吃煮的蔬菜,不吃炒的菜有可能會導致脂類攝入不足、一些水溶性的營養(yǎng)物質也無法在蔬菜中獲取。
由此看來,無論如何在日常的飲食中還是要杜絕單一的吃法,要吃不同種類的食物,同種食物多嘗試不同的使用方法,這樣身體才能更棒!
更多營養(yǎng)資訊,請關注“超哥話食”,過營養(yǎng)人生!
參考文獻
[1]孫遠明.食品營養(yǎng)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194
[2]李藝. 不同預處理方式對四種常見蔬菜營養(yǎng)品質的影響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
[3]戚浩彧. 烹飪對蔬菜中功能成分及其營養(yǎng)評價的影響[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6.
作者:曾麒霖 趙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