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莊子
分享一
一、要素拆分:
井蛙:井底之蛙,格局小
語于:說,評判,教育
海者:廣闊,豁達,心境之人
拘:拘束,困境,被束縛
虛:假的,虛無的
夏蟲:夏季的昆蟲,反時間的
冰者:冬天,不同的感受環(huán)境
篤:篤定,固化
時:時間,季節(jié)
曲士:好玩之人
道者:修行者,講道理的
束:約束,束縛
教:教育,層次
二、編織理解:
對井底之蛙不能說大海的遼闊,因為被心境拘謹;對夏天的昆蟲不能說冬天的冰天雪地,因為受時間的限制;對好玩之人不能講修行之道,因為教育層度不同。
三、形成觀點:
所處之境不同,所受束縛不同,決定了人的思想和接受事物的能力。
四、對標自己:
自己之前每天在家?guī)Ш⒆拥臅r候和現(xiàn)在邊帶孩子邊工作的對比。孩子8個月之前我每天在家“處理時間”,做的都是玩游戲,繪畫,睡覺,空間特別的狹小,情緒特別多,外面的新事物都是“嗤之以鼻”的感覺。后來呢就是每天在店里仍然打理著,忙碌著,就是忙的碌碌無為~直到第一次走出去,坐上了學校以外的課堂,去學習花藝,才開始與外界接觸,聯(lián)系。那個時候開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應該說剛起步。然后就是現(xiàn)在,有啥新事物新知識都特別“感冒”,攬于懷中。
五、改進點:
推動自己走出去,然后接納更多更廣的“意”
六、改進方案:
在平臺里學習的同時加強對他人營養(yǎng)奉獻的吸收,在外部多去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的內容,然后轉換成自己的,用起來。(張露允)
分享二
一、要素拆分:
井蛙:井里之蛙。
不可以語于海者:不必要和它談論大海。
拘于虛也:被狹隘的空間所限制。
夏蟲:夏天的蟲子。
不可以語于冰者:不必要跟它們談論冰凍。
篤于時也:被短暫的生存時間的所限制。
曲士:鄉(xiāng)僻之人,孤陋寡聞的人。
不可以語于道者:不必要和他談論大道。
束于教也:被受到的教養(yǎng)束縛。
二、編織理解:
井里的青蛙,你和它講大海有多大,說不通,因為它的見識被狹隘的空間所局限;夏天里的蟲子,和它講冰的樣子,說不通,因為它的見識被短暫的生存時間所局限;鄉(xiāng)曲之士,跟他談論大道,說不通,因為他的見識被接受過的教養(yǎng)所局限。
三、形成觀點: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以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2、體驗感可以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3、大小之間的相處:大者不強勢,小者不弱勢,平等心沒大小。
4、河流要有長成大海之志;大海要有同理細流之心。
四、對標自己:
1、勇往直前,走進大海,成為大海,海海相連;
2、再大的海,渡過去了,也只是人生路上一個小小的節(jié)點。
五、改進點:
不限于僅有,大海之上有藍天,勇敢走進人生新時空。
六、改進方案:
1、用謙恭的心向大海之人學習、看齊。
2、溝通管理:靈活表達,不固化老套、不千人一面。對大海用大海的語言,對河流用河流的語言。
3、渡過腳下,永遠的前方,永遠的大海。(胡鳳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