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叫你秀一下肌肉,你會怎么做?
我想有很多人都會擺出下面這個動作來展示。
巨臂鍛造者的Tips
▼
這里的tips不僅僅可以用在彎舉訓練中,也一樣通用在其他訓練中。
肱二頭肌是一個相對較小的肌肉,它并不需要高組數(shù)的訓練(20組左右)轟擊,而有人問我的話,我也會建議他們保持在9-12組左右,過猶不及。
說到過猶不及,你見過一些人搖擺著身體,掙扎的彎舉起大重量么?重量方面一樣,別像他一樣,你需要的是,用能夠在你控制下進行舉起放下的重量,所以,能夠讓你保持相同速度起落的重量,更為適合你。
每組12-15次達到力竭(失敗),這個次數(shù)我發(fā)現(xiàn)對于肌肉增長,和肌肉刺激都非常不錯,而研究也支持我的經(jīng)驗。
坐姿啞鈴彎舉
▼
很棒的動作,可惜大多數(shù)人都錯了,訓練效果也不言而喻了。
當進行一個坐姿練習時,目的是為了保持穩(wěn)定,并且減少作弊的能力。但??吹接腥藘A斜到一側彎舉,擺動器械去舉起啞鈴。受傷風險,訓練效果的遞減都會增加。
如果你有這樣的問題,先從減少重量開始,同時在舉起啞鈴時,旋轉你的手腕,這小小的旋轉可以最大程度收縮和激活你的肱二頭肌,另外一個要點是,保持你的肘關節(jié)鎖定,并且盡量貼近身體,能夠幫助你避免使用三角肌前束舉起啞鈴。能不能孤立肱二頭肌,全看這里。
最后,一定要通過菱形肌和斜方肌收緊你的肩胛骨,簡單說就是打開雙肩,讓肩背在一個平面。這也是為了進一步孤立肱二頭肌。
有人喜歡每一次都進行交替,我比較喜歡單側進行3-5次后再交替另一側,這能夠給我更長時間的肌肉緊張,同時泵感充血能力更大。嘗試不同的方式,看看哪種方式更適合你。
反向EZ杠彎舉
▼
這個動作對肱肌和前臂的發(fā)展很棒,肱肌負責彎曲肘關節(jié),當然還有肱二頭肌。
肱肌比肱二頭肌更深層,所以,肱肌的飽滿可以推高你的二頭肌,讓你的手臂更加飽滿。
EZ杠反向彎舉有更自然的活動路徑,減輕手腕的壓力,而且目標肌肉的收縮更強烈,嘗試空握和全握,感受哪種握法你的感覺更好。
像坐姿啞鈴彎舉一樣,保持你的肘鎖定,盡量靠近你的身體,肩膀也一樣。
啞鈴傳教士彎舉
▼
也叫斜托彎舉,對于孤立肱二頭肌是一個很好的動作,通常我會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或者在熱身后,并且在有一定泵感后再進行這個動作的訓練。要知道這個位置讓你的二頭處于一個脆弱的位置,如果沒熱身充分,或者嘗試太重重量,很容易造成受傷。
而我選擇這個動作的時機,正好是我二頭肌有大量血液流動,并且它也有一定的疲勞,無法再使用太大的重量,所以我只需做到我期望的次數(shù)范圍即可。
在快要結束的時候選擇它是因為,我覺他它對于我的肱二頭肌訓練效果最后,能夠讓我有一個強烈的泵感,能充分感受到肌肉收縮。
我不太喜歡常規(guī)的坐在凳椅上,而是選擇雙腿坐在一側,這能夠避免離心階段帶走背部和肩膀,一樣是要最大化孤立肱二頭肌。在這個動作里,確保你的胳膊始終在斜托上,并且讓斜托壓在你的腋下。
“要特別小心緩慢下落,別在底部過度伸直你的肘關節(jié),小心受傷?!?/span>
懸垂孤立彎舉
▼
也叫集中彎舉,和傳教士彎舉原因差不多,和其他彎舉一樣,確保你使用的重量能夠有效的達到收縮的目的,別忘記旋轉手腕,掌心向上。確保你的肩和肘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固定很重要。
“我們的目標是,不求重量最大,但求肌肉收縮最強烈?!?br>
繩索錘式彎舉
▼
這是我喜歡的動作之一,能夠讓肌肉在整個過程中持續(xù)緊張。這個動作我喜歡給自己豎起大拇指,用其余四指來抓握繩子。
一樣的動作技巧,肩膀打開,肘關節(jié)鎖定并盡量貼近身體,并在頂部向外旋轉手腕,把身體重心稍稍向后,能夠給肱二頭肌更大的活動范圍,而且能夠保持身體更加穩(wěn)定。
手臂的訓練啊,
看似簡單,
但一樣有諸多技術,
肌肉的收縮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