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制品,是我的收藏范圍;薛濤箋,是我的追求之一。現(xiàn)在,想要得到薛濤箋的原創(chuàng)幾乎不可能,只好退而求其次尋覓它的仿制品了。前不久,在成都逛望江樓公園,于小賣部居然購得裝在一個古色古香盒子里的薛濤箋。據(jù)店家說,這是一個退休老師傅返聘回來,向年輕學徒傳授絕技而仿制的精美薛濤箋。紅艷美麗,裝幀考究,詩情畫意,盡在一幅幅小箋中,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說實在話,面對如此艷麗的薛濤箋,我哪還舍得用,只作收藏不時取出把玩而已。
薛濤,字洪度,本是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辯慧工詩,有林下風致。韋皋鎮(zhèn)蜀,臺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出入幕府,歷事十一載,皆以詩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宋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記:“濤好制小詩,惜其幅大,狹小之,蜀中號稱‘薛濤箋’?!?/p>
薛濤箋,又名浣花箋(因地而名)、松花箋(因圖而名)和校書箋(因職而名),世稱唐末五代名紙。她命作小幅紙,僅八行即可。因其平生喜紅色,乃創(chuàng)深紅小箋。另外,尚有粉紅、杏紅、明黃、鵝黃、深青、淺青、淺灰、深綠、銅綠和淺云,共10種顏色,這就是五光十色的薛濤箋。
據(jù)《往都溪資》載:“舊箋古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濤而后精?!睘槭裁??因為薛濤親自參與紙工操作,她將紅雞冠花、荷花以及不知名的紅花花瓣搗成泥,再加清水,從紅花中獲取染料,并加入一些膠質(zhì)調(diào)勻涂在紙上,一遍一遍地涂抹使顏色均勻。再用書夾濕紙,用汲水的麻紙附貼有色紙,疊壓成摞,壓中陰干即成深紅小箋。這是彩色水印的小幅蜀宣,箋上有山水花鳥,還有薛濤造像。這種箋紙,顏色可觀,紋理可人,雅致之極。這種箋紙,幅之大小適度,十張為一沓,使用十分方便。
薛濤不僅是詩人,還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者。因此,她被后人譽為我國涂刷加工紙的創(chuàng)始人,她發(fā)明的薛濤箋成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
薛濤箋一經(jīng)問世,就受到當時文朋詩友的熱捧,與薛濤用其箋與之唱和者大有人在,如元稹、白居易、張籍、杜牧、張佑、劉禹錫、斐度等。贊美薛濤箋的詩也層出不窮,如晚唐崔道融《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之一云:“百幅輕明雪未融,薛家凡紙漫深紅。不應點染閑言語,留記將軍蓋世功?!爆F(xiàn)代書法家沈尹默也寫過一首七絕:“誰信千年百亂離,錦城絲管古今宜。薛濤箋紙?zhí)一ㄉ?,乞取明燈照寫詩?!?/p>
如今收藏仿制薛濤箋正當時,愿與我有同好的藏友到了成都,千萬別忘了去望江樓公園購買艷麗薛濤箋。(羅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