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角膜潰瘍秘方
4.1 紅腫痛方
【來源】韋文貴,《韋文貴眼科臨床經(jīng)驗選》
【組成】柴胡、黃芩、赤芍、川芎、夏枯草各6克,生錦紋12克,蘇薄荷5克,木賊草、枳殼各9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瀉火解毒,活血行瘀,清肝明目。
【方解】方中以柴胡、黃芩、夏枯草、木賊草清熱瀉肝;生錦紋、枳殼瀉熱行滯以助清熱瀉肝之力,為本方主藥。川芎、赤芍活血涼血而退赤;薄荷清頭目風熱;生地滋陰涼血,諸藥協(xié)同,共奏瀉火解毒、活血行瘀,清肝明目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紅腫赤痛,眉棱骨痛,羞明流淚眵多,腑氣不通。證屬肝膽實火之角膜炎、角膜潰瘍。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頗著。
4.2 治蟹珠方
【來源】韋文貴,《韋文貴眼科臨床經(jīng)驗選》
【組成】黨參、赤芍各10克,生石膏15克,桔梗、甘草、細辛各3克,黃芩、遠志各6克,防風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清熱降火,益氣活血,祛風止痛。
【方解】本病起病急劇,急宜瀉肝經(jīng)實火,痛消珠平,重在扶正祛邪。方中以石膏、黃芩清肝肺之熱而降火;黨參、赤芍益氣活血以扶其正;用防風、細辛祛風散寒、止痛;甘草和中;遠志寧心安神;桔梗載藥上行。本方補瀉兼施,標本兼顧。然臨床用藥,可隨證加減,各有側(cè)重,方證相符,其效始顯。
【主治】蟹珠證(邪正俱虛),起病急劇,角膜潰瘍穿孔,虹膜脫出,腫痛難忍。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4.3 消炎解毒湯
【來源】張林卿,《千家妙方·下》
【組成】赤芍、黃芩、桑葉、菊花、丹皮、花粉、澤瀉、車前子各9克,金銀花、連翹、玄參各12克,蒲公英15克,薄荷4.5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瀉肝清熱。
【方解】本病多由風熱毒邪侵犯風輪,肺、肝之火內(nèi)熾,上乘于目而成。一般所遇多呈肝經(jīng)郁熱,以實證者居多。方用蒲公英、金銀花、連翹、黃芩清熱解毒;丹皮涼血清熱,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這類藥物具有廣譜抗菌消炎及抑制病毒作用;加用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化瘀,對睫狀充血有顯著消退功能。清熱解毒與活血化瘀二法合理應(yīng)用,不僅退紅快,而且對局部病灶的好轉(zhuǎn)和消失均效佳。輔以桑葉、菊花、薄荷疏散風熱、明目止痛;花粉、玄參滋陰降火;澤瀉、車前子利尿泄熱。諸藥協(xié)同,有調(diào)節(jié)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消除病毒和炎性產(chǎn)物,改善角膜營養(yǎng),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因而收效甚捷。
【主治】樹枝狀角膜潰瘍。
【加減】如結(jié)膜充血顯著,加龍膽草、梔子各9克;胸悶、脅痛,加青皮、香附各9克;頭痛、目脹,加生石決明、真珠母各15克;睫狀充血明顯,加桃仁、紅花各6克;便秘,加生大黃8克。本方適用于實證患者。若久病氣虛,或年老體弱,潰瘍久不愈合,上方宜加黨參、生地、白術(shù)、當歸等,酌去苦寒之品。
【療效】治療38例,平均療程為15天,均獲痊愈或基本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