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面對網絡上各種防癌抗癌的新聞,有的人趨之若鶩,有的人嗤之以鼻,到底這些防癌方法有沒有效?哪些方法才真的能預防癌癥?不久前,美國癌癥研究學會和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全面分析了7000多個符合標準的科學文獻,并根據相關研究中的事實數據,給出了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癌癥的十條“黃金準則”。
1、保持健康的體重
研究證實,超重或者肥胖能夠增加11種癌癥的發(fā)病風險,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尤為關鍵,尤其是女性,體重超標后會導致胰島素、雌激素和其它激素釋放到血液中,促進腫瘤的發(fā)展。
專家建議,成年人應保持在正常的BMI范圍內(18.5~23.9),甚至盡可能保持更低的體重指數。
2、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且不能久坐
記住一點,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能夠降低癌癥發(fā)生的風險,因為運動能夠加快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避免致癌物質長期滯留在身體當中,此外還能夠增強免疫力,對腫瘤細胞進行防御。研究顯示,每周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癌癥死亡風險能降低20%。
專家建議,每天至少保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或者是60分鐘的身體活動鍛煉(如散步、慢走等)。
3、拒絕含糖飲料,限制高能量食物攝入
選擇健康的食物和飲料,而不是那些添加了過多的糖分和脂肪的高熱量食物,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減少肥胖的發(fā)生,另一方面能夠降低癌癥的風險。
專家建議,2-18歲每日糖攝入量不超25g;2歲以下兒童飲食中不應包含糖。
4、每頓飯三分之二的植物性食物
你是否知道,在癌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是因為自己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而其中飲食習慣是主要因素。
研究發(fā)現,蔬菜和水果的攝入能夠降低口腔癌、食道癌、肺癌和胃癌的發(fā)病率,尤其是那些含有高纖維素的蔬菜能夠直接降低腸癌的發(fā)病幾率,因此專家建議,每天每頓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類和豆類)。
蔬菜推薦高纖維食物,例如芹菜、胡蘿卜、白菜、筍等,水果建議攝入量為300克以上,能夠保護體內的正常細胞不受損傷,從而減少癌癥風險。
5、限制紅肉攝入,避免加工肉制品
近年來,WHO將紅肉列為IIA類致癌物,將加工肉類列為I類致癌物。主要原因是會誘發(fā)腸癌。
其中紅肉為豬肉、羊肉等哺乳動物肉類,而加工肉類中,研究證實,每天多吃50g,癌癥的發(fā)病風險增加11%。
因此,專家建議,每周紅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攝入不超過500g。
6、嚴格限制酒精攝入量
現有的研究已經證實,酒精可增加乳腺癌、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腸癌、肝癌六種癌癥的發(fā)病幾率,尤其是肝癌,多數肝癌患者被發(fā)現有酗酒的習慣。
專家建議,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7、保持低鹽飲食
不少地區(qū)有吃腌制食品、咸菜的習慣,這種習慣直接導致每日鹽的攝入量超標,而鹽超標后會增加胃癌的發(fā)生幾率,此外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類疾病的發(fā)生。
因此,專家建議一定要積極控鹽,尤其是中老年人最好保持低鹽飲食,一般成年人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
8、不依賴營養(yǎng)補充劑預防癌癥
不少老百姓會服用營養(yǎng)品來預防癌癥的發(fā)生,對此專家并不認同。
研究表明,盲目補葉酸可增加腸癌、前列腺癌的發(fā)生,維生素E可增加前列腺癌的發(fā)病風險;補充β-胡蘿卜素可增加肺癌、胃癌的發(fā)病風險。
因此,專家建議最好辦法是從日常飲食中補充可預防癌癥的營養(yǎng)物質,只有在臨床表現或者是生化指標提示某營養(yǎng)素缺乏的時候,才考慮人為的營養(yǎng)補充劑。
9、母乳喂養(yǎng),讓媽媽和孩子更健康
不要小看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不但能夠讓孩子身體更健康,還能降低母親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因此,專家建議,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母乳喂養(yǎng)6個月。
10、癌癥患者的健康生活指導
即使你已經患上癌癥,上面的9條黃金準則依然對你有效,能有幫助患者更好的康復和預防復發(fā),此外,對于癌癥患者來說一定要尋求專科醫(yī)師和營養(yǎng)師給予更有針對性的營養(yǎng)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