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執(zhí)政初期,勵精圖治,愛民如子,繼續(xù)了“康乾盛世”的輝煌。
但在后期,乾隆卻沉迷酒色,日日笙歌宴飲,傾舉國之財,只為六下江南,如此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讓史學界,對乾隆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不過,今天我們不談乾隆的政績,只來說說乾隆的愛好。眾所周知,乾隆非常喜歡微服出訪,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帶著妃子和大臣游山玩水,民間也因此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乾隆微服出訪的故事。
據(jù)說有一次,乾隆在微服出訪的時候,就曾被一副對聯(lián)給難倒,但這副對聯(lián)卻被路邊的一個乞丐,隨口對上了。
據(jù)記載,乾隆一生寫下了四萬首詩詞。但是詩詞這種東西在質(zhì)不在量,歷史上有名的大詩人,都有流芳千古的優(yōu)秀作品,可到了乾隆身上,愣是沒有一篇,得到了文學界的認可。
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乾隆就是一個附庸風雅的“草包”,還有的人說,乾隆皇帝把自己的印章,印在了珍貴的古書和畫作上,就是對作品的一種褻瀆。
誠然,乾隆在文學上的造詣,并不能與專業(yè)的詩人相媲美,也因為其帝王的身份,讓乾隆的作品大多缺乏深度,沒有辦法打動人心。但是你要真的認為,乾隆的肚子里沒有半點墨水,那就大錯特錯了。
就這么說吧,乾隆再差,也是受過傳統(tǒng)私塾教育熏陶的,不僅通曉滿蒙漢三種語言,四書五經(jīng)更是可以倒背如流,放到現(xiàn)代來說,乾隆高低也得是個大學教授。
拋開詩詞不談,乾隆對對聯(lián)的水平也很高,他曾為故宮的“三希堂”題寫過一副對聯(lián),巧妙地運用前人的字句來表達出了自己的意思。
上聯(lián)“深心托豪素”,出自南北朝詩人顏延之的《五君詠》,所謂的“豪素”,指的就是筆和紙,乾隆借此表達了他對書法的癡迷。
而下聯(lián)“懷抱觀古今”,則是出自南北朝詩人謝靈運的《齋中讀書詩》,表現(xiàn)了乾隆博通古今,心胸寬闊。
乾隆的這幅對聯(lián),雖然用的是前朝詩人的句子,但兩個句子對仗得極為工整,與乾隆的身份和情感都十分匹配,由此可見,乾隆對對聯(lián)的功夫,還是頗有水準的。
乾隆在皇宮中自覺已經(jīng)打遍天下無敵手了,便常常跑到宮外,與民間的高人較量,可是有一次,乾隆卻輸給了一個乞丐,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天,乾隆如往常一樣,帶著紀曉嵐微服出訪,兩人在北京城里走走逛逛,沒一會乾隆就覺得口渴難耐,于是兩人就近找了一家茶樓,準備喝口涼茶,稍作休息。
正當乾隆和紀曉嵐走到茶樓門口的時候,才看到上面掛著一副對聯(lián),不過這副對聯(lián)只有上聯(lián),沒有下聯(lián),并且對聯(lián)表面布滿了塵網(wǎng),看上去應(yīng)該是還沒有人能夠?qū)Φ蒙蟻怼?/p>
這則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是“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楊柳”
一旁的店小二看到乾隆對這幅對聯(lián)十分感興趣,便說道:“這幅對聯(lián)至今還沒有人能夠?qū)Τ鰜?,如果兩位客官能對出下?lián),那今天所有的消費,都可以免單?!?/p>
乾隆對免單當然沒有興趣,對他而言,滿足自己的好勝心,才是要緊事,他笑著回道“這有何難?”
不過,等乾隆仔細觀看上聯(lián)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看似平平無奇的句子里,卻暗藏玄機。
原來,這個上聯(lián)里的每一個字都帶有木字,這就意味著下聯(lián)也必須一樣,而且對聯(lián)講究對仗工整,東拼西湊的句子,肯定是不行的。
乾隆思索了很久,都沒能想出一個合適的下聯(lián),一旁的紀曉嵐也是眉頭緊鎖,連連搖頭,這時候的乾隆,回想起剛剛夸下的??冢瑢擂蔚煤薏坏勉@進地縫里。
這時候,一個聲音在眾人的耳邊響起,聞聲尋去,是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問店小二:“如果我能對出來,你是不是也會給我免單?”
店小二看著乞丐十分不屑,但客人在這里,他又不敢說重話,只能回答道“這個自然,不過你一個乞丐,書都沒讀過兩本,瞎湊什么熱鬧?”
乞丐微微一笑,脫口而出道:“細水淼淼,江河溪流湖?!?/span>
此言一出,讓眾人都為之震驚,誰也沒想到一個乞丐竟然真的能對答上來,而且對得還十分工整,下聯(lián)中的每一個字都含有水字,而且與上聯(lián)還相呼應(yīng)。
店小二無奈,只能讓乞丐進入茶樓,盡情地享用山珍海味,而乾隆看到自己竟然輸給了一個乞丐,早就沒有心思喝茶用飯了,帶著紀曉嵐快馬加鞭地趕回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