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體育校長”張伯苓
作者:劉楠楠來源:《中國檔案》發(fā)表時間:2021-04-08

張伯苓,原名壽春,中國近代教育先驅,南開大學創(chuàng)辦人及首任校長。他一生實踐教育救國,先后創(chuàng)辦了天津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接辦四川自貢蜀光中學,形成了著名的南開教育體系,培養(yǎng)了大批棟梁之材。張伯苓先生不僅是愛國教育家,還是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他為推動中國體育運動事業(yè)的發(fā)展竭誠努力了一生,被譽為“中國注重體育第一人”。

張伯苓

張伯苓,1876年出生于天津,早年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受到了比較正規(guī)的新式教育訓練,畢業(yè)后被派往北洋海軍艦艇上服役。1898年,他在奉命到劉公島執(zhí)行威海衛(wèi)租借權交接任務時,中、英兩國水兵的差異讓他印象深刻,他回憶道:“那英兵身體魁偉,穿戴很莊嚴,面上露著輕中國人的樣兒,但是吾們中國兵則大不然。他穿的衣服還不是現在的灰色軍衣,乃是一件很破的衣服,胸前有一個'勇’字,面色憔悴,兩肩高聳?!边@讓他覺得“羞恥和痛心”。在他的思想深處萌發(fā)了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的意識。與此同時,他對清政府面對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時的懦弱無能和軍隊官員克扣軍餉的貪婪狠毒深感憤懣。在參加威海衛(wèi)交還一事時,他目睹了日本太陽旗在威海衛(wèi)降下,中國龍旗升起,隔一天又改升英國米字旗?!皣鴰萌住弊屗罡袗u辱。他后來在回憶這段經歷時說:“念國家積弱至此,茍不自強,奚以圖存,而自強之道,端在教育。創(chuàng)辦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將終身從事教育之救國志愿,即肇始此時?!?898年,張伯苓脫離海軍,回到天津開始從事教育工作。

張伯苓的教育生涯是從受聘于天津教育家嚴修的家館開始的。具有民主思想的嚴修,其家館遠不同于一般私塾,學生除讀四書五經等國學之外,還學數理化和英語等課程。張伯苓從教之初,就非常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當時西方體育傳入我國,主要是在軍隊和軍事學堂實行,而傳統(tǒng)塾館是鄙夷體育的。張伯苓不僅大膽地把體育列為私塾的必備課程,還積極以課外活動方式開展新式體育,如踢足球、騎自行車、練啞鈴等。夏季時鼓勵學生穿短褲參加體育鍛煉。為了開闊眼界和學習國外先進教育理念,1904年,嚴修與張伯苓一同東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國后,他們共同創(chuàng)辦了私立敬業(yè)中學堂,這就是后來天津南開中學的前身。從事教育為張伯苓實現其改變“民族體魄孱弱”和“民族志氣消沉”的理想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以體育人”是張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體育教育是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的早期實踐。他以畢生的奮斗和追求,傳播了奧林匹克精神,推動了競技體育的發(fā)展。

1907年秋,在天津青年會第五屆學校運動會閉幕式上,張伯苓發(fā)表了題為“雅典的奧運會”的演說,他以風趣而富有激情的語言生動地介紹了古代奧運會的歷史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復興過程,引發(fā)聽眾極大的興趣。1908年9月,張伯苓趁去歐洲考察教育的機會,前往倫敦觀看了第四屆奧運會,并參觀了先進的比賽場館及體育設施。緊張激烈的比賽、“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使他大受啟發(fā)與鼓舞?;貒螅谀祥_校園,張伯苓向學生們介紹了倫敦奧運會的盛況。1909年10月,張伯苓以“中國與國際奧委會”為題作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大大增加了人們對國際奧運的認識。此后,張伯苓致力于發(fā)展競技體育,逐漸成為近代中國全國性體育組織的負責人,為中國體育事業(y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20世紀初,我國各大中小學雖然已普遍開設體育課,但各地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同,也沒有學校體育同盟之類的組織,各校之間的競技比賽基本無法開展。1910年10月,張伯苓聯絡上海青年會和天津青年會等組織的體育界人士,在南京共同籌辦了以大中學生為骨干力量的第一次全國學界運動會,張伯苓任總裁判。這屆運動會還發(fā)布了《通告書》,表明組織者以參與奧運會為理想和目標發(fā)起本次大會。該運動會設田徑、足球、網球、籃球4個項目,共計140名運動員參賽,每日觀眾達4萬人。后來國民政府追認這次學界運動會為我國首屆全國運動會。會后,張伯苓與唐紹儀、伍廷芳、王正廷在南京發(fā)起成立了全國學校區(qū)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張伯苓被選為董事,這是第一個全國性的體育團體。

1924年在湖北武昌舉行第三屆全國運動會時,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華西5個區(qū)的體育聯合會代表提出成立一個經常性的全國體育組織的倡議,8月,在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體育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推選張伯苓為名譽會長。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主要任務是:除參與籌辦全運會外,還有選拔運動員參加遠東運動會、奧運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體育活動等。1928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選派代表宋如海出席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1927年之后,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組織下,又陸續(xù)設立了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拳擊、足球、籃球等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其他國際體育組織。在張伯苓的領導下,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嘉獎和認可。1931年,國際奧委會來函正式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中國奧委會,同時,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還取得了可選派中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比賽的資格。從此,中國正式成為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員。

張伯苓為成立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相關事宜致內務部總長龔仙洲函(1925年10月)(節(jié)選)

張伯苓有句名言:“教育沒有了體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覺得體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覺得不懂體育的,不應該當校長。”他始終把體育放在與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確提出:“體育無論在學校與社會,必須德、智、體、群四育并重,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他是體育的行家,又是出色的校長,所以人們給他取了個外號——“體育校長?!闭缰w育專家郝更生所指出的那樣:“中國近五十年來的體育史,和張先生有不可分離的關系……數十年來,先生提倡體育的熱忱,始終不懈,其精神感召和領導作用,對我國體育有不可磨滅的影響,我國體育能有今日的基礎,先生之功甚大?!?/p>

張伯苓曾說過,“體育發(fā)達,非啻身體之強健已也,且與各事均有連帶之關系。讀書佳者宜有健全身體,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有堅強的意志,擔起建設國家的重任。身體若不好就失掉做事的本錢,什么也談不到了”。在南開中學長期欠債辦學的情況下,他毫不吝惜地投資體育設施建設。20世紀20年代中期,南開中學在校學生不過千余名,但整個學校就有17個網球場、15個籃球場、6個排球場、5個足球場、3處器械場和2個帶有400米跑道的運動場。同時,他還不惜重金聘請專業(yè)體育教師來校任教。在張伯苓創(chuàng)辦的學校里,體育課一直受到高度重視,被列為和其他文化知識課程同等重要的必修課。

在張伯苓看來,“學校體育不僅在技術之專長,尤重在體德之兼進,體與育并重”。他認為,體育可以使國民身體強健,可治重文輕武、鄙棄勞動的弱病;體育競賽能夠強化人的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可治不善團結、不能組織的散病;體育運動中的公平競爭可治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的私病。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練就強壯的體魄,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煉堅強的意志,培養(yǎng)團結互助的集體精神,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體育運動能使“學生養(yǎng)成不偏、不私、不假,事事為團體著想,肯為團體負責,努力,奮斗,甚至犧牲”的精神,這正是現代文明社會所必需的公民素質。他倡導“體德之兼進,體與育并重”,反對錦標主義,主張“勝不驕,敗不餒”,只要竭盡全力競爭,發(fā)揮了應有技能,“雖敗猶榮”;“體驗過體育中的競爭、團結、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力得多”,“民主政治就是體育精神”。張伯苓對體育的認識不僅僅是為國家培養(yǎng)新式人才,而且是與中華民族奮發(fā)圖強、建設新的民主國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張伯苓一直以體育為教育之根本,他曾說,晚清以來,我國遭到外國列強欺侮,主要是我中華民族有五病,即“愚、弱、貧、散、私”,要矯正上述五病,必須大力興辦教育,他極力主張通過體育來改造國人形象、培養(yǎng)救國人才,“第一是鍛煉學生要有強健的體魄,第二是培養(yǎng)學生要有濃厚的國家觀念。二者兼?zhèn)洌缓蠓侥軗撈鹁葒让駨团d御侮的重任”。有人曾這樣感慨:中國近代教育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像張伯苓這樣傾心體育、精通體育。張伯苓為中國的體育事業(yè)和中華民族崛起所付出的努力,已深深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作者單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百年奧運夢,從南京開啟
回應“三個奧運夢想”,他成為“中國奧運第一人”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