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尿道炎 中醫(yī)治療尿道炎
中醫(yī)治療尿道炎,患了尿道炎,在飲食上應注意多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各種新鮮蔬菜,湯類以及各種水果.多吃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薺萊,馬蘭頭,冬瓜等.多飲水,每 天 1500~2000 毫升,增強利尿作用及腎臟的免疫功能.禁食蔥,韭菜,蒜,胡椒,生姜等 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忌煙,酒,忌食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和油膩食物等
中醫(yī)認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于不性生活,或洗滌用具不潔,或攝生不慎,濕熱毒邪侵犯下焦, 傷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繼而出現氣血瘀阻,脾腎虧損等證候,所以臨床上 臨床上, 傷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繼而出現氣血瘀阻,脾腎虧損等證候,所以臨床上,本病常被分為下 焦?jié)駸?氣血瘀阻及脾腎虧損三型治療. 焦?jié)駸?氣血瘀阻及脾腎虧損三型治療.
1,下焦?jié)駸嵝?,
本型見小便頻數短澀,或尿道有黃白色穢濁之物流出,女性有陰部瘙癢,帶下量多,小腹疼 痛,患者多伴有口苦口粘,脘腹脹滿等癥狀,舌紅苔黃膩,脈弦滑.這是由于濕熱毒邪侵犯 下焦,膀胱氣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濁所致.治療宜清熱利濕,解毒化濁.常用方藥如下: 石菖蒲 20g 車前子 10g 黃柏 10g 白術 10g 丹參 30g 蓮子心 10g 敗醬草 30g 忍冬藤 30g 土 茯苓 30g 生甘草 10g 如疼痛明顯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 30g,馬鞭草 30g;如分泌物多時,可加入木通 10g,澤 瀉 1.0g.本方既有清熱除濕的車前子,蓮子心,又有解毒化濁的石菖蒲,黃柏,敗醬草,忍 冬藤,土茯苓,生甘草等.
2,氣血瘀阻型 ,
癥狀常見有小便淋漓不暢,或尿道口有穢濁之物流出,或帶下異常, 小腹脹痛,舌暗, 苔白, 脈弦細.這是由于久病入絡,或由于濕熱之邪阻滯經脈,氣血瘀阻所致.治療宜行氣活血, 化濁止痛.常用藥物為膈下逐瘀湯加減: 當歸 10g 川芎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枳實 10g 元胡 10g 五靈脂 10g 烏藥 10g 香附 10g 牛 膝 10g 土茯苓 30g 滑石 20g 生甘草 10g 如尿痛明顯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 30g,淡竹葉 10g.本方當歸,川芎,赤芍,桃仁,五靈 脂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枳實,元胡,烏藥,香附理氣行滯,土茯苓,滑石,生甘草解毒 利濕.
3,脾腎虧虛型 ,
主要癥狀為小便淋漓不盡,遇勞即發(fā),或尿道口有白濁之物,女性白帶量多,腰膝酸軟,大 便溏薄,舌質淡,脈軟.這是由于久病失治誤治,傷及脾腎.治療宜健脾補腎,利濕化濁. 常用方藥為四君子湯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黨參 10g 黃芪 30g 白術 10g 茯苓 30g 山藥 30g 山茱萸 10g 熟地 10g 澤瀉 10g 丹皮 10 g 牛 膝 10g 忍冬藤 30g 本方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山藥均有健脾利濕的作用;山茱萸,熟地補腎;澤瀉,丹皮, 牛膝,忍冬藤利濕,活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