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曾介紹了林黛玉一家的一些基本情況。書里寫林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的兒子,但是去年夭折了,只剩嫡妻賈氏所生的一個女兒,乳名叫做黛玉,才五歲。這里提到了黛玉的母親是嫡妻所生,那么很有可能兒子應(yīng)該是庶出的。林黛玉六歲的時候,賈敏就去世了。按著文中來說,就像孫紹祖就是快三十歲才娶了迎春。林如海應(yīng)該也是結(jié)婚比較晚,確實有點反常。應(yīng)該不會是窮得娶不起媳婦呀?然后在林如海三十五歲左右,賈敏生下了林黛玉。賈敏應(yīng)該不是續(xù)弦,不然林如海怎么沒有任何別的兒女?
文中寫第二年賈敏就去世了,然后賈母派人來接林黛玉去榮國府。但是文中有個細節(jié),林黛玉不想去。林如海勸黛玉:“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xù)弦之意……”。也就是說,這時候林如海已經(jīng)是年將半百,不是開始的年已四十了。可以推斷,這中間不止過了一年,賈敏也不是第二年就死的。不然,才四十來歲的林如海,膝下無子,為何不續(xù)弦?不續(xù)弦不僅他自己不會有兒子,對于林黛玉來說,也沒了母親教導(dǎo),是很不合適的。合理的解釋就是,林如海真的年紀(jì)大了,續(xù)弦也恐怕生不了孩子了。而林黛玉也已經(jīng)長大了,沒有必要續(xù)弦了。所以他才愿意讓女兒去投奔外祖母。這中間應(yīng)該過了有七八年才對。也就是說賈敏死的時候,林黛玉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也就是這個時候,她去的外祖母家。
這點從林黛玉進榮國府時候的表現(xiàn),也可以看出來。林黛玉有著超齡的成熟和得體。即使是教養(yǎng)很好,但是六七歲的小孩和十幾歲的小孩還是差別很大的。當(dāng)然了,最直接的證據(jù),就是文中對三春的外貌描寫了。迎春:肌膚微豐,肌膚微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探春: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這樣看來,迎春和探春早已是婷婷少女,只有惜春還是個小孩子。那么和迎春、探春差不多年紀(jì)的林黛玉,至少也是十二三歲的少女了。而林黛玉本身是: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風(fēng)流態(tài)度。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絕不會是小孩子了。
在己卯本和 夢稿本里有這樣的一句話:……(鳳姐)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黛玉答道:“十三歲了?!蔽覀兌贾溃髡咴诩t樓夢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改動。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賈寶玉等人的年紀(jì)忽大忽小。如果林黛玉剛進府就十三歲,那么到住進大觀園的時候,賈寶玉等人都是青少年,不可以和姐妹們一起住進大觀園。所以作者就改小了他們的年紀(jì),故意模糊了林黛玉進府時候的年紀(jì)。而對年紀(jì)的改動,也造成了文中好多人的年紀(jì)前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矛盾的情況。
實際上,書里還有一個細節(jié)。在史湘云定親以后,襲人打趣史湘云:“你還記得十年前,咱們在西邊暖閣住著……這會子怎么又害臊了”。那個時候都已經(jīng)談?wù)摰郊奕耸虑椋梢娤嬖颇莻€時候也差不多快是少女了。而林黛玉還要更晚入賈府呢?而襲人原本是伺候史湘云的,后來才給了賈寶玉。林黛玉一進府的時候,史湘云早已回家,襲人也變身賈寶玉的貼身管家。這中間過了好幾年總有的。更何況,史湘云在賈家待了也有幾年的樣子。
這樣也順便解釋了,為何傅試會想把自己二十多歲的妹妹傅秋芳嫁給賈寶玉了,因為那個時候的賈寶玉本身也要二十來歲了。而不是我們以為的才十二三歲。這樣也更解釋了,為何林黛玉初次見到賈寶玉,二人就會有一見鐘情的感覺。如果只是七八歲的小孩,恐怕沒有那么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