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迤邐,芳草萋萋,
散落在道路邊,曠野里,池塘中,
甚至是廢棄工廠角落里的
綠!色!詩!篇!
卻生機盎然。
它們俗稱“野草”,
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
車前草、白茅、薺菜……本期,同茂君給眾親推薦《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生長在春天的野草。
它們低微,卻又綠意洶涌,你會感到生命不斷涌現(xiàn)的驚喜。
雖然時空萬里,親,但帶一本《詩經(jīng)》踏青,吟唱三千年的荒野長歌,是愜意、是敬意。
“好斗”的車前草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這一句源自《詩經(jīng)》中的《芣苢》之語,說的就是車前草。
翻譯過來就是:
車前草兒采又采,一把一把采起來。
車前草兒采又采,一扎一扎收起來。
這首詩其實講的是春天里,大家都來采車前草、斗車前草。在陽光下追逐,人與物都春風撲面。
車前草因為韌性好,是玩斗草的好材料,這在西漢時申培的《詩說》中有證:“《芣苢》,童兒斗草嬉戲歌謠之詞賦也?!?/p>
北京師范大學植物分類學碩士王辰也表示,《詩經(jīng)》中的《芣苢》,確實寫了眾人春季斗車前草之狀。
金延標的《群嬰斗草圖》
具體玩法是,讓兩草(或花莖)交叉,兩人各捏草之兩頭,用力拉扯,直至一草被拉斷為止,以草不斷的一方為勝。
宋人龔明之在《中吳紀聞》中提到,吳王夫差和西施經(jīng)常玩斗草這個游戲。
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有“若共吳王斗百草,不應如是欠西施”的詩句。
草地、河灘、溝邊、草甸、田間及路旁,都能看到車前草的身影。
車前草可謂“草如其名”,生長于路旁,盡管遭到車馬踩踏,仍然頑強生長。
車前草雖然是雜草,但也是一味中藥。因其擅長清熱、利尿的功效,備受藥家喜歡。尿黃、尿熱、尿血、尿急、尿痛等癥狀,均可使用。
薺菜如春
春天慢悠悠走著,薺菜悠閑地開著花兒。
花粉白,玲瓏小巧,數(shù)一數(shù),四個花瓣兒。
《詩經(jīng)》里有句話:“誰謂荼苦,其甘如薺?!?br>
薺菜招人疼,因為花美,還自帶甜味,芬芳奪人。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云:三月戴薺花,桃李羞繁華?!?/span>
清風徐來,我們不覺中,仿佛也置身那場戴薺菜花的盛會。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 “薺生濟濟,故謂之薺?!庇钟涊d:“薺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經(jīng),具利尿、明目、和肝、強筋健骨、降壓、消炎之功?!?/p>
《詩經(jīng)》里的野草還有很多
白茅
詩經(jīng)里形容它“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p>
小河流淌,白茅在風里輕輕搖擺,如少女情懷。
萱草
《詩經(jīng)》里形容它“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p>
同茂君在《古代漢語字典》里查到,“諼”讀音為xuan,通萱,即萱草。
朱子注的《詩經(jīng)》里,解“諼”為忘憂之意,所以萱草又有忘憂草的美名。
萱草,開啟了情長路更長的人生態(tài)度。
蒹葭
《詩經(jīng)》里形容它“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p>
蒹葭者,蘆葦也,春天的蘆葦,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吹起無數(shù)思慮。
荇菜
《詩經(jīng)》里形容它“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p>
荇菜所居,清水繚繞,荇菜如窈窕淑女,心悅之。
艾蒿
《詩經(jīng)》里形容它“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同茂君在《古代漢語字典》里查到,“蕭”,本意指艾蒿,是一種蒿類植物。
青青的艾蒿,宛如相思,無邊無際,所以才有流傳至今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語。
想來這種樸拙清雅的野草也曾傳遞過情思。
只是在今天,艾草洗澡,艾灸盛行,人們多愛它的藥用價值了。
撰稿: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