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離思·其四》
有關(guān)元稹,流言頗多。
有人贊他的絕代之才華;
也有人唾其多風流韻事。
往事不可追,
當年的元稹究竟是怎樣的人,我們不得而知,
而他的真情,卻可從流傳詩句中窺見一二。
可能你不了解元稹,但你一定聽過這句詩: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div style="height:15px;">
發(fā)妻去世后,元稹寫下這句千古名句。
出生于書香世家的元稹,自小飽讀詩書,
卻因家道中落,又科舉落榜,而報國無門。
走仕途之路總是需要貴人相助,
最簡單的方式莫過于結(jié)親于豪門貴族。
恰逢時任京兆尹的韋夏卿對元稹青睞有加,
欣賞他的詩情才氣,又信任他的人品前途,
遂將最憐愛疼惜的小女兒韋叢下嫁于他,
期待元稹能給女兒輝煌幸福的一生。
然而,期待總是美好的,
現(xiàn)實卻常不盡如人意。
借著妻子家室得以出頭的元稹,
并沒有一飛沖天,成為岳丈所期待的前途無量之才。
寧折不彎、直爽不羈的性格使他出仕不久就慘遭貶謫,
韋氏也從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小姐,
一落成為賢良淑貞、操持家務的元稹家妻。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遣悲懷·其一》
古代女子三從其中之一是:“出嫁從夫。”
韋叢將這個規(guī)矩貫徹的十分完美:
丈夫沒有衣衫,便翻箱倒柜尋找;
無酒以待客,毅然拔下金釵沽酒;
野草充饑能甘之如飴;
以槐樹的細小落葉為柴薪依舊毫無怨言。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韋叢的賢良淑德,讓元稹淡忘了婚前的情戀韻事,
滿心都是這個因仕途而娶的發(fā)妻。
夫婦二人,相濡以沫,共度苦難歲月。
一段和諧的感情,總要有一方先低下頭,
傾盡所能拋灑愛意,
另一方接收之后,復返還情思,
如此往復,情感日篤。
對于元韋二人來說,韋叢便是先付出的那個人,
許是自小便接受“相夫教子”的思想熏陶,
又或是從婚前便傾慕于元稹的才氣。
無論原因如何,韋叢給了元稹最溫柔的愛意。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其二》
夫妻二人也曾玩笑戲言:
“若我先去了,你當如何?”
“待我離去,你便去追尋你的真愛,不必守我?!?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