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這是最近熱門歌曲《赤伶》中的幾句歌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了吧!說實話,這首歌確實非常好聽!其中“位卑未敢忘憂國”還是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病起書懷》中的一句千古名句。
不過,最近筆者在網(wǎng)上看到關(guān)于這句詩的解釋,卻著實有點不敢茍同!
一些人說,這首詩是陸游在臨終前寫下的“絕筆”。但其實不然,這首詩寫于宋淳熙三年,即公元1176年;而陸游是在公元1210年去世的,也就是嘉定二年。這也就是說,該詩寫成到陸游去世,中間相隔了34年之久。
所以,說這首詩是陸游臨終前寫成的,確實不正確!
當然了,實事求是地說,陸游這首詩的確寫得非常好,尤其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一句。不過,它的后一句也同樣經(jīng)典,只可惜鮮有人知罷了。
我們本文就來簡單賞析一下這首詩,看看這首詩究竟好在哪兒!
原詩如下: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通讀全詩,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首氣勢磅礴、滿腔忠憤的七律詩。
不過,詩人并沒有局限于抒寫自己的情懷,而是以國家大事為己之重任。因此,頸聯(lián)就著重抒寫了自己對國家政局的憂慮,并呼吁朝廷能夠興兵北伐,收復失地,以此告慰北方父老鄉(xiāng)親之深切期望。
而尾聯(lián),作者則以諸葛亮曾寫給蜀后主劉禪的《出師表》結(jié)束,進一步表達了自己堅持北伐的決心。而此句,同時也表達出了詩人對“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諸葛孔明無比之欽佩。
當然了,詩人以《出師表》作結(jié),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要求統(tǒng)一,反對分裂的愿望,這是值得后世學習的。
所以,現(xiàn)在雖然已經(jīng)是夜半三更,但詩人仍舊手不釋卷,挑燈夜讀。如此細節(jié),充分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并想報效祖國之急切心情。
詩人的這種深切愛國情懷和憂國憂民之心,無疑對后世有著極其深刻的啟迪和教育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